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上接12版) 作为金光集团的核心产业,APP(Asia Pulp & Paper Co., Ltd.)创立于1972年,产品横跨生活用纸、工业用纸、文化用纸以及纸制品,目前已是全球纸业领军人,APP(中国)为其在中国大陆的产业。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APP(中国)始终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可持续造纸的“林浆纸一体化”理念,努力践行绿色循环。截至2019年底,APP(中国)拥有30多家全资和控股浆纸企业,以及18家林业公司,总资产约1,914亿元人民币,年加工生产能力约1,178万吨,2019年在华销售额约651亿元人民币,APP(中国)累积环保投入已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今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光集团APP(中国)宣布向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响应了中国侨联于2020年1月26日向海内外侨胞发出的向疫区捐赠款物的倡议,为爱国华侨企业心系祖国、抗击疫情、积极捐赠做出了表率。 2006年,金光集团创始人黄奕聪之孙黄杰胜、虞蘅夫妇捐出结婚礼金支持教育,并以祖父黄奕聪之名,进一步捐资2000万元人民币成立黄奕聪慈善基金会。2010年5月4日,基金会正式在民政部登记注册成为全国非公募基金会。2017年,基金会认证成为全国性慈善组织,金光集团APP(中国)是基金会主要捐赠方。 目前,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以助力教育均衡发展、培养公益人才和推动城乡融合为主要方向,已着手实施多个公益项目,如在云南西盟、富宁、澜沧开展的“小太阳幼儿班”教育项目,在福建、广西、甘肃等多所中学设立的奖助基金,以及从2016年起选拔优秀获奖高中生参与的“奕聪能力建设夏令营”,鼓励优秀大学生实践公益的“APP青年公益实习”等。除了发展公益项目,基金会也倡导“众人公益”理念,自2008年起就在金光集团APP(中国)上海总部建立了员工志愿者制度,并致力于推动集团全中国区四万名员工参与志愿服务。 在重视机构建设以外,黄奕聪慈善基金会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项目管理和回访制度,并致力于以非物质的方式关怀受赠方。如,基金会每年都会回访受助对象,与学生们座谈;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关注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如,基金会发起员工志愿者参与资助贫困学生等活动,共同帮助孩子们成长。 黄奕聪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苏蔷华会见“扬善计划”团队一行时介绍了基金会发展概况以及成长中面对的挑战。 苏蔷华表示,基金会推出的公益项目大多具有人文性、创新性特点,一些项目思维更多体现在理念上,与传统救济、救急、大金额捐赠项目有些差异,基金会更多希望通过好的故事,触动心灵的案例,让公众主动参与。但人文性、创新性项目对于现阶段中国公众对于公益的理解还有着距离,有着被提升的空间,资源对接也有着差距。而一些救急项目可能引来资源较快,这与公众的公益认知有关系。 刘京表示,公益的深层面是一种价值观,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公众对于公益理解及践行均有着较大成长空间,但中国公益的变化已经显现。 刘京指出,近几年间,中国公众捐赠率由原先7%提升到30%,企业捐赠率93%下降至70%,这标志着慈善正在逐步走向公众,但仍有提升空间。同时,科技发展促进了公益慈善进步,以互联网公益为代表指尖公益逐渐兴起,但也需要看到,中国公益组织设立的公益项目有些仍过单一,内容有待丰富。 刘京强调,对于助学项目来说,没学上已经基本被政府政策兜底,更多应该关注上好学,学生在求学阶段、毕业之后的社会融入、文化学习、个人发展都是公益项目都大有施展空间,基金会应该在这些方面发力,遵循社会发展路径,与时俱进方能凸显社会价值。 走进NU SKIN如新(中国) 10月21日上午,“扬善计划”团队走进位于上海市奉贤区的如新集团。这家企业自1984年于美国犹他州普罗沃市成立,至今成为全球最大且发展最迅速的直销公司之一,业务遍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及太平洋地区等近50个市场,全球年营业额达24.2亿美元(约合162亿元人民币),乃直销业之翘楚。如新中国更是第一批获发中国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公司之一。如新大中华区从1991年进入香港、1992年进入台湾,2003年进入中国大陆,发展一直较为顺畅,现在全球已拥有近50个市场。 如新中国总裁郑重热烈欢迎“扬善计划”代表团到访如新,对双方在品牌传播领域合作表示感谢,并就NU SKIN大中华区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发起的慈善救助项目进行交流。 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是由NU SKIN大中华区针对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所发起的慈善救助项目,所有筹集善款专用于贫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医疗救治和前期筛查,以及专业医疗培训和研究。 自2008年成立以来,NU SKIN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已发展成为大中华区完善的先天性心脏病救助项目,通过前期筛查,慈善救治,志愿服务及医疗培训这一完整的救助链条,帮助先心病儿童尽早发现病情,资助患儿及时进行手术,并组织志愿活动为患儿带来心灵关爱,同时还开展儿童心脏专科医生培训,不断提高先心病的防治水平。 截至目前,NU SKIN如新中华儿童心脏病基金募集善款超过1.39亿元,救治10,819名贫困先心病患儿,共计为385,993位贫困儿童提供免费先心病筛查,此外,还推动全国28个省份将新生儿先心病筛查纳入到常规筛查。 郑重表示,在中国每年约有20多万先心病新生病例,现阶段全国保守估计现存还有250万病例,按照人口出生率来看这个数字不可小视。近几年,人口出生率呈现下降趋势低下,但先心病比例却没有下降太多。一个偏远地区小孩确诊先心病后,只因当地没有救治条件,只能送到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来救治,治疗期间产生成本负担只会让患病家庭雪上加霜,入不敷出,这不可持续。 目前,如新已与全国多家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选择有资质、有情怀、有使命的医院合作,培养先心病诊疗的救治能力,一旦当地救治水平提升,患病小孩将不用在远赴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救治,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病成本。 如新每年都会有来自员工、经销商等相关方捐赠的善款来支持先心病患儿项目,通过筛查、救治、培训、研究一整套流程应对先心病发展。 郑重希望,能够结合各方力量将中国先心病儿童全部筛查出来,培训当地医务力量,积极纳入诊疗等环节。 2018年12月,由如新中国在上海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如新公益基金会,标志着如新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更专业、更系统、更透明。该基金会关注方向为儿童健康、教育、扶贫。 如新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张洁向“扬善计划”参访团介绍了基金会现状及发展愿景。 除了基金会以外,如新中国还开展“受饥儿滋养计划“项目,关注贫困儿童营养;并积极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如新空品回收项目。 张洁表示,如今事业机会、产品、文化三大目标已成为企业的发展优势。“我们希望公益践行于如新员工或经销商的每一个人,有着利他价值观愿意帮助人,充分彰显善的力量的三个原则,授人以渔、持续行善、人人参与。” 刘京听完,对公益项目结合科技力量共同助推社会问题的解决表示赞赏。 刘京表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是民政部直管的全国性社会组织,有着完备的中国社会工作者力量,医务社工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与国内多家医院有着良好合作关系,推出一批实操性的工作项目,利用民政系统资源能够将先心病等公益项目覆盖面更广、社会效果更佳、公众参与度更高,期待双方能够协同共建。 刘京指出,大多数好的公益项目会很快被复制。先心病、助学项目均是典型,公益圈中已有不少机构推出先心病救助项目,当大批量同类型公益项目上马后,就应该注意项目推进的社会承受度,受益群体还有多少,是否还存在,都应在项目发展中逐步考虑,调整策略。 刘京表示,《公益时报》现存有很多的平台,只要符合扬善的价值观,正能量都可以去合作、推广、传播。 公益应该与时俱进 公益对社会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刘京用了“救助”“预防”“发展”这六个字来概括。预防是前提,对社会稳定具有很好作用,事后补救成本会很高,公益项目应该建立在预防和发展这样一个层面上。 刘京表示,社会进步的三重动力是政府的自主改良、社会批评和公益的力量,公益事业发展的原动力是捐赠,核心是第三部门的建立。 公益项目的设计应该能够引领社会进步,应该从预防社会矛盾和促进社会发展层面选定主题。但一些公益组织选定的公益项目仍停留在社会救助帮扶层面,这些社会问题可能都不再是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公益不仅仅是帮助穷人,富人也需要帮助。 刘京指出,救助类项目在现阶段关于温饱问题已经在政府政策层面得到很好的执行,更重要应该是如何预防贫困和发展生产,在这样层面设计公益项目将让公益的社会效益发挥充分。提前预防有助于社会稳定,事发后预防则增加社会成本。 刘京认为,公益项目的整体创新除了要与时俱进、不断升级外,还应结合企业的资源优势和老板的偏好更好地去设计创新型公益项目。 “对于企业家来说,公益目的不是让你捐赠,更多希望让企业家觉得公益就是应该做的,养成一种自愿、自发、自动的行为。”刘京说。 社会工作彰显价值 社会工作一直是刘京比较关心的问题,作为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的秘书长,刘京在“扬善计划”交流中将社会工作与公益做了比较和诠释。 社会工作与公益有何区别?在西方,社会工作是社会的医生,治病、预防、发展是社会工作的发展路径。社会工作有两个突出特征,价值观和自身伦理(即理想和专业)。 刘京表示,社会工作是专门从事社会服务的一种职业。第一,社会工作者需要有价值观;第二,社会工作者还需有专业的技能。社会工作要协调关系、整合资源、寻找和解决社会问题。 “这正是毛主席讲的又红又专。”刘京说。 目前,在中国有专业社会工作者150万,上海、广东等经济发达地区基本实现社工全覆盖。 刘京指出,社会工作在社区里的工作包括4大板块,社区治理、社区营造、社区服务、社区公益。第一,有价值观;第二,有专业度。社工是专门从事服务的一种职业,现在政府现在正在大量购买社工服务。 为期三天的“扬善计划”走进长三角活动在融洽友好的氛围中画上了完美的句号。同时,又为下一个目的地开启了扬帆的样本。让企业公益更加精准、资本更加聪明、受益群体更加直接、传播更具正能量,成为“扬善计划”的标志。 截至目前,《公益时报》“扬善计划”团队已经走进深圳国际公益学院、建星集团(广东省天行健慈善基金会)、珠海华发集团、亨通集团、奥盛集团、青山实业、金光集团APP(中国)、NU SKIN如新、九德资本、太和生技、复星国际(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夏邦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机构,并授予他们“扬善榜样”。 接下来,“扬善计划”城市行将走进更多独具特色的城市,为更多地区搭建交流平台,注入慈善活力,也希望更多有志于构建慈善之城的城市加入“扬善计划”,共同旗帜鲜明地扬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