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新闻
   第05版:社会工作
   第06版:社会工作
   第07版:新闻
   第08版:特别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数字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汉文帝与历史上的“德治仁政”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专题

第03版
专题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社会工作

第06版
社会工作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特别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数字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汉文帝与历史上的“德治仁政”

    汉文帝亲侍母病

    汉文帝霸陵目前出土的文物主要以陶器为主,几乎没有青铜器或其他名贵金银玉器,这证实了文帝生前节葬的要求,与西汉其他帝王陵相比,霸陵也是唯一没有封土的,这也体现了文帝对民力的爱惜。图为出土的铁釜及陶罐

    ■ 陈斯风

    近日,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被确定汉文帝霸陵,并展开挖掘。从目前的出土情况来看,汉文帝陵墓,在建造方式上一定程度节省了劳动力,陪葬品也不及其母亲薄太后陵的规格,与历史上汉文帝生前勤俭、死后‘薄葬’的说法比较吻合。

    中国古代以农立国,政治的好坏、社会的治乱直接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因而“德治仁政”始终是古代中国人所企盼的理想目标。《尚书·尧典》称:“克明俊德以柔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最早提出了“德治”的观念。《论语·为政》则对“德治”做了进一步阐释:“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孟子在此基础上把“德治”的核心归结为一个“仁”字,“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因之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尽管儒家的“德治仁政”观念流传了两千余年,从周秦至清的历代王朝来看,也仅有汉文帝时期尚有些影子,其余时期只不过是美好的理想国蓝图而已。

    严于律己的汉文帝

    西汉孝文皇帝,名恒,在刘邦八个儿子中排行第四。公元前180年,周勃、陈平等平定诸吕后,他被拥立为汉朝第三任君主。文帝之文为谥号,据《汉书》注引应劭的说法,“慈惠爱民曰文”。汉文帝的统治是汉初历史的转折点。高祖刘邦马上夺天下,惠帝、吕后无为因循,经汉文帝二十三年的治理,统一的西汉王朝才真正走上承平之途,初步实现了政治稳定、百姓安宁、经济发展的天下大治,所谓“文景之治”即由此开端。

    中国古代的“德治仁政”,首先强调统治者个人的品行修养。按传统标准衡量汉文帝,其道德品行还是比较高尚的。

    一是具有谦逊承让的君子之风。汉文帝刘恒本被封于人烟稀少、自然条件恶劣的代地,并无意于君位,因“贤圣仁孝,闻于天下”而被历史大潮推到了政治前台。那些诛灭诸吕的功臣勋将之所以选择刘恒,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道德的原因。史载,刘恒在即位前,曾再三推辞,做皇帝实不得已而为之,具有谦让之美德。此既符合古之仁君礼仪,又最终勇于承担天下、宗庙之重托,其举动美妙得体。

    二是为使天下重现尧舜遗风,刘恒在即皇帝位后,又不愿“蚤建太子”。他认为,“今纵不能博求天下贤圣有德之人而禅天下焉,而曰豫建太子,是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他还说:“诸侯王宗室昆弟有功臣,多义者,若举有德以陪贤及有德朕之不能终,是社稷之灵,天下之福也。今不选举焉,而曰必子,人其以朕为忘贤有德者,而专于子。非所以忧天下也,朕甚不取也。”这种以天下社稷为重,而不私于己、不贪恋君位的操守,颇有尧舜遗风。

    三是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汉文帝对自己约束破严,每遇天灾或异常天象,总是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委过他人,正如他在遗诏中所说:“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汉文帝以节俭倡导天下,史载:“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他罢作露台,不仅自己“衣绨衣”,而且“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用自己的言行表率群臣,为天下效法。

    以民为本的汉文帝

    汉文帝的“德治仁政”还体现在敬天、保民上。在汉代人的观念中,天人相关互动,天意反映了民心民情,故敬天与保民本质上是一致的。《汉书·文帝纪》有载,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十一月日食,文帝下诏云:“朕闻之,天生民,为之置君以养治之。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灾以戒不治。”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精神。

    第一,重农,劝农。在《史记》《汉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汉文帝倡农劝农的诏书和籍田亲耕的记载。如即位之初的前元二年,汉文帝曾先后两次下诏劝农:“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籍田,朕亲率耕。”“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十二年(前168年)又下诏云:“道民之路,在于务本……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在诏书中,汉文帝把力田与孝悌并列,分别予以奖赏。十三年(前167年),史籍又有文帝亲耕的记载:“朕亲率天下农耕以供粢盛,皇后亲桑以奉祭服,其具礼仪。”除此之外,汉文帝还采取了一系列轻徭薄赋、鼓励发展农业的具体措施。汉文帝十二年,“赐农民今年租税之半”,即通常所说的田租三十税一并成为汉朝定制;同年,还接受了晁错“纳粟拜爵”的建议,以达到“主用足、民赋少、劝农工”的目的,保障了国家的财源;十三年,下诏令免田租。为了使流民安于生产,算赋由每年百二十钱减为四十钱,丁男徭役减为“三年而一事”。这些措施不仅刺激了农业生产,也使商业活跃起来,尤其是文帝十二年取消了过关卡用凭证“传”的制度后,更是方便了行旅往来和商品流通,使天下之民咸感宽慰。

    第二,宽减刑罚,善待臣民。对人的生命和身体的重视也当是“德治仁政”中的应有之义。汉文帝即位不久便“尽除收孥相坐律令”,随后又废除了诽谤妖言之罪。汉文帝十四年(前166年),废除了肉刑。人有罪过首先当施教,给人悔过自新的机会,无效而后加刑。作为统治者,要对臣民有着良好的期待,即便偶有罪过亦不当例外。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文帝时期许多官吏断狱从轻,甚至出现了“刑罚大者,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第三,为社稷安,为万民利,慎武睦边。汉初,北方匈奴屡屡寇边,文帝时往往采取被动应付,消极抵抗的策略。此举并非完全是软弱或力有不逮,而是其“德治仁政”的一个方面。文帝后元二年(前162年)六月与匈奴和亲的诏书中云:“朕既不明,不能远德,使方外之国或不宁息。夫四荒之外不安其生,封圻之内勤劳不处,二者之咎,皆自于朕之德薄而不能达远也。间者累年,匈奴并暴边境,多杀吏民,边臣兵吏不能谕其内志,以重吾不德。夫久结难连兵,中外之国将何以自宁?今朕夙兴夜寐,勤劳天下,忧苦万民,为之恻怛不安,未尝一日忘于心,故遣使者冠盖相望,结辙于道,以谕朕志于单于。今单于反古之道,计社稷之安,便万民之利,新与朕俱弃细过,偕之大道,结兄弟之义,以全天下元元之民。和亲以定,始于今年。”细析此三百余字诏书,有四层意思:其一,把匈奴为害的责任归咎于自己的“德薄”;其二,说明匈奴祸害的严重性;其三,表达了汉文帝的不安,并不断为解决此难题而进行努力;其四,称赞单于明智,终成和亲,并指出和亲意义深远。在此反映出汉文帝为“全天下元元之民”的胸襟,更进一步表达了其“德治仁政”所内含的民本主义主题。

    第四,关怀照顾社会弱势群体。汉文帝即位不久便下诏指出:“方春和时,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乐,而百姓鳏寡孤独穷困之人或陷于死亡,而莫之省忧,为民父母将何如?”要求有关政府部门“其议所以振贷之”。汉文帝十三年六月又一次下诏:“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德治仁政”不是仅对社会的某一部分的,尤其不能以势利计。其面对全社会特别应惠及其中的弱势者,这也为是否真正实施“德治仁政”的重要标志之一。

    最后,汉文帝提倡孝悌、亲亲、尊尊,使“德治仁政”充满了人情味。中国古代视家国为一体,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扩张,治国如治家,家睦才能国治,对于一国之君尤其如此。汉朝以仁孝为标榜,文帝更是身体力行,大力提倡。汉文帝本人似乎扮演者汉帝国的君主和刘氏家族的宗主的双重角色,除给予刘氏宗室特殊的关怀外,还从家扩大到国乃至天下。《史记》有两条记载颇堪玩味:一是“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二是“南越王尉(赵)佗自立为武帝,然上诏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这两则事例说明,历来被认为是好“黄老刑名之术”的汉文帝,其实是践履着“修齐治平”的路径,将一人之道德,客观化于社会,使其成为政治设施。

    (据《河北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