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报记者 王勇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代赋予公益慈善新的角色、新的使命。公益慈善行业需要不断革新发展才能回应新的要求。经济发展离不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置的完善,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 《中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扫描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亟待加强建设。如何才能回应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为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以“公益慈善基础设施2.0:聚焦关键点位加速构建生态”为主题的论坛在云端举行。来自资助型基金会、基金会行业平台组织、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建设者进行了深入研讨。 因发展需求而诞生 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的需求自然造就的。 2008年社会捐赠总额井喷式增长,需要载体承接高涨的捐赠热情,基金会顺应时代脉动蓬勃发展,尤其是非公募基金会日渐活跃。但新成立的基金会面临着专业性不强、总资产规模低、行业自律和规范不足、社会环境支持不够等问题。 “这些新进的基金会,激情澎湃的同时对未来的发展其实充满了迷茫,感觉到很孤单,需要抱团取暖,但行业内又没有能够学习交流的渠道。行业交流的需求和行业建设的初心交织在一起,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了。”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研究顾问周婉宁表示。 2009年,第一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论坛成立。 与此同时,随着慈善事业的发展,地方社会组织生态越来越丰富。《202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年底,我国社会组织数量达到89.4万个,其中基金会8432个。从登记层级上来看,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的基金会占比达到68.94%。回应发展需求,区域型的行业平台组织也在陆续出现。如2019年成立的杭州市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旨在解决杭州乃至浙江在地基金会面临的共性问题。 以不断升级回应需求 基于发展需求而诞生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其功能和形式自然也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而变化。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研究报告《聚力共生协同创新——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实践之路》显示,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的发展经历了发起孕育的理念期、注册前依靠组织间协同运作的非正式网络期和注册后组织化运作的平台成长期等不同阶段,其治理模式、业务模式、财务情况和传播倡导在不断调整,呈现出动态协同的状态。 治理模式上,理念期依赖于核心发起者的推动和支持;非正式网络期则基于“轮值主席-组委会-秘书处”结构和轮值主席制度进行内部管理;秘书处注册完成(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后,理事会和组委会的双治理模式出现,秘书处团队逐渐稳定,随着业务深入和话语权加强,成为机构运作的核心角色。 业务发展由以年会为主线到强调行业交流再到生态建设,经历了由无到有、从窄到宽、从主打项目到建立业务体系的演变,不断回应行业的需求。伴随业务更具综合性和组织规模的扩大,收支整体呈上升趋势;收入不再仅限于年会收入,收入结构日趋多元化,组委会捐赠收入成为耐心资本。 除行业倡导之外,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与政府沟通建立信任,反馈行业声音诉求,搭建基金会和政府桥梁纽带,促政社协同。“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13年的发展脉络有哪些经验?最核心的原点其实是以行业需求为出发点。”周婉宁强调,“平台型组织作为关键点位,其实是能够看到单一基金会所看不到的,站得更远,看得更多。” 长期稳定支持是关键 基础设施因需求而产生,同时也在不断回应行业的需求,但其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很多波折。那么怎样才能应对挑战持续发展? 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了很多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比如资助者圆桌论坛、方德瑞信、基金会中心网、社企论坛等。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彭艳妮认为,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成功因素有三条: 第一,要回应和满足共同的需求。行业基础设施能做成的最重要的起点一定是回应共同的诉求,而不是哪一家机构或者资助方的需求。行业基础设施是行业的公共品,是服务于行业里每一个公益慈善组织的。 第二,要有稳定持续并且具备行业视角的资助方的支持。支持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五年以上的基金会有16家,南都公益基金会支持了13年。让一个基金会持续支持五年、十年、十几年是非常难的,这需要资助方看到支持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长期性和重要性。 第三,要有具有行业公共视角和创业家精神的基础设施负责人。并不是说理事会或者组委会说干什么就去干,一定要自己能够开拓业务。在这样的领导人的带领下,建立一支能自我驱动,并且认同自己从事的事业的价值的团队。 对于公益慈善基础设施机构自身来说,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副院长、湖北非营利组织研究中心主任李莉认为,第一,行动要有合法性,背后要有很好的政策支持,要有行政部门的支持;第二,要找到关键人物,他们的参与能够形成一种鲶鱼效应、联动效应,对行业有引领作用;第三,要围绕政策层面的需求,例如区域发展。 “驱动他们持续发展的精神内核是共建、共治、共享,一切以公共利益为先,为行业共建而凝聚,为行业发展而共治,为行业共享而投入。”周婉宁强调。 聚焦关键点位 加速构建生态 2021年,新的时代来临。“有人说是慈善事业发展的春天来了,这是个大的社会背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原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刘忠祥强调。 “在新的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慈善事业和社会组织新的发展主题。”广州社会组织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军表示,这意味着更加充分、更加平衡、更有效能、更可持续的发展。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的发展前景如何,他们又需要怎样的支持? 2019年至2021年,为促进公益慈善基础设施议题概念清晰化、资源丰富化、基础设施功能显性化,敦和基金会分别与南都基金会、沃启基金会、资助者圆桌论坛、北京基业长青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合作,在基金会论坛年会上连续三届举办公益慈善基础设施平行论坛。 在持续的讨论和关注中,“公益慈善基础设施”也从寻求共识发展到了共同行动,进入2.0时代。“公益慈善基础设施1.0时代,重在扫描全景,勾勒地图,提供导航;2.0时代着力于聚焦关键问题,促进多方链接,推动实质变革。”敦和基金会副秘书长孙春苗总结。 福特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官员谷青认为,有三个大的趋势:第一,找准行业痛点,能够给予一定的可行性方案并解决好这些问题的平台型机构会有长足的发展;第二,提升行业关键能力,例如共同性议题的落实、战略的拟定和合规、与其他行业链接等,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机构会有长足的发展;第三,在区域生态构建中发挥作用的区域型机构会有很大的发展。 “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平台型组织自己的能力要提上来,能够以前瞻性的视角真正带领行业发展,而不仅仅是满足行业现有的需求。”周婉宁强调。 以基金会平台组织为例,胡小军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基金会平台组织要从价值倡导、区域下层、领域聚焦、协同创新和立体赋能多个方面努力去探索和推动。 行业公共品必须要有人投入,因此资助方的支持不可或缺。行业很大,需求很多,但是资源有限,到底支持什么样的?“我们要看整个生态里的重点生态位,所谓重点生态位就是说,在这个生态位必须要有一个这样的组织,我们需要它来承担这样的功能、提供这样的服务。这样的组织必须要有。”彭艳妮表示。 基金会行业平台组织就是关键点位之一。通过支持和联合公益慈善行业上游的基金会/资助者,推动能力建设、交流合作、知识生产、政策倡导、标准建立等形式,基金会行业平台型组织释放了行业生产力,构建出更专业、有效、可持续的基金会行业生态,并促使其发挥社会效益,发挥着“支点”“桥梁”“纽带”的作用。 如何去支持?彭艳妮认为要采取综合的资助方法:一是资金,并且是持续性资助;二是参与机构治理,即使最开始只是非正式的松散网络,也要参与其治理和管理;三是资源链接,为基础设施机构引荐其他资助方和各种资源,让它接入更大的网络;四是提高组织负责人的眼界和能力,提升他们的领导力。 “我认为这四个方法都是特别需要的,是相辅相成的,但可能在资助的不同时期会重点运用不同的方法。”彭艳妮强调。 这样的支持目前还远远不够,“在行业氛围、业态越来越丰富、越来越需要提升专业技能的背景下,公共品的投入如何能保证持续,如何能保证关注?这是我觉得我们面临着的一个比较大的挑战。”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秘书长吕全斌表示。 “我觉得资源方其实也是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杭州基金会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姜贤正强调,“资源方是需要我们去推动的,我发现很多企业家包括一些财富家族是能够做些事情的,但是我们要给他一个解决方案。” 作为公益慈善行业的一部分,行业基础设施的发展离不开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同的主体扮演不同的角色,但不能各自为政。发展与建设具有公共品属性的公益慈善基础设施,离不开耐心资本、多方参与和细分协同。 “慈善是需要联合的,慈善的各种力量是要分层的,不能说一股脑地都到一个领域。这种联合既有主体的联合,也有领域的联合、项目的联合、技术的联合,不能一股脑地都去做同一件事情。要分层,要分专业,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刘忠祥强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