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广告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2020中国公益年会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十周年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广告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2020中国公益年会

新闻内容
2020年12月22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十周年
募集款物超10亿元 受益人数逾千万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在会上讲话

    “坚守初心 铸爱十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十周年总结大会在京召开

    12月18日,总结大会在京举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郑富芝等相关领导出席大会,部分省关工委和教育系统关工委代表、有关兄弟单位、基金会理事、监事、专家委员会成员、以及基金项目负责人、捐赠人、受益人、志愿者代表等参加大会。

    2010年,由中国关工委发起、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正式成立。10年来,基金会紧紧围绕学前教育、校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三大领域,立足服务教育、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家长、服务广大青少年,特别是特殊弱势群体,助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共计募集款物超10亿元,项目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惠及人数逾千万。2014年,基金会被民政部评为4A级基金会;2015年,经教育部推荐,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称号;2020年,被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教育扶贫项目

    成效显著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聚焦教育扶贫,整合公益资源,近五年来为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直接投入2.4亿元,惠及15个省区、54个州市3000余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直接受益人数达94万人。”

    自2016年开始,基金会从教育扶贫出发,整合公益资源,助力定点扶贫、深度扶贫和立体扶贫,先后赴河北、内蒙古、湖北等地,为贫困地区的孩子送去急需的衣物、图书等捐赠款物,开展慰问活动;选拔英才学员,开展乡村教师培训,真正做到根据实际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助力区域教育精准扶贫。

    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王萍表示,2018年以来,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在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重点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目前已覆盖西藏、甘肃临夏州、四川凉山州等地,累计投入款物近1132万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10万人。

    2016年,基金会与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发起“滇西助学圆梦计划”,以云南西部为主,辐射全省开展教育精准扶贫。截至今年11月底,累计投入5600多万元,覆盖云南所有16个州市,受益人数超过25万人。

    “对于‘滇西助学圆梦计划’的实施,我有四点体会,一是项目覆盖面大,二是项目受益学生多,三是项目投入资金多,项目成效明显。通过这一项目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为云南的教育扶贫搭建起爱心桥梁,给予我省少年儿童无限关爱。”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丽说。

    “中华英才培养计划”

    为寒门学子打开眼界

    来自陕西省洛南县的张晨阳作为“中华英才培养计划”的首批受益学生,回忆起这几年的成长经历,他感慨万千。

    在2012年前,张晨阳还是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山村孩子,因入选“中华英才培养计划”让他走出了家门,在清华附中的岁月让他真正有了远行的能力,可以不停跋涉,跨越现实的山。

    在清华附中的校园中学习、交流,让他遇到了唐洁老师,后者勉励他“一定不要辜负自己的时光,你一定可以发光发亮”;与他结对的清华附中学生肖襄(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告诉他一定要有自己的志向;他参观了汉能集团、CCTV,走进军营,也走进昌平的农业基地,走进长白山的皑皑白雪,不断拓展视野……学习在他的印象中,从别人的一番说教,变成了探寻多彩人生的旅程。

    带着在夏令营中培养的学习方法与决心毅力,他的效率与投入远超从前。最终,张晨阳以670分的优异成绩进入同济大学。在同济的第一个年头,他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他也立志于从事计算机科学的相关科研。

    为了给农村地区优秀学生提供增长见识、接触了解城市重点中学课程及教学方式的机会。2013年7月,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共同发起了“中华英才培养计划”教育公益扶贫项目,该计划先后在多省份的50个国家级贫困县,通过考核遴选出品学兼优的初中学生成为计划学员,让他们从初一年级的暑期开始,连续五年的假期免费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参与夏令营活动,巩固学科知识,开拓视野。

    培养少年创客

    储备未来科技力量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为了使科技创新与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提升青少年科技素养和实践创新的核心素养,使更多的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实践活动中,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于2016年10月试点启动“少年硅谷”公益项目。

    项目于2017年-2020年在全国捐建1000个“少年硅谷”创客教育示范教室,捐建100个创客教育活动中心。示范教室的设备配置包含机器人、机器手臂、3D打印机、金属机器人、创客工坊等。

    该项目受益者之一的彭召翔,来自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五小学六(3)班,他从小性格内向、胆子小,甚至别人向他问个路,他都会脸红。

    2018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为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第十五小学建立了“少年硅谷”创客中心。在老师的鼓励下,彭召翔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创客中心的社团。

    “在创客中心,我学会了机器人的分解与组合,创意工坊的设计制作,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慢慢地,我变得越来越自信,开始将收获主动跟大家分享,因为敢于和大家说话,朋友也开始多了起来。”最关键的是,在创客教育的带动下,彭召翔其他学科的成绩也有了明显进步,当他的学习成绩步入优秀行列后,被推选为少先队副中队长。今年8月,他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贵州省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得到省委领导接见,并在会议现场为省长系红领巾。

    像彭召翔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截至今年9月,“少年硅谷”公益项目已在多个省份完成近千个创客教室和创客中心的捐建工作,培训科技老师千余人次,直接推动和提升项目实施地区学校、家长、学生对创客科技教育的认知层次和重视程度,营造了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使项目实施地区的师生直接受益。

    打造提升乡村青少年

    科技素养的“流动实验室”

    2020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关键一年,要突出教育精准扶贫的着力点,用好线上线下课堂的方式,将有效公益资源投放到贫困地区最需要的地方。

    2019年,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联合深圳市平安公益基金会共同发起了“中国平安科学素养教育提升计划项目”,向有条件的农村小学捐赠科技课程、教材、教具,开展校长、教师培训,支持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等,力求用社会公益的方式,协助教育部门进一步推进科技教育工作,使青少年不断提升科学兴趣,增长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

    在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副委员长看来,“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是在农村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有益探索,要在中小学校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参与感强的科技活动,要充分把握青少年成长的黄金时期,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奋斗精神。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陶营镇柿园小学三年级的马老师兼任语文课、科学课等多门课程,她为孩子们上过一节语文课《走马灯的奥秘》。尽管课文中有文字介绍走马灯的外形及其转动的奥秘,马老师还为此提前搜集了有关走马灯的图片和视频,但孩子们还是不明白什么是走马灯,走马灯为什么能“走”,走马灯的奥秘是什么原理……

    “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项目在学校的落地,为马老师送来了该计划课程的教材及物资,而三年级教材的“智能制造”领域正好有一节课叫做《走马灯》。教材中不仅详细讲解了走马灯的结构、运动特点、科学原理、提供了物资让学生亲自设计和制作一个走马灯,还启发学生如何改进自制的走马灯、探索传统走马灯的现代改进。

    据悉,“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自2019年启动以来,已向全国17个省份1000所乡村学校捐赠了近23万本科学教本、6万套实验包,受益学生超过30万人,竭力弥补城乡学生在科技教育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

    关爱育人

    为留守儿童弥补亲情缺失

    针对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等社会问题,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于2012年启动“童心梦”公益项目(原名为“留守儿童教育救助项目”),该项目侧重西部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选择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教育帮扶中心”,让孩子们通过视频与父母亲情互动,弥补亲情缺失。中心还同时配套图书、教学教具、爱心礼包、文体器材、校服等,为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提供帮助,并相应开展教师培训。

    来自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中心小学学生梁翠,其父母为了给她创造更好的条件,常年在沿海城市打工,由外婆照顾她的日常生活。“以前一年只能见到爸爸妈妈一两次,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

    自从她的学校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中心”,她可以跟父母进行视频聊天,父母也可以通过视频简单辅导孩子的学习。“还有很多叔叔阿姨们来学校看望我们,还给我们送来了好看的运动服、学习用品,让我们觉得自己是被关爱的,也不再感觉到孤独。感恩所有帮助过我们的叔叔阿姨,我会努力学习,走出山村,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梁翠说。

    ……

    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成立十年来,其“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童心梦”“中华英才培养计划”“少年硅谷”等让少年儿童受益的慈善项目,已遍布全国31个省区市,受益人数逾千万人。其中,“关爱启蒙者——流动课堂”公益项目在2018年荣获民政部颁发的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创会会长顾秀莲在十年总结会上指出,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一代教育公益事业,以做强做优的举措构筑下一代教育公益事业发展新格局。要打造公益服务新平台和新品牌,站稳“面向下一代、做好教育公益”职能定位,突出重点、打造特色,推动下一代教育公益进机关、进社区、进企业、进基层,在继承中创新发展。要凝聚形成公益慈善的强大合力,坚持大公益、大仁爱理念,不断扩大发动面,提增参与人数,使更多儿童受益,切实增强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教育部总督学郑富芝则在十年总结会上表示,希望基金会下一步更好聚焦教育领域弱势群体和薄弱环节,准确把握“教育”和“慈善”的双重属性,发挥公益组织的优势,特别是老同志的独特优势,搭建家庭、学校和社会沟通的新桥梁。(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