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在沈阳,有一个社区内大部分小区没有物业,而是居民自治;社区里还有养老院,空巢老人吃饭、洗澡、修脚、理发都能在社区解决;谁家灯不亮了、门坏了,会有志愿者上门服务,不收一分钱;小区的党支部和业委会成了居民自管自治的主心骨,居民习惯了遇事商量、共同解决,出了‘小家’还有‘大家’。 这里就是沈阳市南湖街道文安路社区,社区内有19个园区,7942户居民,下设22个网格党支部。今年70岁的社区第一书记胡静琴已在这里工作了20年,她习惯了每天7点不到就在社区里‘巡视’,路面有没有乱堆乱放,楼道有没有私搭滥建,墙面有没有小粘贴…… 胡静琴说,正是靠党员带头、发动群众,每个人都把小区当做自己的家,文安路社区才从过去的‘弃管小区’发展到今天的‘事事有人管’小区。20年来,胡静琴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小区建设,被人们亲切地叫做‘小巷总理’。 在文安路社区,老人们吃饭、洗澡有人管;社区里绿化、维修有人盯;逢年过节,居民们端出拿手菜一起团聚,挂灯笼、写对联……在这里,胡静琴和居民志愿者们构建着自己的‘大同’社会。 居民自治,打造典范社区 在胡静琴看来,小区治理是社区治理的基础,小区稳,社区才会稳。如今的文安路社区和谐有序,是沈阳市社区治理的典范,时常被参观学习。而在十几年前,胡静琴刚来的时候,小区无人管理的情况很普遍,垃圾成堆、蚊虫乱飞,居民怨声载道。 20年前,原在省直机关坐办公室的胡静琴,来到了南湖街道的社区工作,她的第一个岗位是社区卫生主任,上任处理的第一桩事情就是下水管外溢。当时,胡静琴到现场一看,发现粪便已经堵满楼道,居民无法进出,几个干活的保洁员,一个腿有病,一个眼睛有毛病,还有两个属于精神残。 “我当时真的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胡静琴说。她冒着大风,及时找产权单位维修,总算把这事处理了。 此后不久,胡静琴调到了文安路社区任代主任。刚上任,她就啃下了一个“硬骨头”——煤气开栓。当时社区的煤气地下管网已经建好8年了,但因8户不同意入户开栓、怕破坏装修,社区400多户居民都无法通煤气,老人、小孩还得推车往家拉气罐。 为此,胡静琴挨家挨户劝说,找开发商、找煤气公司,三个月磨破嘴皮,终于做通各方工作,管道得以入户施工。 那时,文安路社区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小区弃管。2000年后的几年,社区内的多个小区陆续被物业、产权单位弃管,突发事件接二连三。一个小区被弃管后,一晚上连着4户被盗;另一个小区的物业在一天内突然撤走,小区变得垃圾满地、虫子乱爬、塑料袋满天飞。 胡静琴回头反思,觉得问题出在小区管理效果和居民预期之间差距太大上,管理方收不上费,居民还怨声载道,由此陷入恶性循环。从那时起,在胡静琴的带领下,多个小区逐渐走上了“自治”道路,实现了“党支部”加“业主委员会”两级组织管理。 “日常维修、收费、停车、绿化,都由两级组织共同研究决定,居民都能参与其中。”胡静琴介绍,这种自治方式逐渐探索实施后,收费解决了,管理解决了,还产生了一批能吃苦、能战斗的居民志愿者。 2006年3月,文安路社区创立了全国首家公益性协会,在社区建立了16个业主委员会,目前小区的自治管理已经运行了13年,稳步推进了6个弃管小区实行业主自治管理物业,18个小区业主停车自行管理,形成了园区自我管理、服务费用自我收缴、治安环境自我维护的局面,涌现了以党员为骨干的一大批志愿者队伍。 “我来这20多年,骨干志愿者们跟我干了20多年,有的80多了还在操心社区的大事小事。”胡静琴说。 党建引领社区建设 在胡静琴看来,文安路社区的氛围和谐、管理有序,这得益于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 2020年初,新冠疫情发生后,还没等党总支安排,22个网格党支部已经把值岗排班表报了上来,57名党员志愿者自愿站岗,守护家园。“22个党支部,就是22个战斗堡垒,有事就能‘提溜’起来。”胡静琴说。 胡静琴介绍,目前,文安路社区先后在14个小区建立了2600平米的党员群众活动场所,使党员活动有场所,在家门口就能找到组织。 “社区党建太重要了,央企、国企老党员退休后,刚一回家,多少有点失落。我们社区党支部,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让他们的心稳定下来,让他们知道组织还在身边。”胡静琴说。 在社区各个党支部的组织下,各楼门的党员紧密团结,发挥作用。有人积极参加党支部活动,义务讲党课,渊博的学识、丰富的经历、鲜活的语言经常获得满堂彩;有人发挥专业特长,在社区里义务开展心理咨询、法治教育等,让专业知识进社区;还有人从单位管理岗位转向社区管理岗位,有小区的业委会主任即由一位退休的副厅长担任,他管理严格,账目公开,一改小区无序松散的局面。 作为社区党委书记要如何抓好党建,胡静琴的认识经历了由深到浅的过程。 2003年,非典突如其来,社区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逐家逐户的排查,到车站、机场接人。胡静琴记得,当时区委书记前来检查工作时对她说,“你是社区的党委书记,你要有个理念,我这个地方不能出事儿!”这件事对胡静琴触动很大,让她明白社区工作不仅仅是日常琐事,更有沉甸甸的政治责任。“我就是这个大家庭的管家,要对全家人的负责。” 自此,胡静琴更是一心扑在社区工作上。至今,社区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和谐示范社区”、“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等荣誉200余项。 社区养老就在家门口 做好社区工作离不开两条腿。多年来,胡静琴有空就入户走访,尤其是独居老人家,胡静琴跑得尤其勤。“上老百姓家一看,老人太难了。社区养老这个事,刻不容缓。”胡静琴说。 她把缺少儿女陪伴、日日向外眺望的老人叫做“望窗族”。每次去这样的老人家走访,她都很难出门,老人会拉着她不停地说话,他们太缺乏陪伴了。 胡静琴记得,她曾经接到一位老人的电话,希望社区能帮忙找个人把他从六楼背下来,晒两个小时太阳再背回去,老人自己出钱。还有一位重病老人,家里没人,躺了两天不能动,最后是邻居发现他好久没出来,拿备用钥匙开门,才发现老人已昏昏沉沉。 “特别是一些老人长期孤独、精神抑郁,这该怎么解决?我们社区有责任破解这个难题,因为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胡静琴介绍,为此,文安社区已推出了电话关爱服务,志愿者会在固定时间打电话给独居老人,保持联系,关照身体,若有不适就及时上门。 而这只是文安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一角。从2014年开展养老服务起,文安社区在区政府和街道办事处的支持下,创办了万家宜康文安路居家养老中心,主要接收失能半失理老人长期居住,目前年龄最大的老人已经104岁。 此外,社区还为老人提供理发、修脚等服务。胡静琴介绍,这些服务都是社区引入的公益资源,不收费。“老人修脚之后,能好好走路了,那种笑是发自内心的笑。”胡静琴说,社区服务就是要踏踏实实地做事,让老百姓看得到、摸得到。 2020年10月,为了解决养老服务中的短板,文安社区与驻街企业紧密合作,构建了文安路社区居家养老紧急救援服务网络,社区老人直连120,老人家安装了定制电话,可以一键直拨120,同时会通知社区志愿者陪诊并通知老人家人。胡静琴介绍,开通近1年来,“社区直连120”已挽救了13位老人的生命。特别是2020年10月27日凌晨,120及时挽救了一位84岁突发心肌梗塞的老人的性命,家属非常感激。 胡静琴介绍,目前文安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占到总人口的20%。社区开展的老年助餐服务,每餐三菜一汤只要7元,很受老年人欢迎。同时,社区开展了助浴服务,65岁以上也只要7元钱。 “下一步我们的食堂要扩大,让更多老人能吃到。我们还在探索,怎么加强居家养老服务,让老人不出门也有人来照顾。”胡静琴说。 这两年,文安路社区专门成立了“胡静琴书记工作室”,以“传帮带”方式复制推广社区治理经验,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的难点问题。胡静琴将20年的工作经验说给更多年轻人听,至今培训人数已达5000人。“我希望能培养一批社区书记的‘领头雁’,让工作室成为解决疑难问题的诊所、社区书记的摇篮。”胡静琴说。 如今,已经70岁的胡静琴仍在“超龄服役”。20年来,她的快乐与忧愁早已与文安路融为一体。“每天看到社区来来往往的居民,又唱又跳的场面,甚至是居民不理解社区工作前来抱怨,我都有一种‘被需要’的幸福!” 胡静琴说,社区书记不只是一个岗位,更是一份责任与使命,“为老百姓服务、为党和国家做事,是我不变的信念。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很知足,很快乐!只要组织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愿继续在社区为百姓服务!” (据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