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冯筱才 夏冰 隐贫会的活动 隐贫会的救济对象是生活遇到困难的士商家庭,称隐贫户,又称领户。“隐贫”有两层含义:其一,被救济的原本是具有中等生活水平的家庭,后因种种变故,生活变得困苦,而向他人借贷又羞于启齿,因而这难言之隐别人往往并不知情;其二,救济人为了顾全被救济人的体面与自尊,而注意对他们的隐情加以保密。隐贫会的出现扩充了当时慈善事业救济的对象,把救济的目光从传统的孤寡孤独身上转到社会新问题上——解决失业民众的生活危机。隐贫会救助的是个区别于贫民小贩的特定失业群体,这个群体属于“长衫阶级”,一般的小工小贩不但能以劳力挣取基本生活费,而且施衣施粥可以首先轮到,而破落的“长衫阶级”手无缚鸡之力,急需赈济却不可得,这正是隐贫会所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曹崧乔早年随张德彝、许珏出使西欧诸国,对各国慈善事业的情形较为了解,后来他在记述隐贫会缘起时谈到英国的慈善设施,大为赞赏。英国老儒会、绣花会、童艺院救济的对象极为相似。曹崧乔承认其创办隐贫会正式受了英国“此类体微周切之设施”的启发与影响。 凡品行端正、不染嗜好的士商,因不得已而失业失就的,无论何人均可据情详告隐贫会,由隐贫会派调查员核实情况,如果符合隐贫会定章确系隐贫无告者,在定额未满之时,隐贫会就会核计该户口数,填给凭函,该户便成为隐贫会领户。领户可按月向会中指定地点领取钱款,若领户是老弱病残,隐贫会就先期派人送款上门,力求做到对领户体贴周微。隐贫会每届夏季就向领户馈送卧龙丹、蟾酥丸、济众水等应时药品,并劝其遇病及早刮痧戒除油腻凉果等味;每到寒冬便向领户出借棉衣裤,收取一定的保证金,春暖后缴衣还洋。领户中如有人身故无力棺殓,隐贫会可预支该户半年贴款以应急。 隐贫会在救济领户贫苦的同时,又时刻告诫领户不要因此自误,养成惰性。一方面劝导领户在年度期限内速谋职业、勤俭自立。另一方面又千方百计从根本上帮其摆脱困境。对于突遭意外周转不灵的商人提供低息贷款,帮其维持营业渡过难关。对于因病衰老不能做事者,隐贫会就培植其子弟,补助一定得学膳费用,使其后继有人,或者介绍其子弟入商号工厂中充当学徒,使他们学有所成,早日自立。对于领户青年妇女设有女子缝纫传习所,教以手工技艺,使其自食其力。对于病弱寒士设立写经部,使其以缮写佛经之资度日。 隐贫会贷款是专为隐贫中级行业而设,即前来借贷的商人必须是缺乏资金难以维持的中等行业商人。隐贫会要求贷款商人必须诚实可靠,勤劳节俭,没有嗜好及劣迹。营业调查员对贷款商人的情况进行调查后,决定有无救助必要。贷款数目由营业调查员就其营业规模及担保人能力核定,每户最多不得超过200元,贷款年利率在1分以内。担保人必须2人以上,若借贷人不能遵守契约交纳本利时,由主任担保人及联合担保人如数弥补;若商人在接受贷款救助后,将钱款用于不正当营业及私自转贷他人,须担保人连带负责。还本方法有3种:1.整借零还法,就是连本利分若干月按月拨还;2.分期还本,就是每季度或每半年还本1次,按月付息;3.趸还法,就是定期还本,按月付息。这与当时社会上一些借本局性质有所不同:借本局的救济对象是社会底层的小商小贩,贷款数额较小,一般在10元左右,不收利息;隐贫会贷款面向中等商人,数额在200元以内,收取低息。隐贫会的贷款既维持了隐贫商人的营业,其息款又成为隐贫子弟的教育补助费,一举两得,所以又名两益贷款。 隐贫会补助领户男女子弟学习费用,以该户子弟具备初等小学或相当文化程度能考入高小及高小毕业能入中学或专门学校为符合补助条件。欲申请补助者,须先期报告,隐贫会调查许可后,该生可按章自行投考。无论官立、私立或教会学校,以学校与家庭住址相近为宜,因为会中只认半膳,不贴宿费。入学后先自行垫付学费,再由家长凭学费收据到会领取补助款。每逢年暑假,该生须向会中汇报各科成绩,优异者将得到奖励。领户子弟入学后,凡有不守校规而遭开除,或无故中途辍学,或不勤学而遭两次留级者,隐贫会即对其停止补助,并追偿以前所付助学款。隐贫会还要求家长时刻督促孩子勤奋学习,告诫孩子不要吸食纸烟染上不良习惯,不要进行赛跑、跳高等激烈运动,以免发生意外。 在接受隐贫会资助的领户子弟中,确实有人通过自身的努力日后成为社会的精英,杨允植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杨允植1907年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其祖父杨葆铭原籍安徽怀宁,因以浙江候补道的身份督销江苏盐局而驻苏,于是全家客居苏州。其父杨嘉济是清末高等学堂毕业的举人,民国时曾在湖北萧耀南督军公署任秘书,后又任镇江洋关文牍、甘肃省盐局总务等职。待杨允植读小学时,家道显然已经中落,所以他从初中到大学止的学费、书费及膳宿费都由隐贫会资助。 隐贫会为没有职业的领户青年妇女设立妇女手工传习所,延聘女教师教授缝纫裁剪等技艺。凡领户中青年女子愿意学习的先行报名,俟调查合格,即可定期入所学习。每日上课时间为上午9时至下午4时,供给午餐茶水。课目有铁机新式缝纫裁剪各式衣服,装拆及揩擦机件等项。四星期后学生毕业,由会中借给铁机一架,以资养赡。借机者须找1个自愿担保人,保证该借户不会转借、出租及变卖抵押铁机。隐贫会告诫借户当克勤厥职,不可懈怠,否则收回铁机;不得损坏机件,否则自行出资修理。另外订有领户借机储蓄办法,即第1月不收借户储蓄,第2、3月每月酌收储蓄洋0.5元代借户存入银行生息,第4月开始每月收储蓄洋1元,至60个月为止,期满后借户可将铁机交还,同时领回储蓄本利金,便可自购新机,隐贫会也可将收回的机器继续借给其他领户。隐贫会还为维持领户女弟子生计起见,特设刺绣学校,免费入校,学习1年。 隐贫会设有写经部,让那些病弱不克任事的读书寒士充当写经员,缮写佛经,然后销给购经者,以此维持生计。隐贫会主事者认为,设立写经部是以慈悲为怀,绝非营业,“一则关系请经人之功德,一则救济寒士生计,一举两善”。隐贫会要求写经员缮写经藏时必须茹素沐手焚香,这样才能与购经者的信念相符。1926年8月间时疫盛行,曹崧乔劝各写经员自赴时疫医院打防疫针,并至雷允上药铺购得行军散、十滴水、痧药等药物分送写经员备用。每到冬季,隐贫会就制备棉衣棉裤借给写经寒士,棉袍每件须缴保证金8角,棉袄裤每套须缴保证金6角。1927年农历新年前夕,隐贫会借给全体写经员食米,以资度岁。食米只收半价,4斗计2元4角,在写经资上扣除。 隐贫会于1925年设立养正堂,延请曹元弼表弟金智诠(前清廪生)向生徒讲授四书大义,所用教材即曹元弼所著《圣学挽狂录》。曹元弼与其谱兄唐文治皆认为当时世祸频仍是源于人心邪恶,“救人命”与“正人心”两者同等重要,只有人心正才能消弭杀运、不生灾祸。所以设立养正堂是通过儒家教义来“正人心,造人才”。 除以上主要会务外,隐贫会还举办免利借本、平粜、放生、筹款赈灾,甚至迎祀神祇等活动。 与苏州同时期的民间慈善组织相比较,苏城隐贫会有着一些不同的特点: (一)普济堂、育婴堂、清节堂等都是收容留养型的慈善团体,救济活动比较传统,活动范围限于苏州地区,救济对象比较单一;隐贫会则是以钱物接济贫苦的组织,救济活动呈现多样化态势,救济对象除隐贫户中的男女老少之外,后来还扩大到平民小贩。 (二)隐贫会救济领户的同时,更注重从根本上帮其改变困境。如贷款帮助商人重振营业;补助领户子弟入学读书或引荐其入商号工厂当学徒,使其早日自立;教授领户妇女手工技艺,并借给铁机让其勤工积资,自食其力。隐贫会认为“男女半公,实为根本之举”“凡吾领户,男勤女俭,成业成家,实本会之欣幸也”。这与教以技能使其工作的贫民习艺所、苦儿院以及救济贫民小贩小本经营的借本局有类似之处。曹崧乔以培养贫民生活能力为其追求,而不仅仅停留在浅层的施舍与救济上,可看出其受西方救济思想影响的一方面。 (三)隐贫会维持领户的生计,避免他们因窘迫而堕落,对维护风化起到一定得作用。隐贫会主事者认为当时“世风日下,礼义沦亡,人心日坏,廉耻道丧”,有的人“目义举为多事,称贫苦为废人”,于是,其在施善同时不忘教化民众,让写经员缮写佛经,举办放生、惜字等活动,宣扬佛学中劝人为善的思想;设养正堂向学生传授讲求忠孝礼义的儒家思想;供奉忠义大节的关帝圣像,以此正人心,维世道。这与当时具有教化功能的清节堂、惜字会、义塾等有相同之处。但其文化上的象征意义则更为明显,曹崧乔等人觉得“称贫苦为废人”的思想与人类的到的追求有违,所以要求会中办事人员对待领户“均抱同等之观念,存协济之热忱,刻刻以招待宾客之礼、朋友之谊相处……绝无傲慢之气、有失本旨”,体现了隐贫会对领户人格的充分尊重。 1937年苏州沦陷,曹崧乔与家人辗转赴上海避难,隐贫会被迫停办。曹崧乔前后共花17年时间开办隐贫会,成效显著,颂誉交加,而且他从1921年开始到1945年去世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因此成为苏州著名的慈善家。(据《史学月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