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年检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忘不了家族”:
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做服务员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4月1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忘不了家族”:
阿尔茨海默病老人做服务员

    有时兴起,71岁的李君沪(右)干脆一屁股坐在客人边上,介绍起菜式

    俞瑞霞(右二)在餐厅当服务员

    88岁的俞瑞霞看见客人坐定,左手拎着茶壶,右手提着洗手液,缓步上前。客人伸出双手候着洗手液,她却举起茶壶,准备往他手里倒水。身后的志愿者赶忙扶住,避免了一次小误会。

    点菜记不住菜名、上菜速度慢,还会上错菜,是这家餐厅服务员可能出现的状况。但没有客人会抱怨。

    这是高分综艺《忘不了餐厅》的线下实体店。过去两年,《忘不了餐厅》聚焦认知障碍群体,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的老人组成“忘不了家族”,在餐厅中当服务员,帮助顾客点菜、上菜。餐厅的拍摄原址在徐汇区永嘉庭,现在这里成了忘不了茶餐厅。摄像机撤去,老人服务模式被延续下来。

    别忘记我

    10时50分许,女儿张莺搀着俞瑞霞到了餐厅。她为母亲套上粉红围裙,梳理了头发,又在她胸前别上名牌。每天,餐厅里的年轻同事都会向老人自我介绍,周而复始。虽然见了一次又一次,但老人们总是忘记。

    张莺又问了一遍:“你还记得一会儿的流程吗?”“倒水,摆餐具,点菜。”俞瑞霞答。餐厅菜单正在优化,“这两天点菜都要通过二维码。”一旁的志愿者提醒。

    “叮!”厨师按响铃铛,俞瑞霞站起身走到传菜口。“大厅4号桌。”厨师、店员、志愿者,总共提醒了三遍。接下餐盘,俞瑞霞循着大厅桌子挨个数过去,1,2,3,4,挪到4号桌。菜上桌后,她反复确认了菜名,用指甲在流水单上划了道线。做完记号,她嘱咐了一句“慢慢吃”,满脸堆笑。这一套餐厅的标准服务流程,她比年轻同事多用了两倍时间。

    在张莺的鼓励下,患有阿尔茨海默病的俞瑞霞,一次次重复倒水、点菜、上菜这一套动作。

    这是他们对抗遗忘的方式。

    茶餐厅的墙壁被漆成粉色,贴满了老人与顾客的合影,就连餐盘也画上了老人的笑脸。“FORGOT ME NOT”(勿忘我)的字样几乎随处可见。服务员提醒进门的顾客,用于点餐的平板电脑里,可以播放综艺片段、了解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这都在提醒,遗忘与记忆是这家餐厅的主题。

    俞瑞霞年轻时做过教师,在皮麂厂里担任车间主任,退休之后被返聘,负责采购,“那个年代物资匮乏,我妈一百样都能买到,社交能力很强。”

    担心年迈的母亲独居,张莺兄妹四人轮流把母亲接到家里照顾。可在10年前,母亲状态隐约起了变化。一次,张莺和儿子、媳妇聊天,俞瑞霞竟然吃醋了:“你们排挤我。”母亲嘴里冷不丁蹦出伤人话,过后又矢口否认,这让张莺难受极了。又过了一段时间,俞瑞霞告诉张莺,自己不敢去超市,因为去超市感觉做了“贼骨头”。

    “这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征兆,只是当时不懂。”2016年,俞瑞霞的记忆力越来越差,辗转三家医院最终确诊。去年年底,她甚至想不起来快退休的小儿子早就结了婚。

    母亲确诊阿尔茨海默病后的一年,张莺时常浑身无力,最严重时连床都下不了。检查后,她才知道自己出现了严重的焦虑症状。她偶尔也向母亲吐露心声:“妈,你什么都可以忘记,但请别忘记我们。”

    像俞瑞霞这样的老人并不少。

    这是严肃又无可回避的社会现状:目前,中国有大量认知障碍患者。伴随着大脑功能退化,他们可能会逐渐丧失记忆、自理能力,甚至情感。放眼全球,仅阿尔茨海默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已经高达全球GDP的1%。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主任李霞说,阿尔茨海默病防治是一场与寿命的“赛跑”。当下,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无法治愈的老年病,减缓发病速度也意味着老人受折磨的时间变短、发展成重症的概率变低、生活质量提高,社会资源耗费也大幅减低。

    张莺发现,那些仍在干力所能及家务的老人,状态都不错;像自己母亲那样,一点事情不做的,记忆力反倒每况愈下。看到忘不了茶餐厅的招募信息后,她给母亲报了名,试试看。

    认知障碍老人上岗前,需要先在家属陪同下面试。俞瑞霞已88岁高龄,但评估团队认为,她非常适合来餐厅服务,以减缓认知能力的退化。

    餐厅开业了,张莺带着母亲,前前后后来了3次。前两次结束后,母亲什么都回忆不起来。这天,张莺随口问了句,俞瑞霞脱口而出:“我要去端盘子。”

    踏出一步

    张孝敏也被认知障碍困住了。年后的一个周四,餐厅不忙,他做完手头工作,坐着休息。他女儿张女士在一旁的沙发上坐着,回复电子邮件。忘不了茶餐厅的工作,需要家属全程陪护。好在,餐厅周到地保护老人,反倒让张女士和张莺这样的家属有了喘息的机会。

    张孝敏热爱自驾游。退休时,他和女儿约定,每年长途、短途自驾各一次。两人先后去了贵州、云南、广西,还去了美国、德国。女儿导航,他开车,两人配合默契。

    “2017年先去了藏北,再带他去美国。他本来反应力很敏捷,但突然发现,按照我们原来的节奏,他反应慢了。”张女士说。

    张女士从事医药行业,敏感地觉察到了老爸身上的细微变化。她把父亲骗到医院,发现是因多发性腔梗引起的记忆缺失。担心老爸自驾不安全,她干脆把车子卖掉了。

    一旁的张孝敏从怀里掏出绿色的驾照,摊开给大家展示后,又合起来装回衣服内袋。驾照的有效期截至2020年5月21日。“喜欢的东西就要放在身上。”尽管再也无法自驾,但他仍把驾照藏在身上。

    通常,人们把认知障碍等同于阿尔茨海默病,但实际上,造成认知障碍的病因远比人们想的复杂。近日,国际医学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中国60岁以上人群的研究。研究发现,这一人群中轻度认知障碍患者3877万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983万人,血管性痴呆患者392万人,其他痴呆患者132万人。

    调查显示,每3秒全球就会有一个老人被认知障碍类病症选中。

    “(多发性腔梗引起记忆缺失)这不可逆,比阿尔茨海默病更可怕。”张女士不愿意多谈疾病本身。“这样的老人没有很好的药物治疗,都只是辅助用药。”

    “无药可救”,只能以辅助手段延缓病情,这是目前能确定的结论。

    “疫情让老爸的状况变得更差了,以前他从事销售工作,很外向的。”张女士分析,由于疫情期间不便出门,老爸的社交活动量急剧下降,使得认知障碍的症状愈加明显。“认知障碍不单是生理的原因,还有情绪的问题,他有时情绪不好,会跟我妈不开心。”认知障碍让张孝敏的记忆力衰退。有时是找钥匙,有时忘记已经吃过早饭。一次,女儿连续出差两周,回家就发现,老爸的记忆又变差了。

    张女士积极向外界求助。她带父亲应聘忘不了茶餐厅。张孝敏同意了,因为来这边做,还有人讲讲话。

    “在中国,阿尔茨海默病的漏诊率很高。还有一个难题横亘在面前,那就是如何打破老人及家属的病耻感。”两年前,当制片人林爱西为综艺《忘不了餐厅》选角时,第一周甚至连患病的老人都见不到。“有老人很要强,根本不承认自己病了。我们希望消除大众对认知障碍的偏见,并提倡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在忘不了茶餐厅工作的老人,实际上已经踏出了打破病耻感的第一步。

    “我本来是朝南坐,管别人的,现在服务别人了,就像改变人生一样。”张孝敏说。

    社会实验

    脱下厚外套,套上粉红色的围裙,71岁的李君沪很快就进入了工作状态。他在这家“忘不了餐厅”中,连着录了两季综艺,被大家亲切称作“小敏爷爷”,也算得上餐厅工龄最长的员工了。

    只要是来餐厅,老伴“小俞阿姨”每次都会陪着他,一路从家中搭公交车抵达餐厅。点单、倒水、上菜、服务客人,李君沪一直很积极。新客人进店,他跟在后面冲过去点单;有时兴起,他干脆一屁股坐在客人边上,介绍起菜式;刚歇下,小窗口递出一道炒菜,他又立刻站了起来,端着去上菜了。“退休后没事干,在家里待着,过来发挥余热,来玩一玩,他很开心的。”老伴说。

    2017年6月2日,日本东京出现了一家上错菜料理店。餐厅里的服务生错漏百出。因为除了厨师以外,店员都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据统计,上菜的错误率有37%。有了心理预设的客人们对点菜慢、上错菜等问题毫不介意,甚至还有人期待“自己点的菜会被上错”。餐厅仅营业三天,是一家“快闪店”。发起人小国士朗表示,对于认知障碍患者,如何帮助他们,保有人的尊严活下去,是设立“会上错菜的餐厅”的初心。

    创意引入国内,不仅酝酿出了一档综艺节目,自负盈亏的餐厅也衍生到了线下。

    茶餐厅姗姗来迟。两季节目播完,出品人、恒顿传媒创始人曾荣才觉得时机成熟了。“中餐厅很复杂,小,但五脏俱全。”曾荣说,茶餐厅的诞生,目的是在节目播完后,继续完成公益的使命,“在这里,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可以参与社会活动,做非药物性治疗。这里还能向社会科普阿尔茨海默病。”

    “非药物干预性治疗在大量医学研究中被证实有效,但没有具体数据表明能达到什么程度,或实现什么结果。”这也是曾荣做节目、餐厅,科普推广认知障碍的原因。“有医生说过,有1/3的病人,如果早期发现症状并及时干预,是能达到病情回转的,我也看到参与节目的老人变化很明显。”

    开业以来,聚集在忘不了茶餐厅的“忘不了”老人越来越多。尽管已经无数次预告,这是一家可能会上错菜的餐厅。但实际上,重归社会角色的老人们,很难有真正犯错的机会。可以说,认知障碍老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严密的照护之中。

    面对这群特殊的服务者,餐厅犹如一根平衡木,既希望给予老人刺激,让其感受到挑战,又不至于让服务本身成为一种压力。“餐厅的核心目的并不是让老人提供服务,而是在身体、心理上比较安全的情景下,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曾荣说。

    还有个现实问题摆在曾荣面前:非药物性干预,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作用;而作为一家实体店,餐厅自负盈亏。

    工作日,餐厅推出了最低18元一份的套餐。而此时永嘉庭及周边,人均消费300元以上的餐厅遍地开花。这家人均消费仅80元的茶餐厅,成了价格洼地。有顾客用完餐后发问,这个价格究竟撑得下去吗?“目前还没实现盈亏平衡,但希望它是一个可持续的、长期做下去的事情。无论有多么伟大的初心,餐厅还得是大家愿意来吃饭的地方。”曾荣说。(据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