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北洋武官,凡被任命为冠字将军者,不做中央要员,也得当省级军政长官,直至去世或被查办、被推翻。唯有一人例外。此人在北洋军中的资历,与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王占元等相当,为早期骨干之一。但被任命为冠字将军后,却没有继续当官,而且完全脱离军政界,投身于赈灾事业,最终成为著名的慈善家。这个人就是何宗莲。 退出行伍 投身赈灾 何宗莲,字春江,1861年生,山东平阴县平阴镇南门村人。其幼年家贫,父母早亡,与兄嫂及侄子何丰林、何锋钰一起生活。 1880年,他投清军吴长庆部当兵。1885年入李鸿章办的天津武备学堂学习。毕业后入定武军任总教习,当时,曹锟、田中玉等任教习或军官。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何宗莲驻守奉天海城牛庄,曾率部数百人与日本侵略军战于摩天岭、两夹山,屡挫强敌。1895年,袁世凯受命在天津小站督练新建陆军,何宗莲任左翼步兵前队领官,后升营管带。1902年,袁世凯奏准清廷,以原武卫右军为基础,按西法编练北洋常备军,何宗莲初任左翼第一营管带,后连连升任,历任师长、察哈尔都统。 1915年8月,袁世凯调何宗莲回北京,任大总统侍从武官(将军府将军),同年12月,因拥戴袁世凯恢复帝制,被封为一等男。1916年6月袁世凯死后,何宗莲仍任大总统侍从武官。1918年2月被任命为弼威将军。 不久,何宗莲引退归鲁,从此不复过问军政事务。 返回山东后,何宗莲定居济南,修筑“颐园”为府邸。起初,他在园中植树养花,经常邀聚两三旧友饮酒品茗,同时投资实业,与他人合伙经营华兴造纸厂,过着许多离仕高官曾经过的那种养尊处优的生活。 但是,或者是由于有幼年苦难经历的铭记,或者是因为受严酷社会现实的刺激,何宗莲的心灵很快与那些在军阀混战、苛捐杂税、水旱天灾摧残之下,苦苦挣扎在死亡线上的难民的呼声产生了共鸣。于是,他毅然放弃优裕闲适的生活,走上了艰辛的赈灾救民之路。 殚精竭虑 赈济灾民 1920年春夏,直鲁豫等省大旱,山东西北部旱情尤重,重灾区达30余县,灾民400余万。 何宗莲“不忍斯民之罹于厄”,乃邀名绅吕海寰、张英麟等,发起组织山东灾赈公会,募捐赈灾。9月,山东灾赈公会正式成立,吕海寰为会长,何宗莲、张英麟为副会长,山东督军田中玉、省长齐耀珊为名誉会长。不久,吕海寰又被推举为直鲁豫义赈联合会会长,山东省的具体赈灾工作多由何宗莲等负责。至11月上旬,公会共募得赈灾款13.6万元,而向灾区发放的第一次急赈,就散发了16.8万元,不足之数为先行借垫。 第一次急赈发放后,公会立即进行二次募捐。这次募捐推举声望素孚者分赴各县直接劝募,但收效不佳。至年底,公会累计募款仅20万元。在此情况下,何宗莲积极寻求其他门路筹款,他通过时任淞沪护军使的侄子何丰林,向华洋义赈会争取到给山东拨款6万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灾民最急需的是粮食。1921年1月,山东灾赈公会派人携续募的20万元赈款,到奉天购买了红粮,但铁路无车运输,到3月才运抵山东千余吨,不及总量的1/3。此时正值青黄不接的季节,灾民急需赈粮度日。为使这批红粮尽早运到山东,何宗莲呈请田中玉致电北京国务院及控制京奉、津浦两铁路的张作霖、曹锟,请他们分电各路局迅予拨车运输。但北京政府关于此次赈灾粮免税及车价减免的规定均限至1921年3月底止。按此规定,公会在奉天所购红粮运回山东,势必要交纳粮税和车价,这将增加赈粮的成本,使赈灾工作更加困难。山东灾赈公会经过直鲁豫义赈联合会呈文北京政府,强调“多费一文即少活一命”、“救人须救彻底,半途而止则前功尽弃,仍不免于死亡,亦有为善不终之虞”。因此,要求将停止免税免价的日期延长至6月中旬,麦禾登场,民命有托之时。 由于何宗莲带领灾赈公会积极募捐救助,1920年山东的严重旱灾得到一定救济。 以后,水旱灾不断发生,何宗莲又创立红十字会济南分会、灾民救济会等,先后募集赈济款数百万元,救济百姓数十万人。 募捐对象 瞄准高官 经过1920年至1921年的赈灾,何宗莲在社会上赢得了声誉。不久,他被推举为中国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会长。 1926年春夏,山东再次遭受严重的旱灾。鲁西鲁北41县,二麦枯死,秋禾未能播种。鲁西地区,在1925年张宗昌与豫军作战时曾遭兵灾。此次旱灾,使饱受兵灾煎熬的鲁西人民境遇更如雪上加霜。身为山东军务督办兼省长的张宗昌拟设置官办机构赈灾。后来多数人认为赈灾以完全民办为好,乃改由地方绅商担负一切。 1926年5月10日,代省长林宪祖召集地方绅商代表讨论赈灾事宜。会议决定成立山东灾民救济会,并当场推定何宗莲为会长。5月20日,山东灾民救济会举行首次职员会议。决定设立文书、采办、施放、劝募、庶务、会计、调查等7个股,分头办事,并派员调查灾区实况。会议还进行当场募捐,何宗莲带头捐款大洋1000元。 何宗莲将募捐的重点放在各省督军、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那里,他分别致信向他们介绍山东受灾惨状,劝他们募捐。这一做法收到较好的效果,各省军政长官陆续汇来捐款。 到7月中旬,山东灾民救济会已收各省军政长官捐款捐粮者计有:吴佩孚大洋10万元,张作霖红粮10万石,齐燮元、张学良、禇玉璞各大洋5万元,吴俊升大洋5000元,寇英杰和靳云鹗大洋1万元,孙传芳红粮9000包。灾民救济会将这些捐款捐粮按各县受灾轻重分为甲乙丙三等,发放到灾民手中。 1926年秋,随着新粮的收获,此次赈济鲁西灾民的工作结束,山东灾民救济会撤销。何宗莲又转而通过红十字会济南分会进行赈济活动。 功在当代 青史留名 由于军阀混战,山东农村经济破产,大批农民被迫背井离乡。1927年,济南市经常滞留难民达3万人。当时济南的各慈善团体都向滞留难民施粥。红十字会济南分会也在南门设立粥厂,每天向8000名难民施粥两次。 1928年2月,利津黄河岸堤多处决口,黄河水向东漫流百余里,淹没村庄百余个,淹死千余村民,大批灾民处在饿死边缘。红十字会济南分会购买黑面粉500袋蒸成馒头3万斤,连同防疫药品运送到灾区散发。 1928年5月,日军占领济南,济南城内总商会等民间团体建议成立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何宗莲被推举为会长。何宗莲主持制定了该会章程,规定该会“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宗旨”,以“赞同政府协同各团体维持地方秩序、市面安宁、中外人士生命财产”“保卫领土,维持交通”“营救难民及侨民出险”等为义务。 他积极与日方交涉,要求释放所拘捕的中国军民,归还掠去的中国物资,募集散放款项和粮食,救济日军侵略暴行造成的大批难民。经与日军多次交涉,6月中下旬,被拘捕的北伐军南方籍者918人和北方籍者百余人先后获释。 7月,日本古董商与临淄县地方劣绅勾结,盗买六朝时期的古石佛两尊、成化碑一座及残碑一方,偷运至淄河车站,企图经胶济铁路至青岛出境。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多次与日本驻济南领事交涉,予以阻止。 1929年5月,日军撤离山东。济南临时治安维持会的亲日头目受到国民党当局惩处,何宗莲则受到尊重。同年12月,山东省政府组织省立慈善公所,何宗莲被聘为董事。 1930年夏秋,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与阎锡山、冯玉祥等集团,在中原地区展开大规模混战,鲁西地区沦为战场,造成当地少壮逃散、老弱死亡。战争结束后,何宗莲被聘任为赈务委员会委员。由于他的积极谋划奔走,赈济鲁西兵灾的工作收到成效。 1931年8月,何宗莲在济南病逝。山东赈务会呈请山东省政府转呈南京国民政府,请求褒奖他。1933年3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明令褒奖何宗莲,并批准在济南建立何宗莲纪念碑。 1934年8月1日,何宗莲纪念碑在济南商埠中山公园落成,上面镌刻国民政府的褒奖令及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撰稿、清末翰林院编修、民国北京参议院议员庄陔兰敬书的何公传略,各界数百人冒雨参加了纪念碑揭幕式。 (据《齐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