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报记者 李庆 9 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其中指出,由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造成包括新冠疫情在内的人畜共患病蔓延,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全球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约三分之二。 据悉,世界自然基金会每两年发布一次地球生命力报告,此次报告由125名专家提供,他们跟踪了近41000种脊椎动物的近21000个种群,发现其中生活在淡水中的动物数量下降了84%。人类与自然从未像现在这样交织在一起,在过去的80年中,传染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其中近一半与土地用途变化、农业和食品工业有关。该报告引用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源自动物的疾病每年导致约25亿例疾病和近300万人死亡…… 全球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了68% 此前,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16年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指数表明,2012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相较1970年平均减少了58%。2018年发布地球生命力指数表明,截至2014年,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平均减少60%。今年的地球生命力指数中新增了近400个物种、4870个种群,监测显示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则在1970年到2016年间平均减少了68%。 《报告》显示,包括土地用途变化、野生动物利用及贸易等在内的因素加剧了地球应对大流行病的脆弱性,也是导致1970年至2016年全球脊椎动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68%的部分原因。例如把原始的森林、湿地变为农业用地,其它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的原因还包括过度开发,例如过度捕捞造成渔业枯竭,以及气候变化、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报告》提出,地球生命力指数仅是显示近几十年物种种群严重下滑的众多指标之一,除此之外,物种栖息地指数、基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红色名录指数、生物多样性完整性指数均指向过去几十年间地球生物多样性呈现净减少的趋势。 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项目主任李楠表示:“我们认为造成这种趋势的主要驱动力还是人。WWF不反对发展,人口在增加,国际贸易在蓬勃发展,这些是非常好的成就,但人们也要认识到,这些成就也许建立在比较脆弱的基础上,是以过度消耗自然为代价的。” 五分之一的植物 有灭绝风险 与海洋或森林相比,淡水生物多样性丧失速度更快。《报告》显示,淡水地球生命力指数监测了944个物种、3741个种群,其数量平均下降了84%,相当于自1970年起每年下降4%。淡水种群数量下降主要集中在两栖类、爬行类和鱼类,且遍及全球所有地区,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尤为突出。 除了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也严重下降。《报告》中提到,在对全球不同植物分类群和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数以千计的样本物种评估之后发现,五分之一(22%)的植物有灭绝风险,且大多数处于热带地区。备受欢迎的阿拉比卡咖啡豆在一份灭绝风险评估中被列为濒危,并被预测其自然种群规模在2088年会缩减一半。 这些下降的数据,如同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红色预警信号,提醒着人们必须及时反省。 原因令人深思 除去物种形成与灭绝的自然原因外,动物种群数量锐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气候变化。《报告》重点指出,气候变化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即便人类做出巨大努力来减缓气候变化,单单气候变化一项仍将造成最高五分之一的野生物种在本世纪面临灭绝的风险,且最高丧失率将出现在某些“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报告,2015至2019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五年,海平面上升、海冰消失及极端天气增多等情况加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也上升到了创纪录水平。 而生态、物种进化是非常缓慢的,若气候变化非常剧烈,生物缓慢的进化是无法适应这个速度,因而物种灭绝的风险呈指数型加速。 今年2月15日,南极洲的气温首次超过20℃。伴随着气温的攀升,南极大陆或正在快速消融,这不仅导致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也对生活在南极的动物——企鹅,构成了致命的威胁。从1971年的10万多对,到如今的5万多对,近60%的企鹅已经因气候变暖与融化的冰川一起消失了。 2016年,第一个已知的与气候变化有直接关系而导致灭绝的哺乳动物——澳大利亚的荆棘礁裸尾鼠,也是大自然的一个严酷提醒。 第二,土地、海洋资源过度开发。 过去几十年陆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直接驱动因素是土地使用的变化,土地资源的占用直接导致物种栖息地的减少,使很多动植物“无家可归”。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不断加速着森林、草原、湿地和其他重要的生态系统的退化。至今,地球上85%以上的湿地已经消失;原始生态环境转变为农业系统;而大部分海洋已经被过度捕捞。 《报告》指出,为农业粮食用地而砍伐森林是物种减少的主要原因,适宜物种栖息的生存环境正因此而逐年下降。 联合国2019年发布的生物多样性报告也显示,目前全球1/3的土地和3/4的淡水被用于农作物种植和牲畜饲养。人类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威胁到其它物种”。 第三,食品浪费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巨大影响。 据估算,在全球范围内人类生产的所有食物中有至少1/3是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或丢弃的,这个数字大约为14亿吨。而生产这部分被浪费的粮食所排放的温室气体至少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6%,是每年航空业温室气体排放的3倍。 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食品的浪费也会对自然界产生的巨大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的一个主要来源是肉类生产,比如反刍动物(主要是牛羊)在消化过程中产生甲烷。另外,放牧占用了全球许多耕地,使生物栖息地锐减。 土地、海洋、气候……这些生物生存要素的恶化,都与“人类活动”密不可分。 WWF北京代表处副总干事周非表示:“如果人类依然忽略来自大自然的预警,我们的食物、生计、健康和未来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自2017年开始,世界自然基金会和40多所大学、环保组织以及政府间组织组成的联合体——“扭转曲线倡议”(Bending the Curve Initiative)开始研究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各种路径并进行模型推演。这项研究及其成果是《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它聚焦于生态保护与现代粮食系统转型,通过模型证明,人类可以遏制并且扭转因土地利用改变而造成的陆地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 “扭转曲线倡议”认为,加大保护力度是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曲线的关键:比任何其他单一类型的行动更有力,增加的保护行动将收窄未来生物多样性的进一步损失,并使全球生物多样性走上恢复轨道。只有将保护目标与围绕生境转化驱动 因素的针对性措施相结合,采取综合手段(例如采取可持续生产或消费的干预措施,或者最好两者兼顾),才能成功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曲线。 “我国近年来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规定最重要的保护区域,以最严格的方式进行监管,就是一项很好的创新。”李楠说,“公益机构开展的项目,包括蚂蚁森林之类互联网产品,把公众和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也能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参与度。” 消费者同样能够为扭转生物多样性丧失贡献自己的力量,李楠提道:“消费者可以更多地选择本地产品,消耗能源更少的产品,经过认证的产品。”她说:“例如有些泡面会使用棕榈油,但对棕榈油的生产如果不经规范管理,很容易造成毁林。如果消费者对这类信息多加了解和关心,消费侧的改变可以带动上游生产供应链的调整,进而达到保护的目的。” 全球性保护已刻不容缓 针对人类遇到的以上挑战,全球性保护已刻不容缓。生态环境专家从已知经验中给出以下几方面措施: 第一,清洁能源、低碳排放,倡导从化石燃料转向清洁能源,减少碳排放量。 第二,提高公民环保意识,加强保护生物多样性教育与宣传,增强公民自我环保意识。 民众可以通过改变饮食习惯和出行方式等,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要成为素食主义者,而是要在肉类、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之间找到平衡,更多地步行外出或者骑自行车。 第三,改变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只有开展更大胆的保护工作,对人类的生产和消费食物的方式进行变革,才能更迅速地减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压力,从而扭转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改变包括提高食物生产和贸易的效率和生态可持续性,减少浪费,鼓励更健康、更环保的饮食等。 可通过合理规划土地来提升耕地的可持续性,为物种生存提供更多空间,同时减少食物浪费、改革生产供应方式,争取更有效地利用资源,促进可持续饮食。 第四,亟须采取全球一致保护行动。全社会需要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 世界自然基金会总干事马可·兰博蒂尼表示,人类对自然的日益破坏不仅对野生动物种群,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特别是在冠状病毒病(COVID-2019)全球大流行期间,采取前所未有、协调一致的全球行动,遏制和扭转生物多样性和野生动物数量在全球范围内的丧失,保护我们未来的健康和生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诸如粮食生产用地与生物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极端气候频发等问题仍旧是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矛盾,全球亟需找出达成人类和自然永续和谐共处的最佳方案,来平衡人类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展露的问题。因而,全球协调一致的保护行动至关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