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以理性精神推动基层社工平台建设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1年03月0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以理性精神推动基层社工平台建设

    民政部2020年10月在“加强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明确提出“加快构建以基层社会工作站为基础的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也自此成为了社会工作领域的热门话题。客观地说,这一动向十分符合中央层面提出的“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的战略要求,也给新时期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并将对未来五年我国社会工作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但是,这更是一种重大考验,需要我们冷静下来理性思考如何将社工事业做得更扎实、更深入、更有效,以专业之力助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一是循序渐进,不可冒进。民政部已基本明确将基层社会工作平台建设作为“十四五”工作期间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重点工作,并以此推动社会工作服务力量的重心向基层下移,在拓展社会工作服务范围和触及面的同时,力促专业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建设中彰显力量。当前各地民政部门积极出台针对性的专门政策,显示了对于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的重视程度。但是,绝大部分地区的政策设计都缺少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重要部门的实质参与和具体支持,这就很可能导致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经费保障不足和重视程度不够等现实问题。更有部分地区超越现实条件的超快速运动式建站以及各地彼此间非理性的竞争性赛跑也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这很容易带来专业发展中的形式主义、冒进主义和为建站而建站等突出问题,不仅不利于专业社会工作的良好发展,更有可能在未来带来巨大的反弹和负面杀伤力。因此,在社工平台建设过程中,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应清晰地认识到,这不是短期工作,而是系统工程,需要基于可持续性原则、现实条件和自身状况进行整体规划,从长计议地确定推进策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在体制机制上切实推进相关党政部门、专业社会组织、基层政府、城乡社区的彼此拥抱、力量聚合,一步步地破解未来发展的主要屏障。

    二是行政支持,专业自主。根据我国近些年来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来看,行政与专业的基本关系及其可能共识一直是一个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同样这也是基层社工平台建设及其作用能否充分发挥的重要影响因素,更关切到社会工作助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未来。恰当而充分的行政支持(包括领导重视、政策支持、作为空间、资源保障等)常常让社会工作者(机构)感到舒适、获得信心和力量,并能够全身心且无怨无悔地投入到社会工作发展事业中,这也是当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流失的解决办法之一,即营造积极性、支持性和鼓励性的发展环境,用职业发展环境留住专业人才才是长远之策。反之,过度或不恰当的行政干预往往容易阻滞站点建设和专业发展,比如将社会工作者当作简单劳动力而大量派发毫无关联的行政工作,这往往使得社会工作者(机构)无法将时间和精力头投放到其本职工作中,进而影响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的进程、成效和质量。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机构)也应与政府、社区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和工作关系,并学会有策略地积极争取更多的行政资源和自主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恪守职业规范、秉承价值理念并运用好社工知识和方法,切切实实地参与和助力在地基层治理和民生服务,用较好的工作成效来证明专业价值。

    三是考虑自身条件,选好实施策略。通过已有地区的先行实践观察来看,笔者留意到当前基层社工平台的基本运营方式有三种:一是由委托专业机构运营,二是由街镇向社会招聘或抽调社区持证社工运营,三是由专业机构与街镇聘用或抽调的持证社工合作运营。客观地说,不同运营方式各有利弊:机构运营的专业性是相对有保障的,一定程度上节省了街镇对站点人员管理的压力,能够引入外部专业资源支持站点建设,但是机制保障往往是不足的,工作开局阶段需要相对长一些的时间熟悉在地情况和实际需求、工作切入点等,再就是项目的波动性有时也比较大;街镇抽调持证社工运营的优势是对所在社区及其实际问题比较了解,与在地利益相关方相对比较熟悉,其不足在于专业性较不足,外部专业资源相对匮乏,工作思路也较容易陷入行政化路径。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利弊分析是相对普遍的情况,也有较为特殊的情况,比如专业机构与要合作的街镇已有较好的合作基础,那么其对所在区域的熟悉程度就比较高,也有街镇聘用或抽调持证社工的专业性较好的情况,但是实事求是地说这样的情况还是比较少的。基于以上情况,笔者建议由专业机构和街镇聘用或抽调的持证社工合作运营,一方面可以相对保障站点建设的专业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机构社工与街镇聘用或抽调的持证社工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碰撞交融和互学互鉴,也以此带动街镇聘用或抽调的持证社工贴身进行专业培养,提升其专业理念和职业能力。这三种方式可以同时存在同一区域,也可以是不断递进,关键在于在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及其专业人才的基础和现状。

    四是讲求持续性,确保专业性。当前社会工作行业面临着两个重要拷问,即由于各方面原因社工专业服务持续性不足,以及服务专业性和主要优势显现不充分。这些年来的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给了社工机构等主体展示自我和发展自我的机会,但是由于购买方和承接方各自不同程度上的不足,这也给社工服务的持续性和扎根性带来了挑战和影响。因此,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街镇、社区与专业机构合作过程中给予其更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并明确其主体性地位。反过来说,专业机构更应好好把握参与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的契机,在扎实持续地参与过程中,确保自身专业性,在新的征程中让社工事业和组织本身成长成熟起来。这既需要体现在具体的服务全过程中,也需要体现在可视化的成果呈现形式上,让服务对象感受得到,也让利益相关方看得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专业性既包括求真务实、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团结协作的价值理念,还包括能够凸显专业优势的相对系统和灵活的方法技巧。

    五是陪伴支持,立体评估。基层社工平台建设应注重将赋能培力、人才培养、专业服务等充分结合在一起,这其中的无论哪一项内容都需要建立起相对应的陪伴支持体系,这就需要引入和建设一支理论基础好、实务经验丰富、真正接地气的专家队伍和协同督导队伍,并以陪伴式方式参与和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实务难题破解和行动研究,这是确保社工平台建设专业性和未来成效的重要策略。这也是社会工作先发地区和社工站建设先行区域的宝贵经验。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评估在社工平台建设及其各项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切实以立体化的评估方式及时复盘过程、总结经验和反思不足,真正秉持以评促建的理念,以建设性评估的视角推动基层社工平台建设,也不断检视过程性的问题,及时调整和修正,确保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前文所说有力、恰当、合理的行政支持在基层社工平台建设中至关重要,但是能否真正落实到位也应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除了要评估考核社工平台建设外,还应将相关行政部门、基层政府、城乡社区组织纳入评估范围,以督促和确保其归其位、履其职、负其责,同时依托支持性评估为其提供有效、必要的智力支持。

    六是互访共学,抱团前行。近十余年我国大陆社会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但绝大部分地区的发展质量整体上还处于较低水平甚至专业发展也才刚刚起步。这一发展过程中更是涌现出了不少值得深刻反思的发展性问题,社会工作的实质性发展不足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其中行业发展观不足是众多原因中十分重要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基层社工平台建设应积极尝试解决这一问题,既要打破行政区划的隐形壁垒,更要摒弃各自为政、不相往来的行业现状,彼此拥抱、相互学习并以此形成合力破解发展难题和行业困境,呈现社会工作职业群体(机构)的良好整体影像。在基层社工平台建设的不同阶段,都应建立起不同层次、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站点之间的互访互学机制,搭建不同形式、不同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在此过程中形成各自的侧重方向和发展特色,并共同破解具体服务中的难题,形成专业发展的共识性经验,并进而为本土社会工作发展贡献经验和智慧。

    总之,我们应客观、理性且具前瞻性地推进基层社工平台建设,这既需要仰望天空、从长计议的理性规划,也需要脚踏实地、步步为营的切实行动,以使得社会工作在基层治理现代化和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彰显更大力量。

    民政部培训中心双师型讲师  卢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