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5月22日,正值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之际,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北京代表处(以下简称“WWF”)与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以下简称“一个地球”)联合发布《中国公众生物多样性认知调查报告》。报告对国内十大一二线城市以及全国五大区域的三四线城市的共计3000位公众开展调查,考察其在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态度以及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的行为及其触媒渠道三大方面的情况,是国内首份以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公众认知调查报告。 据该报告显示,虽然有91%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生物多样性”一词,但仅有34%表示知道其含义,57%的受访者则明确表示听过但不知道含义,另有9%的公众“没听说过也不理解”。 “有效的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必需建立在科学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加强公众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理解,一直是《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的重要目标。从全球来看,当前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的理解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林学会马广仁副理事长表示。 调查核心发现 识词不辩意:在“生物多样性”意识方面,该报告显示,绝大多数受访者都表示听说过“生物多样性”,说明在此之前,相关部门、机构的宣传倡导工作已经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进一步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对其概念和内涵明显不熟悉,有91%的受访者表示听说过“生物多样性”一词,但是只有34%表示知道其含义,另有57%的受访者表示听过但不知道含义。 理解有偏倚:受访者对“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的内涵的认知有一定偏向性,知道其含义的受访者自发提及的内容的相关性高达86%,但主要集中在“物种多样性”层面(65%),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提及率分别只有24%和10%。反映了公众对“生物多样性”认知的广度、清晰度以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联度的认知均有较大的提高空间。 议题大且远:相比空气污染、水污染、垃圾等环保和污染治理议题,受访者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情况在常见的相关自然和环境议题中最低。受访者普遍抱有“亲近自然”的态度,认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前急需更是造福后代,且对生物多样性的未来改善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但是绝大多数受访者仍然认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牵头者和深度参与者仍然是政府(85%),自己只是配合的参与者。 行动有意愿:在我国政府持续多年的大力倡导和推进下,低碳环保、垃圾分类等行为是受访公众最普遍采取的保护行为;在宣传教育效果叠加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情况下,减少消费野生生物制品也成为普遍采取的行为;亲近自然、关注自然是其次多采取的行为;但主动传播、学习、捐赠等行为采取的仍较少。 认知广度和深度待拓宽 调查发现受访者在提示后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认知都超过了90%。说明物种多样性在中国已经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知。 生态系统多样性在提示前后的巨大差异说明其概念已经得到了较广泛的宣传推广,但其与生物多样性概念之间的关联并未得到清晰阐释,也未能被公众充分理解和认知。 遗传多样性的认知度虽然也得到了一定提升,但与其他两项内涵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这也说明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尚未得到充分重视,或较大程度上停留于科学和概念层面,难以吸引普通公众关注,或被其理解和认同。 因此,未来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公众对于“生物多样性”认知的全面性和深度。从现状看来,公众对其认知理解多数集中、并且局限于常识、概念和字面意思,建议对于其内涵的生活化,具象化可能是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个人参与意识待提升 受访者普遍认同“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各种服务,是赖以生存的基础。并且调查公众普遍为“生物多样性”现状堪忧。但对于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从本次调查排序可以看出,受访者理解的出发点更多偏利己(有利于人类)如资源的供给,而对大自然本身的需求,或与日常生活不直接相关的因素关注度和认同度较低。 关于谁应该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责任主体和实施力量,受访者较多认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这一宏大而重要的事业中,个人只是被动和有限的参与者,未能充分理解社会参与的重要性和可能产生的巨大力量。 针对性开展引导和推动 为了基于本次调查的成果更好地设计和开展未来面向公众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教育和行动,本调查还对重点人群的相关意识、态度和行为表现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对其引导的建议。 对于青年人群建议应该提供更多资讯、案例等信息,帮助其建立更全面综合、与时俱进的生物多样性认知,同时,帮助他们厘清概念和思路,建立生活经验。多提供通过参与实践加强认知的机会,推动他们从高认知人群,进一步转化为高行动意愿的人群。 女性群体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上表现更强烈的对自然的敬畏和亲自然的价值观,在行动中也有更强烈的行动意愿。对女性群体的引导应多强调“生物多样性”系统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广义角度的意义,同时多提供一些从身边做起,容易参与和践行的行动建议。 对于亲子家庭人群,应该对着眼于他们对孩子当前教育和未来长远发展的关注,有针对性的提供自然教育、自然体验、科学素养、社会化学习等进一步感受、了解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相关议题和活动的机会,以此作为优势切入点,提升该类人群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对保护行动的参与度。 行动紧迫性 今天全球的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的挑战,并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日益衰退。自然正在以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退化、物种灭绝正在加速,并可能对世界各地的人们造成严重影响。由WWF等机构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追踪全球近21000个种群的物种丰度,发现自1970年以来,全球范围监测到的哺乳类、鸟类、鱼类、爬行类和两栖类的种群规模,平均下降了68%。我国的情况亦不容乐观:《2019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指出,我国34450种高等植物中约10.9%受到威胁,约29.3%急需保护;4357种已知脊椎动物(除海洋鱼类)中约21.4%受到威胁,56.7%急需保护。 人类对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受威胁现状负有重要责任,同时,人类社会也将是生物多样性退化这一现象的直接受影响者。遗憾的是,无论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还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性,全球的公众认知和应对行动均明显不足。截至目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五版)》和爱知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完成度均低于预期。2020年9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的《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指出:其中爱知目标一,即“到2020年,人们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以及他们能够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经评估并没有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