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四五”期间,“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理念,将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 北京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联合创始人 岩松/文 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资金和资源的支持。在新环境、新发展阶段,如何提升筹资成效,践行组织使命,将成为社会组织管理者的破局点和发力点。 2020年12月28日至2021年1月15日,北京瑞森德社会组织发展中心联合19个省市地区的合作伙伴,开展2021社会组织筹资能力需求调研。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连续3年开展的筹资能力专题研究。 本次调研,共收集问卷113份,包含24864个数据,其中有效问卷105份,重复作答与不合格问卷8份。有效率为92.92%。 参与者包括基金会、慈善会、社团、民非的社会组织负责人与业务骨干。工商注册与未注册的组织占比为3.53%。 调研主要涉及社会组织筹资规模、结构、运营推广,以及2021年筹资能力建设需求等多个方面。经过与前期数据进行比对,总结出3个主要发现如下。 国内基金会与慈善会 对社会组织资助有限 本次调研数据显示,社会组织的主要收入包括公众捐赠、企业捐赠、政府购买服务,基金会、慈善会资助相对较少。 从收入结构可以看出,企业捐赠占比31.14%,公众捐赠占比为27.36%,政府购买服务占比为22.64%。而居于公益行业生态链上游的基金会、慈善会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占比仅为12.04%。 中国慈善联合会发布的《2019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中,内地接收款物捐赠共计1509.44亿元,71.25%的资金流向了基金会与慈善会。其中,基金会接收捐赠占比为44.86%,慈善会占比为26.39%。 一边是众多一线社会组织缺乏资助举步维艰,一边是大量资源集中在基金会、慈善会手中,自己开展项目。这导致了一个恶性循环:上游不资助(自己做),下游发展不起来,行业规模小影响力不足,获得资助少。最终反噬整个行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社会组织收入降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国内的基金会与慈善会也加大了对一些社会组织的支持力度。 2020年度《第四届中国基金会评价榜调研报告》显示,NGO接受基金会资助的平均金额较前两届相比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未接受资助的NGO比例也从18%上升至36%。这表明部分NGO获得了更多的资助。 还有数据显示,22%的(受访)基金会完成了67%的资助行为。这表示少数基金会,完成了大部分的资助行为。 截止到2021年1月4日,全国共录得8549家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徐永光认为,中国基金会定位为资助型的基金会数量占比不到1%,大部分还是自己做事,这反映我们行业发展水准非常低。” 社会组织重视筹资 但专业能力不足 调研数据显示,78.01%的社会组织认为筹资“紧急且重要”,17.14%组织认为这项工作属于“重要不紧急”的范畴,觉得筹资不重要的组织占比为4.76%。这足以彰显社会组织对于筹资的重视。 在疫情的冲击之后,虽然社会组织对筹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但从调研结果来看,筹资专业化水平还有待提升。这直接反映在筹资规划的制定上。 本次调研中,每年制定筹资计划的组织占比为53.29%,45.71%的组织未能连续制定筹资计划。这与去年的情况变化不大,但相对于2019年,制定计划的组织比例增加了23.04%。 如果将组织比作一艘探索新大陆的航船,那么筹资计划就是指明方向的航海图,是推进工作、配置资源的重要参照。 超过四成的组织缺少连续的筹资计划,显示出部分社会组织筹资工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这有可能为组织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 当被问及“在筹资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主要有哪些”时,“筹资能力有待提升”居于首位(54.29%)。缺少专业人员与缺少外部资源紧随其后(同为46.67%),选择筹资方式创新不足位列第三(30.48%)。 而在2019年与2020年的调研数据中,受访者主要将“筹资方式创新不足”“缺少外部资源”“缺少专职人员”视为筹资的主要障碍。 三年来数据的变化,显示出社会组织对于筹资的认识,更加客观、真实,对于自身问题的洞察愈发理性、深入和全面。 筹资是社会组织的生命线,这方面的能力与成效,关系到组织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每个行业从业者有着直接影响。 不过,筹资是实现公益目的的手段之一。如果片面追求筹资额,背离了回应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公平、进步的根本,组织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筹资绝不是各种技术手段的叠加。缺乏长远的战略和稳健的体系,再精湛的技术,最终也会走向低水平重复,即所谓的“内卷”。 “筹资方式创新不足”“缺少外部资源”“缺少专职人员”都只是表象,其实质问题是由于专业能力不足,引发的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挑战,已经成为制约组织发展的顽疾。 那么,社会组织筹资能力建设的主要痛点在哪里?调研结果表明,“缺乏经费”一直是社会组织的老大难问题。 调研数据显示,66.67%的受访组织,将缺乏培训经费作为筹资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紧随其后的是,“缺乏持续辅导”和“不知道哪里有专业课程”。 纵观2019-2021年的数据,“缺乏培训经费”一直困扰着社会组织。有秘书长坦言:“我们有限的资金往往首先用于开展项目,而轮到筹资能力建设这种软性支出,往往就是心有余而立不足了。” “与商业机构相比,NGO整体行业的基础建设投入相差甚远。”全球联合之路(United Way Worldwide)中国首席代表袁家凯认为:“在募捐产品设计上,眼泪指数高的项目容易获得捐赠,但类似从业人员的培训,信息化系统的开发等合理支出,却很难获得捐赠人的垂青。基础建设投入不足严重正在影响NGO行业的健康发展。” 社会组织筹资能力建设 需专业团队持续辅导 数据显示,33.33%的社会组织在2020年参加了1次筹资培训,没有参加过的组织占比为29.52%。2019年参与过1次培训的组织占比为31.37%,没有参加过的组织占比为30.39%。 如果说2020年,主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减少了人员流动和聚集。那么2019年与2020年数据对比相差不到2%,就说明,新冠肺炎疫情不是影响筹资能力建设的主要因素,缺少资金投入与专业有效的内容才是症结所在。 据统计,2020年社会组织筹资能力建设以线上为主,占比为56.19%,参加公开课的组织占比33.33%,27.63%的组织选择了“团队内部分享”。 从培训效果来看,40.86%的组织认为线上培训效果很好,“对工作有一定帮助”,但是给予非常好评价的社会组织占比仅为1.69%。 另外,有44.07%的组织表示线上课程效果一般“相关经验只适合特定的组织”,6.78%的组织认为“这对工作没有帮助”。 2021年,社会组织对参加公开课、工作坊和聘请专家团队进行辅导表示了浓厚的兴趣。其中,60%的组织选择了参加公开课,愿意参加工作坊的组织占比为53.33%,希望聘请专家团队进行咨询的组织占比为35.24%。 有受访者表示:“很多时候,内容和时间都是碎片化的。偶尔听一次课,当时感觉挺好。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还是容易沿着老路走。” 对于社会组织来说,怎样在预算有限的前提下,得到持续深入的专业支持已经成为刚需。 根据柯氏四级培训评估模式(KirkpatrickModel),从学会到做到,再到做好需要跨越巨大的鸿沟,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提供反馈与指导。 而“培训+陪伴”的轻咨询,可以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让社会组织与专业团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工作中,以目标为锚点,通过系统化的知识输出与过程支持,将方法论、工具、经验与实践相结合,推动绩效提升。 这种边干边学的模式,有助于社会组织实现内外部协同,不断用实际成果,检验方法的有效性。最终,形成适合组织发展的筹资体系,助力组织高质量发展。 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投身公共服务生产,有效弥补了政府和市场供给的不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筹资贯穿社会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而能力建设是一个“取势、明道、优术”的过程,作为组织的一项战略投资,推动人的发展与组织使命达成才是其价值所在。 本次调研,揭示了社会组织对于筹资能力认识的变化,折射出新的时期,对于系统化开展筹资能力建设的迫切需求,并提供了提升筹资能力的参考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