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张钫(1886-1966),河南新安县铁门镇人,辛亥革命元老、慈善家。作为一名被毛泽东成为‘中原老军事家’的民国军政要人,张钫一直非常热心慈善公益事业,曾被河南同乡和广大灾民誉为‘老家长’,其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于民国时期中原地区慈善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张钫出身于诗书之家,家庭教育的影响使其从小就养成了一种轻财好义、乐善好施的慈善情怀。在多年的军旅生涯中,张钫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加上近代河南各种自然灾害又持续不断,他的内心震动很大:‘比年豫省匪旱为灾,民生凋敝,茹辛忍痛,已欲哭而无泪。’怀着一颗爱国恤民之心,张钫积极投身慈善事业,担负起救世的任务。 【灾荒救济】 1928年9月,豫西地区兵、匪、旱三灾并袭,大批灾民扶老携幼到开封谋生。张钫时任河南省政府建设厅厅长,兼任省赈务委员会主席。他主持赈务,多方筹款放赈、开舍饭场,并以“以工代赈”方式,安排灾民生活,使大部分灾民得到救济。1929年,河南大旱,豫西尤甚,而和河南接壤之湖北、安徽、山东境内,亦旱象严重,收成无几。及之中原大战爆发,灾情更进一步恶化。张钫组成“河南赈务会”,自任会长,四处奔波、多方筹措善款,开设舍饭场收容灾民。 1942年,河南全省又遇到多年罕见的大旱,田间颗粒无收,“加之战祸绵延,被灾92县市,情况严重”。1943年灾情更为严重,“入夏以来,各地瘟疫流行,回归热、伤寒、流行性感冒等传染病,各县均有发现”。大批灾民纷纷到陕西避灾,新安地方人士也赶到西安,请张钫组织赈灾。为救助难民,张钫成立救灾委员会,广募钱粮、开设粥场、安顿灾民。为争取政府支持,张钫还提出河南留陕难民救济工作三点建议:“一面举办移垦,卑事生产其业。农工商者,以小本贷款方式贷给款项,藉树始基。并为建筑平民住所,使原居窑洞及流浪者有所归宿。如此则各得其所,可以一劳永逸。”并建议在豫陕交界设立接运站,“资送复员之难民,暨多带药品,沿途施治,以保健康而免死亡,则惠泽所被遐迩”。在张钫的努力下,赈灾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1944年,黄河决口,河南沦陷,这是张钫一生中历经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付出心血最多的一次赈济活动。为做好赈灾工作,张钫组织成立了河南旅陕同乡会,亲自出任会长,会址设于西安市五味什字街。张钫首先自己带头调粮数万斤供灾民食用,同时以会长和国民政府参议院副院长身份,邀请陕西的河南名人巨商及陕西官绅来他家聚会,商讨赈济灾民问题。在张钫的带动下,大家纷纷唱合、踊跃捐资,为赈灾工作募集了大量资金。豫灾救济会成立后,张钫又带头从自己周至县的土地收入中调粮万余斤,供已收容的灾民食用。此外,张钫还在同乡会院内为灾民开设了一个医院,为灾民们免费治病,并设法安排灾民中的学生上学。他还出资在西安郊区购地三四亩,作为义冢地,埋葬在民众的病老而死者。此次赈灾从1944年4月开始,至1949年5月西安解放前夕结束,前后长达5年之久。 【慈善教育】 张钫认为“中国是穷国,弱国,长期以来,列强蚕食鲸吞,兵结祸连,陷百姓于水火之中,国势有如累卵之危。救国之道,一是治穷,二是图强,”而“办学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是治国兴邦的根本大计”。因此,他一生非常重视办学,为发展教育事业倾注了大量心血。 张钫一生先后创办了多所学校,其中既有小学、中学,也有专科和本科,可谓是种类齐全。此外,张钫还先后设立和资助了一批公共教育机构。1932年12月至1934年7月,张钫率二十路军移驻洛阳,用巨款购置《万有文库》《四部丛刊》《四部备要》和一批精印的儿童读物,分赠给洛阳、新安、铁门、偃师、南阳等地的图书馆,开办免费借阅图书业务。1937年,张钫募捐建成偃师新城后,又捐建了一个以其母名为馆名的温如图书馆,是偃师灾后唯一的图书馆,藏书数千册。 在河南大学的发展过程中,张钫也给予了大力扶持,多次慷慨相助。特别是在抗战期间,在张钫的帮助下,流亡于荆紫关的河南大学师生得以成功西迁至陕西,安置在西北中学校内,学校的图书、仪器等物品存放西安河南会馆。每当河南大学经济拮据时,张钫便将自己观音堂煤矿的收入拨给学校。抗日战争胜利后,张钫又争取到行政河南善后救济分署的支持,以豫省善后救济金资助河南大学师生得以顺利迁回开封。1946年工学院成立,张钫大力支持将黄河水利专科学校并入工学院,组建水木工程系。 张钫对于青年学子特别爱护,一生曾资助不少贫困学生。他常说:“青年为国家的柱石,社会的栋梁,民族的主人翁。哪一个朝代的创建,哪一个政治的改革,哪一个事业、实业、文化艺术的成就,都离不开青年的奋斗。” 慈善内容形式多样 张钫一生从事的慈善活动涉及赈灾、教育、扶贫、文化等方方面面,其慈善事业可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作为河南人的“老家长”,面对频发的各种灾难,他殚精竭虑,博施济众,多次组织大规模的赈济工作,救万千灾民于水火之中。除此以外,他从救国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创办各级学校、资助青年学生、发展社会教育、保护文物古籍,体现了他对此山教育文化事业的多样化扶持和资助。以慈善教育为例,他先后创办了铁门小学、观音堂煤矿子弟小学、黄河水专、嵩岳中学、西北中学、中原工学院等一批学校,办学层次涵盖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不仅创办了一批全日制的学校,还设立了灾民教养院、河洛国学专修馆等短期教育培训机构,构成了一个多样化、覆盖广的慈善教育体系。他还多次慷慨捐资购置图书,建立和发展了一批图书馆,向百姓开办免费借阅业务。内容形式的多样化,是张钫慈善事业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也反映出他在慈善事业上的宽阔视野和深厚情怀。 【力量支持多元】 作为在河南具有政、军、绅、商、学等各方背景的知名人士,张钫在从事慈善事业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社会资源丰富、人际关系宽广的优势,积极争取各方支持,以保障慈善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历次大规模赈灾活动中,张钫除个人带头捐款外,还依托同乡会等组织,广泛发动募捐。他善于发动国民政府军政要员、社会名流、巨商贤达甚至国民党驻军等力量进行募捐,集思广益、协助救灾。此外,他还多次呼吁外地慈善团体及华洋红十字会等义赈组织募捐救济河南灾民,谋得粮款赖以开展赈济工作。为扩大募捐范围,动员更多的人参与、支持赈灾工作,张钫还请常香玉、陈素真、梅兰芳等演艺界知名人士,通过义演的方式,进行赈灾的动员宣传。 【工作机制长效】 在历次灾荒救济工作中,张钫通过成立同乡会、救灾会等组织机构、广泛发动募集经费、建章立制加强管理、开办教养院等实施教育等,建立了一整套慈善救济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了工作的有序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而且,张钫认识到仅凭“杯水车薪”的临时性救济措施是不够的,还必须通过以工代赈、灾民移垦等措施,才能真正实现恢复发展生产,让百姓继续生存下去的“治本”之目的。为此,张钫让在民众的青壮年组成“修建队”,采取“以工代赈”办法,为公家修路,为私人建房,并在开封贡院附近筹建“铸造厂”,挑选灾民中有一定铁工技术者和身强力壮的青年一百五十余人,进厂翻砂和修理农械。该厂收入较好,除扣除本厂各项开支外,余款全交舍饭场用。另外,还在开封三官庙筹建一小型纺织厂,安排八十余人进厂做工。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赈灾经费紧张的问题,还使灾民掌握了一些技术。张钫一直非常重视灾民移垦工作,并为之提出了一系列系统而具体的措施。以1929年的移民垦殖为例,张钫专门拟订了《河南省赈务会筹拟移民赴东三省垦荒办法》,在迁民之前,又派员前往河北、吉林、奉天、黑龙江四省,与当地政府协商,做好落户地点、住房安排、土地分配、粮食供给等工作,从而确保了此次移民垦殖工作的成功。张钫后来提及此次事件曾说:“钫于十八曾移七万难民于东北,当时深得各方协助,逃亡甚少,成效尚著,实缘交通工具完备,运送得人,按站给资,沿途招待,使灾民不知痛苦,乐于成行。”1944年黄河决口后,为了解决黄泛逃灾民安置问题,张钫还主持成立了“移民处”,对灾民中愿在陕、甘、青、等省落户者,尽力安置,先后分批组织到张掖、酒泉一带者两万余人。至今那里还有两个“河南村”,因系河南移民,以示纪念。河南村居民旺盛,后继绵绵。每每谈及移民一事,便异口同声说“河南张伯英(张钫)给我们迁来的”在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的十年中,张钫旅居西安,利用自己在政界、军界、商界等威望,继续奔走呼吁、致力于难民移垦工作,其制定的《黄河决口被灾难民急应筹移垦提案》等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均得到肯定和采纳,有力推动了国民政府大规模灾民移垦工作的实施。 张钫一生热心慈善公益事业,其卓识远见与仁风善怀在民国时期的政府高官中是不多见的。其慈善事业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了地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促进了陕豫地区慈善事业的近代化,为民国慈善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