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专题
   第14版: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花3年时间教大山里的“新居民”跳广场舞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专题

第14版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6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他们从上海到贵州
花3年时间教大山里的“新居民”跳广场舞

    今年6月,叶素英第五次踏上湄潭的土地。叶素英是上海一家社会组织联合会的社工,其所在的志愿者团队在承接杨浦区长白社区等社区睦邻中心运营多年后,第一次把睦邻中心搬到了贵州湄潭县,历经三年时间,在当地打造了一个“贵州版睦邻中心”。

    这是上海与贵州的两个当地社区一次跨越1800公里的合作。上海的志愿者给当地带去的不仅仅是各种社会组织资源、多姿多彩的公益项目和社团活动,更是一种共治共享的新理念,改变了6700多名从大山深处走进城市的“新居民”的生活。

    大山走出的“新居民”

    第一次到田坝社区,让叶素英印象最深的是小区里参差不齐的“菜地”和闲散在各处晒太阳的老人。“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群体以老人和留守儿童为主。孩子们白天都去上学了,剩下一些老人坐在小区里无所事事,整天只能晒太阳发呆……”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黄家坝街道田坝社区,是湄潭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共有易地扶贫搬迁居民1700余户,6700余人。他们被称为“新居民”。

    “这些居民虽然搬离了偏僻落后、条件艰苦的大山,然而故土难离,他们难以快速融入城市里的社区生活。”叶素英说。在搬到县城之前,村民们分散在各个山区,互不相识,到了社区以后,他们一方面脱离了山区无地可种,身边又没有熟悉的邻居。“缺乏安全感与归属感,是‘新居民’的共同特点。”

    第一次到居民家中走访,她发现每户人家虽然房子是新造的,但屋内却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很多居民家中装修很简陋,没有橱柜,地上还放着一袋袋从山上老家搬下来的农具和粮食。有80多岁的老居民卧病在床,在室内烤着炉子,他们不知道这样对呼吸不好……”叶素英暗下决心:要让他们的生活有所改善。

    田坝社区共有五个移民安置点,小区广场等公共空间面积很大,但是利用率低。有的居民索性把小区路边的绿化带开垦出来种菜,导致小区环境变得脏乱无序。“田坝社区不同于上海寸土寸金的城市用地,当地有充足的社区空间,何不把这些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并利用起来呢?”志愿者们这样想。

    2019年7月,社会组织联合会整合上海的资源,把志愿者送到湄潭当地,开启了“田坝社区睦邻伙伴计划”项目。项目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全方位建设期,计划完成睦邻中心、乡愁馆与爱心超市建设;第二阶段是示范活动期,将实施示范引领、学习交流、社区党建、社区志愿服务、群众文化活动、关爱社区老人、关爱儿童、关爱残疾人和就业帮扶等九项主题活动;第三阶段是自主运营期,在当地确立起常驻的志愿者团队。

    三年来,两个占地约2000平方米的睦邻中心在田坝社区拔地而起。而从上海移植过去的不仅是“睦邻中心”这个名字,更是一种社区共治共享的新理念。

    乡愁馆和乡愁菜园

    田坝社区的居民至今还记得,2019年夏天,小区有两座空关房子在紧张地装修,不知道是要派什么用场。不少好奇的居民围过来看热闹,“睦邻中心”这四个字对他们来说十分陌生。“这个地方以后会成为大伙儿共同的家。”志愿者这样向居民解释。

    中心建成揭牌当天,居民们都来了。宽敞明亮的活动室功能各异,引人入胜的公共空间让人们路过就想走进去。在全新的睦邻中心里,有两个地方最受欢迎——乡愁馆和乡愁菜园。

    乡愁馆就像是一个小型的“社区博物馆”,展示了搬迁居民在大山里曾经使用过的农具、厨具、餐具。“这些物品都是居民从老家带过来的,有山上种田的锄头,有下雨天用过的蓑衣等,我们把它们收集起来,放在一起,供老居民忆苦思甜,留住乡愁。”杨浦区长白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顾碧清说。

    当初杂乱无章的菜地后来怎么样了?志愿者将散落在小区四处的“菜地”进行了统一规划,将部分绿化用地设计成“乡愁菜园”。菜园采用包干认领制,一个月轮换一次,由小区居民抽签认领,延续一种田园的生活方式,承载了“新居民”无处安放的乡愁。

    “如今乡愁菜园更成了居民日常交流的平台,大家在享受种植的过程中认识了新朋友。”顾碧清说,正是乡愁馆和乡愁菜园的开出,打开了“新居民”的心结,让大家走出家门,融入社区生活。

    完成场馆建设以后,中心需要独立运作起来,光靠上海的志愿者还不够。社会组织联合会先后邀请了20余家上海社会组织的志愿者赴田坝社区睦邻中心支援,同时对湄潭当地的社会组织资源进行整合,帮助田坝睦邻中心成立了一支由当地企业白领和大学生共同组成的45人青年志愿者团队,由他们承担中心的日常运营。

    “为了让当地的志愿者尽快掌握社区管理经验,我们邀请田坝睦邻中心的几位场馆负责人来上海当‘实习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学习后,将上海社区睦邻中心的运作模式与经验带回田坝。”顾碧清说,从场馆建设到人才培育,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田坝睦邻中心终于开始自主运作起来。

    “本土化”的广场舞队

    中心成立以前,志愿者曾走进社区向居民进行“微心愿”征集。老居民说:“我们想多了解一点保健养生方面的知识。”家长们说:“孩子们放学以后没地方去,如果中心能组织一些课后活动就好了。”睦邻中心先后举办了150余场示范活动,就从这些“微心愿”中演变而来。

    “场馆刚建成时,居民还不是很理解睦邻中心的意义。他们真正参与进来,是在第一支社区活动团队成立的时候。”长白新村街道社区公益基金会会长施瑶珺说。而这第一支队伍,就是广场舞队。

    在上海,社区居民喜欢跳广场舞,但大山里走出的“新居民”不会跳。志愿者们发现湄潭当地人喜欢唱山歌、会打快板,他们便将当地的特色活动与广场舞结合,完成了一次“本土化”改良。

    田坝社区的两支广场舞队成立起来了,并在居民中大受欢迎。施瑶珺说:“志愿者的作用不是教会当地居民跳广场舞,而是帮助他们自主成立广场舞队,感受到组织和参与社区群体活动的乐趣。”

    从广场舞队开始,山歌队、快板队等各种民间团队逐渐成长起来。来自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们到当地给居民上课。“从养生保健,到社交礼仪、儿童心理,甚至消防演练,凡是我们在上海能找到的资源都往当地送。”

    每个月,田坝社区会举办一届“睦邻集市”,理发、修脚、健康义诊、爱心“益”卖、就业招聘、广场演出等现场举行,成了社区每月一度的节日。到了夏天,上海的大学生志愿者还在社区里举办了两届爱心暑托班,如今暑托班逐渐走向常态化。

    “从山上搬到城里,对当地孩子们最大的改变是下课后没地方去。”叶素英说,“过去孩子们的家在山上,放学了他们就在山上‘散养’,如今学校离家近了,他们放学后反而无事可做。”为此,田坝社区开出“四点半学校”,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但让孩子们在活动中结交到新伙伴,还把家长们也吸引过来了。

    “如今回想起来,‘四点半学校’是一个转折点。”叶素英说,“通过‘小手牵大手’,田坝社区形成了浓郁的社区参与氛围。”

    从陌生人到熟人

    每次到湄潭,叶素英都会在当地逗留一段时间,与当地居民生活在一起。“我从事社会组织工作18年了,从来没有一个项目让我这么感动。”叶素英说,与田坝居民的相处也让来自上海的志愿者们深受感染。

    叶素英还记得第一次到田坝社区考察,见到绿化带里有一只螳螂。“我正想凑过去看时,一个孩子跑过来,提醒我当心螳螂会扎到手。”这个小小的细节,叶素英一直记在心里,“大山里的孩子很纯真,从小就懂得关心别人”。

    “第一次带团队到田坝组织活动时,很多居民其实并不理解我们是来做什么的。”施瑶珺说,但是现在每次看到志愿者从上海过来,居民们都会很开心。志愿者离开的时候,他们会问:“你们下次还来吗?”睦邻中心建设的过程,让大家从陌生人变成老朋友。

    在项目运作的三年间,上海的志愿者团队在当地慰问了360余名高龄老人,帮助163户贫困家庭实现了“微心愿”。最近,“田坝社区睦邻伙伴计划”入选了2020年度杨浦区“十佳睦邻项目”。“来自上海杨浦的睦邻文化的成功‘移植’,为贫困地区送去了上海社区治理的共治共享理念。”杨浦区“十佳睦邻项目”评选组专家说,从物质扶贫向精神扶贫延伸的尝试,正是田坝项目的价值所在。

    每一次集中活动日,从早上9时开始一直持续到晚上,田坝处处萦绕着活跃的社区参与氛围,和当初缺乏生机的社区面貌截然不同。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发挥了专业优势,帮助大山里的村民向新社区的居民转型,同时提升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和社会治理水平。

    目前,“田坝社区睦邻伙伴计划”新培育的社会组织已经能独立完成睦邻中心的日常运作和管理,开始进入自主运作和发展阶段。未来,联合会将继续整合上海的社会组织资源,深化实施睦邻伙伴计划,扶助当地社会组织提升项目运作能力,实现田坝社区睦邻中心的升级,让田坝社区成为“新居民”温暖的家园,实现田坝人对新生活的向往。

    (据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