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余和 何小花 6月中旬以来,广州市同心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项目负责人小梁发现,同心社工发起的‘善美乡村’筹款队伍接收到了越来越多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 善美乡村是广州市慈善会响应2021年广东扶贫济困日发起的公益项目,透过畅通网络捐赠、组织筹款活动等形式筹集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其中一大亮点,在于每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能组建自己的募款队伍,生成自己的募捐二维码和页面,同时制定自己的帮扶计划。 ‘一百、五百、两千……项目得到100多人次支持,完成85%的筹款目标了。’小梁说,同心社工计划为善美乡村项目募集65000元,支持贵州毕节乡村教育和学生,通过教育提升人口素质,助力乡村振兴。 不仅社工组织已经组队,在广益联募互联网募捐平台上,广州公交集团、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四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也相继成立自己的筹款队伍。与此同时,不少广州社会组织更是深耕一线,在涉农地区开展一系列的文化、产业帮扶和支持,带动村民建设美丽乡村。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而6月30日举办的‘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今年也步入了第11个年头。 这一次是广州同心第一次参与“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小梁回忆道:“过去,广州同心更多是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为烧伤病友等困境群体链接资源和提供支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此外,通过一系列技术支持,和毕节市首家社工机构设计了适应当地的一系列精准扶贫服务。” 今年6月,当获悉广州市慈善会设立了“善美乡村”项目响应广东扶贫济困日,资助广州对口帮扶扶贫济困和乡村振兴项目后,同心社工决定申请。该项目除了在广益联募互联网募捐平台开设募捐渠道外,还在广益联募平台善行板块开通“善美乡村”组队筹款通道,引导鼓励社会各界通过单位组队的形式发动更多人献爱心,行善举,并可定制属于自己的项目计划。 “毕节所在的贵州,恰好是广东对口帮扶。我们希望进一步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携手毕节市社会组织和广州市羊城公益文化传播中心,共同组队参与广州市慈善会善美乡村活动,募集社会资源,以实际行动帮助毕节市困境儿童缓解就学压力。”小梁说。 令小梁印象深刻的是,当组队完毕,并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宣传,发动亲朋好友一起为自己的队伍筹款时,众多爱心人士表达了自己的捐赠意愿。“其中一位热心人士以已去世的母亲名义,找到我们说要捐赠1.8万元,以完成母亲的心愿。”小梁回忆道,“这位热心人士的母亲生前是一名孤儿,也是文盲,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开始通过学习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终其一生都在引导后代要重视教育,并帮助那些没机会接受教育的人。” 而这一位热心人士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为困境儿童的生活与教育出一份力,恰好看到广州同心组建了筹款队伍,希望直接对毕节市范围内的孤儿或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提供助学支持,并为帮助当地困境儿童寻找个人价值,树立人生目标时,立即找到了小梁,通过广益联募,为这支队伍捐赠了上万元善款,“更多则是小额的捐赠,目前在各方的支持下,我们已经募集到55000元善款。”小梁说。 与此同时,不仅仅是社工机构发起了筹款,包括广州公交集团、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也纷纷通过组建队伍的形式为善美乡村筹集善款。 广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几年,大家可能都是通过一次性地捐款参与到扶贫济困的活动中,但这次,我们希望号召企事业单位组队筹款等形式汇聚爱心,在筹款队伍进行劝募的时候,无形之中就会带动更多人参与和关注。” 同时,为增加大家的参与深度,“善美乡村”项目所筹善款全部用于广州对口帮扶扶贫济困和乡村振兴项目,由发起组队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与广州市慈善会签订合作协议。广州市慈善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每支队伍都有自己的帮扶计划和历史帮扶故事,我们希望通过这一系列方式,进一步筹集资源,拓展帮扶领域,并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 从被帮助到自助的乡村 距离从化区60公里的丘陵里,山路弯弯,有一座名为仙娘溪的村子,即使车到了山脚,绕进山也要40分钟。 因为它的偏僻与隐匿,这里在过去的一段漫长时间里,青年劳动力逐渐流出、村落祠堂逐渐落败,重复着一个贫困山村的衰落命运。而改变,发生在2009年。彼时,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选择了仙娘溪开展一系列乡村帮扶项目。在经过几个月的村民走访后,几个社工在仙娘溪建了社工站,正式入驻。 和众多的贫困村一样,因为交通不便、没有特别的经济来源,仙娘溪的村民比较贫困。村里的阿文回忆道,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母亲一大早便去菜地种菜、摘菜,一个上午就过去了;接着山上砍木头,忙到夜色降临,但最多一天也就赚三十多元钱。阿文也要经常帮忙,小小的身体种花生种到哭,拉木头拉到怕。 绿耕的项目负责人甘传还记得,初进仙娘溪时,“村民不知道什么是社工,大家称呼自己为老师,看似尊称,其实更多是一种身份地位上的仰视,一种隔阂。而很多帮扶项目脱离村子实际,很难受村民认可,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融入乡村。在仙娘溪开展工作,必须突破这一瓶颈。” 于是,绿耕跳出了到村立即如火如荼开展帮扶项目的传统逻辑,而是提出了“三同——同吃、同住、同劳作”的要求。几个绿耕的社工从此扎根在了社工站,隔三差五和村民一起吃饭,一起耕田,一起聊天,没过多久,便熟悉了村里的状况。那时,村里的人依然不知道“社工”一词,只是看着绿耕的小伙子如此可爱,从“老师”的称呼换成了“大学生”,愿意和他们齐心协力做些事情。 在获得村民的信任和支持后,绿耕开始了营造社区公共空间、发育村民组织、改善村民生计的系列规划。围屋修缮、设立社区公益金、先后组织乡村旅舍妇女小组、生态种植小组、青梅产品加工互助组、返乡青年文化导赏小组等村民组织,并注册为合作社,发展起多元可持续的生计方式…… 仙娘溪因为一群新村民的到来,又开始多了喧闹声。大家聚餐,跳舞,游乐,将彼此独立而苦闷的个体连接了起来。 “如今,绿耕社工的点已经从村里撤出,现在是村民组织和带头人在管理运营,社工主要为村民小组的事务提供协助和分担,充当同行者。”绿耕相关负责人介绍道,现在,更多时候,村民们开始自己寻找方法维持自我生计与村落生机,比如注册企业,比如生产生态种植的农业产品,而此前培育成立的各合作小组联合成立了汇耕田,进行生态农产品以及社区服务的统筹,并为其他小组提供相应支持,希望能够一起走出一条在家乡安居乐业的路。 “红种子”带来的变化 正在发生改变的,不仅仅是仙娘溪。七境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派潭镇北部,曾是东江纵队第三支队三团的联络点。村子下辖21个村,总人口约4000人,很多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落下很多留守儿童。 2012年,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冯绮霞和义工一起到七境村开展志愿活动,村里的留守儿童引起了冯绮霞的注意,“村里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他们平时除了上学,课后时间做什么是很大的问题。”这些留守儿童课余时间可以做什么?如何长期有效地帮助他们?这些问题困扰着冯绮霞。 2014年,冯绮霞带头在七境村发起“红种子”项目,项目最初将村里的东江纵队联络点改建成一座“幸福小屋”,120平方米,两房一厅。在项目启动当年,七境村发生了一场水灾,村民损失严重。为了帮助灾后重建,“红种子”项目在村里租借了30亩土地,建起了萤火虫慈善农园。农园聘请留守在当地的妇女工作,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 “幸福小屋”建起来后,志愿者常常到村里开办活动,在课余时间为乡村的小孩带来第二课堂,暑假还会组织大学生前来支教。其中子项目“音乐伴我成长——音乐进乡村”受到村里儿童的热捧。这个项目从广州市区邀请擅长乐器的志愿者定期进村,在“幸福小屋”给儿童开展音乐课堂。“我们希望培养小朋友的兴趣,带他们到外面表演,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冯绮霞说。 结合村子的红色文化,2018年,“红种子”项目组在村里组建了一支七境红色志愿宣讲队,由村里一名老党员、一名长者和10个小朋友组成。平日,由老党员对小讲解员进行培训,每当有团队进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时,这支宣讲队就会给游客讲解村里的红色文化。来村里办活动的次数多了,有时志愿者还没到,孩子们就围在“幸福小屋”外面等待,看到这样的场景,冯绮霞觉得当初的困扰有了答案。 随着项目不断成熟,志愿者加深对村子的了解,关注到了村内困难老人的问题。2017年,“幸福小屋”里增设了长者食堂的功能,逢周一到周五,饭堂为村里困难长者和高龄长者提供无偿或低偿午餐,二肉一菜一汤。 来到项目落地的第八年,冯绮霞希望能在更多村子复制七境村的模式,扩建更多的服务基地,让更多的村民受益。同时,她希望引入更多社会资源,参与到帮扶城乡困难群体的公益活动当中。 (据《善城》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