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社会创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发布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社会创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8月1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发布

    从事公益慈善工作的毕业生岗位类型分布

    毕业生从事公益慈善相关工作的比例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8月7日,敦和基金会发布了由其资助的《中国公益慈善学历教育发展报告》,该报告由清华大学慈善研究院和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共同完成,是国内首份系统描述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发展历程、概貌和总体格局的研究成果。

    在当前的公益慈善人才培养格局中,对‘存量’人才的支持计划数量和投入的资金量远大于对‘增量’人才的支持。而人才发展最大的短板则恰恰在于‘增量’人才培养的部分,尤其是以实务培养为目标的进行系统学习的专业学历教育尚处于刚刚开始探索的阶段。

    该报告即以为公益慈善行业培养‘增量人才’为关注点,考察多所高等院校开设的相关本/专科或研究生教育,试图为我国公益慈善行业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巨大鸿沟寻找填补方案。

    目前状况

    我国以公益慈善领域人才培养作为专门方向的高校教育项目在2011年以后才出现,目前的教育项目数量仍然屈指可数,仍处于各种教育模式原型塑造阶段,存在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非稳定态,与行业培训的蓬勃发展相比较为薄弱。

    我国高校公益慈善学历教育的总体格局:一是在教育层次分布上:(a)依托公共管理学科MPA项目开设公益慈善课程已经相对普及,少数MPA项目开设公益慈善方向;(b)学术性硕/博教育围绕高校学术研究重镇开展,对实务部门从业人才的直接贡献有限;(c)本/专科层次的教育创新呈现“边缘效应”,从办学相对灵活的非一流高校、民办高校开始发起和拓展。二是在学科主体上,经历了从公共管理专业学科发轫到工商管理的介入,再到社会工作背景的兴起,总体话语正在从非营利组织管理向公益慈善变迁。

    目前我国本/专科阶段的公益慈善教育创新比研究生教育创新更活跃,已有项目大体呈现四类培养模式:模式1——全日制本科,社会工作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下开设公益慈善方向;模式2——高等职业学校专科,公益慈善事业管理专业;模式3——本科兼修,强就业导向,颁发二学位或辅修证书,以慈善行业人才培养为目的;模式4——本科兼修,弱就业导向,二学位、辅修、特色班、暑期班或选修课程打包,以公益慈善启蒙或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创新从主体来看存在高校逻辑和行业逻辑两种逻辑,前者是由高校内部力量推动的主动创新,后者是行业力量(基金会)推动并落地在某高校的创新;相比之下,公益慈善教育的市场驱动乏力、政府推动缺位。

    已有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主要存在三类首要的办学动机:一是探索行业人才培养;二是培养学生公益创新创业的意识和技能:三是高校自身拓展专业方向、打造特色专业的努力。

    本、专科教育不同的培养模式对应不同招生方式,模式1和模式2通过高考体系等方式从中学毕业生中直接招生,模式3、模式4面向全校各专业在校生招生,跨专业兼修模式下生源相对充足,专修模式下的生源保障则存在一定挑战。

    已有公益慈善课程包括公益慈善基础理论(非营利组织概论、公益慈善法规政策、价值与伦理等)、专业技能(机构综合管理、项目管理、筹款、传播等)、实习实践(实习、参访、实训、大赛等)三大类,在慈善伦理价值、科技与慈善、领导力课程、职业发展课程等方面相对不充分。不同培养模式和项目的课程体系有所差异,以行业从业者培养为定位的项目课程设置较为全面,理论和实践课程比较平衡;以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为目的的监修项目,宏观理论类课程和社会企业、实践课程特色比较突出。

    已有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的师资特征有:“校内+校外”“专职+兼职”是普遍现象;学院派、实务派分离是普遍现象;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对实践导师有较大需求;师资总体缺口大,对青年教师需求强烈,已有公益慈善项目缺乏成熟的教材,教师上课以课件为主,各行其是。

    已有项目在教育成效上对“公益慈善基础理论”“项目策划与管理”“公益传播”和“公益慈善组织运作与管理”等知识维度的传授程度较高,而“公益慈善组织财税业务”“公益慈善项目筹款”等相对薄弱;能力维度方面,对“快速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活动策划能力”的培育程度居前四,而“志愿者管理能力”“信息收集、游说能力”“研究分析能力”相对薄弱;价值维度,公益慈善教育对学生人生目标、从业动力、参与意识和慈善意识方面均有正面影响,不同培养模式在“知识-能力-价值”三维度的影响均有所差异。调研毕业生教育培养与现实需求的胜任力缺口表明,项目执行、项目设计、沟通协调是实际工作中最重要的3项能力,而教育项目培养与实际需求差距最大的三项能力分别是项目执行能力、志愿者管理能力、信息收集和游说能力。

    已有教育项目毕业生去向差异较大,但总体在公益慈善行业就业的成效明显,有38%的毕业生正在从事公益慈善相关工作,约25%的毕业生现在不从事,但未来期待会从事公益慈善相关工作。其中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以下简称“北师大珠海分校”)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以下简称“南工大浦江学院”)在毕业生的公益行业就业方面表现突出(均在60%以上)。从事公益慈善领域相关工作的毕业生中,超过半数在基金会工作,其次是社会服务机构;在入职岗位方面,项目管理岗位最多,筹款岗位其次。

    现有研究生公益慈善教育项目依托公共管理、工商管理、社会工作三大学科的硕士项目在开展,三类学科背景的项目在生源、培养的人才类型、课程设置方面均有明显差异,近期社会工作硕士项目向公益慈善的拓展是现实约束下一个潜在的发展趋势。

    发展障碍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供给不充分的本质障碍在于行业人才需求与学生(及其家长)受教育需求的不平衡,前者强、后者弱,体现为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的生源不足,原因在于公益慈善行业的就业吸引力或行业发展与受教育者(公众)之间的信息断层。

    以鼓励公益创新创业为目标、兼修模式为主的教育供给比较容易达成,其原因在于这类项目主要回应的是学生的兴趣需求而非就业需求,由此达成教育供给和知识需求的平衡,从而生源受公益慈善行业与知识需求者的信息断层影响较小。

    教育供给受到学科制度和高校制度的动力约束:学科制度决定了招生、学位授予的合法性以及一系列教育资源的分配,由此决定公益慈善教育只能依托于已有学科进行拓展,从而造成影响力不足且在教育体系内的资源获取受到限制;高校对研究发表的重视及职务晋升制度则对教育者(教师)个体的动力产生重要影响。上述因素决定了公益慈善教育在当前阶段还需要外部资源,尤其是公益慈善行业资源的大力支撑,而无法完全通过高校体系自身的资源供给和激励达成自我可持续发展。

    教育供给还受到供给能力的约束:一方面公益慈善研究与知识生产还未形成支撑网络,表现在师资、教材等方面的匮乏,课程设置、课程开发方面还缺少有效指引;另一方面是高校体系以学院派为主,公益慈善行业在教育创新资源、人才需求信息传递,以及实习、实训等实践教学环节给予的支撑还存在不足。

    教育需求侧存在两方面重要的障碍:一是公益慈善行业本身面临发展困境和人才制度障碍,行业地位不高、规模不大,未进入社会就业的主流视野;二是社会认知不足,以至于行业的人才需求未能转化为潜在学生(及其家长)的就业需求,造成公益慈善教育项目生源得不到保障。

    路径选择

    发展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必须回答三大基本命题:哪些公益慈善人才应由高校学历教育来培养?谁来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高校公益慈善教育是需要统一的学科基础还是要走多元发展道路?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供给的动力和能力不足,关键障碍包括:宏观层面的学科制度、高校体制和社会认知;行业层面缺少研究和教育知识生产网络支撑、缺少行业对高校的资源和信息支撑;项目层面则包括教师的动力不足、教学经验与资源匮乏等。

    建议重点探索如下方向:推动公共管理硕士(MPA)公益慈善方向教育克服现有障碍,并拓展以社会工作硕士(MSW)为基础的研究生教育;探索以美国 American Humanics模式为范本(打通就业单位与培养单位)的本科生教育;推广和提升以兼修模式为主的本科生教育;推动特定教育教学方法和质量的提升(如实验教育、案例教学、服务教育)。

    高校公益慈善教育应该引导形成“一元主导、多元发展”的宏观格局,既要保持教育项目的可复制性、规模效应和影响力,又要保持适当的开放性。

    推动公益慈善教育需要三大策略:一是“高校逻辑”“行业逻辑”“市场逻辑”三轮驱动,跨界协同;二是针对具体教育创新项目和解决普遍问题的点面结合,开放探索;三是推动具体教育创新与推动制度环境变迁的上下联动、相互借势。

    推动高校公益慈善教育需要四大步骤:一是形成知识生产网络和议题网络;二是点面结合打造教育模式原型;三是重点原型复制推广;四是推动行业和政策变迁实现系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