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社区花园:
共治共享的上海“好玩社区”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7月20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社区花园:
共治共享的上海“好玩社区”

    社区花园(Community Garden)在本世纪初才在国内流行起来,最初以社区农园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居民的视野中,在城市急速扩张造成自然空间紧缩的背景下,满足人们在农耕习俗、园艺活动等中国传统文化中产生的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需求与向往。

    近年来,在各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下,社区花园成为城市与自然联结、社会群体公众参与的场所,带动生活回归城市、城市回归自然的重要空间与途径。

    2014年,上海火车菜园的建设正式打开了社区花园在中国发展的大门。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刘悦来老师组建的四叶草堂的带领下,截至目前,上海不同的社区内已倡议和建设了100余个社区花园,其方法也影响了国内外多所城市,如北京、杭州、深圳等地通过社区花园对老城区或社区公共空间进行整治,以微更新的形式创造了新的活动与体验平台。

    这些社区花园的场地地块所属类别涉及城市公共用地、住宅内空地两种类型,主要来源于城市中的闲置空地或绿地,也有曾被用作建筑废弃堆放点、垃圾填埋场的受污染场地。

    社区花园的建设不仅能提高废旧场地的利用率,更能营造微型生物圈,改善城市的小环境,同时提供居民交流互动的平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社区花园之所以能够促进城市空间更新,提升社会环境质量,优化景观配置,最突出的两个关键词是“共建共治共享”和“生态可持续”,在此理念下,实现社区花园与城市更新和自然环境间的联动作用。

    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空间

    社区花园的共建涉及的居民群体主要分为三类,一是具有设计能力和种植经验,有助于社区花园建设的居民“设计师”;二是具有自然教育需求、富有活力的儿童与学生;三是热衷于休闲康养的中老年群体。

    在基于前期收集到的居民对建设社区花园的意见的基础上,项目规划团队会鼓励和引导居民参与社区花园的建造和设计,形成符合社区需求和居民意愿的公共环境。

    共治共享的主要方式则是通过场地认领来促进居民对社区花园的共同管理。此外,由居委会或居民自发组建的志愿者团队对社区花园的有效和持续管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社会群体的参与融合性

    城市绿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了人们交流和互动空间的降低,社区或社区周边的公共空间往往能成为建立社会群体最直接、最便捷的场所。场地作为一个平台能成为提供互动交流活动的载体,设置具有参与性和交流可能的园艺耕种、群体团建、儿童游戏等,不仅将大人们相连,也将孩子们相连。

    部分社区花园中的无障碍通道和为残疾人特别设计的立台式种植箱,还为乘坐轮椅和行走不方便的人群提供了园艺活动和参与集体性活动的可能性。社区花园在一定程度上正在逐渐为特殊群体和普通人群提供破冰的途径。

    此外,社区花园还为企业、居民、学生、社会团体的聚集和联系提供了帮助,鼓励公众关注社会议题、参与社区创新,甚至推动社区经济同步发展。

    儿童自然教育

    上海的社区花园的建设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进行儿童的自然教育,从设计-建设-种植-养护管理,一方面培养儿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还能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知能力。

    家门口的自然教育夏令营、种子银行计划、亲子活动等都能成为儿童探索自然的途径。社区花园作为媒介将大自然中的植物、昆虫、鸟类、小型哺乳动物等与儿童建立联系,搭建四季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桥梁。

    朴门永续设计理念

    朴门永续(意为“永续农业”,该理念认为社区经济体必须建构在生态、经济、伦理的“三重底线”上)设计的理念被应用在上海的社区花园中,倡导遵循植物生长的条件和机制,实现从自然中来、并回归于自然的方式,实现物质的有机循环,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长。

    社区花园中,朴门永续这一理念的体现一是在现在的社区花园中常见的垃圾堆肥箱、蚯蚓堆肥塔等工具的设置上。通过对场地内生物垃圾进行回收处理,吸引土壤中的生物,促进园内养分或辅料的功效。

    二是体现在园艺活动的环境布置上,这一点在火车菜园中有较多的应用。石块围合形成的锁孔种植槽,迎合朴门永续设计理念中减弱对种植区域影响的要求,避免在进行园艺活动时将脚踏出种植范围,从而影响土壤基质平衡。而另一种WiFi种植区的设置顺从了场地坡高的趋势,顺坡用石块围合,主要是为防止地表径流顺坡而下造成水土流失。高处种植豆科植物还能将氮肥顺坡向下两层坡度的植物提供肥料。

    废物再利用理念

    废物再利用的理念在社区花园中也贯穿始终。几乎所有的调研场地内都设置了雨水收集箱,通过构筑物汇聚雨水,内部过滤后储存在水箱中。在生境花园和梅园中,收集箱里的水被用于洗手、浇花;在火车菜园,储水设备结合曲折的引流设备造景,形成了具有观赏效果的水景小品。此外,建筑废料如水泥砖块、木板等,可回收物品如废旧三轮车、车轮胎、水缸等,被用于场地内小品的制作。

    生物多样性和多元生境

    为同时满足场地建设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社区花园在生物的选用上充分考虑了地域特色,以本土性植物为景观营造的基地,通过构建合理的植物景观组团,带动形成具有有机循环和内部更新机制的微生物圈。

    虽然社区花园的面积不大,但都尽可能构建了丰富多元的生境组团,如设置香草园、一米菜园、乡土花园、雨水花园、草药园等区块。在面积较大且具备条件的社区花园,生态水池的建设还能提供新的体验和游玩感受。水作为生物生活、生长的重要因素,还能吸引大量两栖动物、昆虫和小型哺乳动物“定居”,自然的反馈才能够证明场地的生态性。

    结语

    上海在全国较早以社区花园为载体,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方式实现空间微更新和社区自治,具有良好的成效并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破除了以往人们对共同维护责任不清、管理不严的认知壁垒,对中国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和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同时对未来社区整治和自我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其蕴涵的朴门永续设计和废物利用的理念不仅为了在社区花园内部实现有机循环,还能应用于其他公园绿地,推动实现生态可持续的目标。

    社区花园作为城市更新下公众参与的探索方式,不仅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创造的体验空间,也是从风景园林学科的角度形成的生态自然的景观形式。但目前如何构建社区花园种植和社会公众利益的平衡点,形成符合中国国情的社区管理模式,都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