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条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新闻
   第09版:新闻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专题
   第13版:新闻
   第14版:新闻
   第15版:社会创新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陈志君:在工地和乡间搭建舞台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条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新闻

第09版
新闻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新闻

第15版
社会创新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20年07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陈志君:在工地和乡间搭建舞台

    陈志君(中)在戏剧表演中

    陈志君和伙伴们与留守儿童一起走放学路

    “面对今天这么多对公益的理解的是是非非,我实在不愿自己下一个定义加入其中,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正在扩展对‘社会’的想象力,而我警惕任何试图泯灭想象力的行为。”陈志君在博客中写道。

    在他看来,想象力是刺破表象的剑,跨越鸿沟的桥,风暴中的灯塔。如此聚焦于“想象力”的他,也因此与外界刻板印象中的“公益人”拉开了些许距离。

    80后陈志君,是一位公益从业者,一名教育戏剧推广者,同时也是一个家庭的儿子、丈夫和父亲。对于公益事业,他有点贪心,从打工社群、流动家庭到青春期少年和NGO从业者,都是他的“服务”对象,将这些看似互不相关的群体勾连起来,得到的是过去十年推动陈志君不断前行的信念:想象力,能够跨越人与人之间的理解鸿沟,沟通与共识因此可能。

    打破边界的尝试

    大学毕业那一年,在负责一个青年公民教育项目时,陈志君第一次接触到了戏剧工作坊。

    在这之前,陈志君并非一个文艺爱好者,对他而言“戏剧”代表的仅仅是一些遥远的名词,幼年时他曾在一次表演时唱错词,事后被家人反复取笑,中学时则因为对流行乐不感兴趣,而无法融入同龄人的圈子……“艺术给我的印象是,它是任务,是身份,是关系,是别人的谈资。”

    但在戏剧工作坊内,无所谓演技,也无所谓剧本的戏剧表达,让23岁的陈志君感到了“震撼”“兴奋”“解放”。“原来艺术也可以帮助别人,原来借助艺术,每个人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参与式的教育可以这么进行。”

    2005年年底,在广州市番禺区一处外来打工者聚集地,陈志君与伙伴们成立的应用戏剧公益剧团“木棉剧团”初次登台。剧团将“一人一故事剧场”主题定为“过年”。在60多位来自五湖四海的工友面前,陈志君和志愿者们先聆听他们春节返乡故事,再通过即兴表演,呈现给观众,工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讲,志愿者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演,持续了两个半小时。

    事后回顾,陈志君觉得:“那种心灵的震撼不亚于一次大地震。”他第一次在艺术当中找到了意义,“这种意义不是纯审美上的意义,还有服务的意义,是聆听、见证他们的生命故事”。

    就处理工伤纠纷等现实问题,木棉剧团曾以论坛剧场的形式,组织外来务工者们参与讨论。“把我们想象的东西放在剧场中,将剧场变成一个实验室,去试试可以怎样做?”陈志君说,“这是很有力量的,我们会慢慢见到生活不是铁板一块,不是只有一个结果的,每个结果都是无数有意识或无意识的选择得来的,我们可以如何选择?”他的理解是,参与式剧场承载了选择的探讨,提供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

    剧团尽量选择边缘群体服务,从智障、残障人士到麻风病康复村,鼓励他们发声,增进不同社群间的对话。在陈志君看来,戏剧的魅力在于其公共性,勾勒出人的相互连结,并为此催生行动;戏剧的珍贵在于其将不同人不同事演推至极致,赋予观者想象力,打破固有认知边界,新旧交汇,思想就此被激活。

    走进人群、深入社区的应用戏剧,能否成为连接教育、公益的那座桥梁?陈志君希望,能成为这种艺术力量的分享者。

    新的探索

    对于应用戏剧的更深探索,在六年后将陈志君带往了英国。

    作为应用戏剧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教育戏剧(Drama in Education)发源于英国,它强调以戏剧为载体,引导孩子们在情景实践中学习。20世纪80年代,英国通过了《教育改革法案》,将戏剧教育收录进学校正式课程,意在借助戏剧探讨社会问题,启迪思维。

    而迟至21世纪第一个十年、在南国一隅开始投身应用戏剧的陈志君,则在不断实践中遭遇了越来越多的疑问:应用戏剧需不需要有艺术性?需不需要更加“专业”?引导工友们采用一人一故事剧场或是定格某一个画面的形式来完成自我表达,这与他们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关系?戏剧的解放力量如果真有,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的?

    2011年,陈志君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女儿一起踏上了飞往英国的飞机,将进入华威大学攻读教育戏剧硕士。

    在英国,老师告诉陈志君,戏剧是一种最民主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课程上,教师是掌握权力的,教师叫你这么做,你只能这么做。而在戏剧中,关系会被彻底颠覆,用戏剧去进行教学,意味着老师要邀请学生脱离现实角色,进入到另外角色,‘入戏’到新的关系中去,获得新的思考。”对传统“灌输式”的教育,这位新晋父亲也开始有了更多反思。

    “我们的教育过于偏重知识的记诵,过于强调正确答案,这样的教育是与真实生活脱节的……当我们‘学完’后,我们身处的世界仍然犹如黑房。”几年后,陈志君在一篇相关主题的约稿中写道,“戏剧就像火柴、蜡烛或火把,它照亮黑房,让我们看到片刻真实和复杂的世界。”

    华威大学的教育戏剧硕士课程设计,三分之一的时间学生们用于学习表演,另外三分之二的时间,则学习社会、政治、文化等理论课程。

    课余,陈志君和同学们会去当地的小学,进行教育戏剧的教学实践。

    “在海上,有一个与世隔绝的岛。有一天,岛上闯入了陌生人。岛民从恐惧、尝试到接纳,但最终还是把外来客踢出了小岛,然后在岛上筑起了高高的墙……”根据这个绘本内容,孩子扮演岛民,教师则负责扮演关键角色外来人,制造张力、引导讨论。“我们究竟要不要把这个人扔出去,还是要接纳他?学生代入角色,七嘴八舌地发表意见。”

    陈志君认为,和一般戏剧不同,教育戏剧无须排练,也不讲表演技巧,重点在于营造场景,带领学生投入到情境和角色中,探索其角色、事件及背后的社会意义,利用戏剧互动冲突,激发一探究竟的热情。

    在英国,亲历过唾手可得艺术资源,近在身边的社区剧场,不同人群的观点碰撞……陈志君直言,“好羡慕”英国的课堂环境,学生们能通过教育戏剧更贴近社会议题。但与此同时,他也十分清醒,“我的实践应该在国内。”

    他依然想成为能够改变社会的人。

    交叉点

    2013年底,陈志君回到广州,开始和几个公益伙伴共同运营善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善导”)。

    2015年至2017年,善导走访了珠三角流动人口社区,收集了超过30个流动人口家庭的故事,创作了关注流动儿童家庭亲子关系的话剧《五年级的交叉点》,在外来打工人员集聚的深圳市龙岗区等地进行了数场公演。

    过去10年,城市流动人口的问题在不断改变,农民工群体在变老,但城乡之间公共服务鸿沟仍存,其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户籍门槛始终高悬。在善导调研的流动人口社区,面临孩子升学是否“回老家”难题的家庭,比例高达80%。

    故事剧本由此展开:“和很多外地来广州打工的家庭一样,燕子的爸爸妈妈当初也怀揣着让生活更好的愿望来到广州打工奋斗,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上学问题也成了这个家庭关注的中心。怎么留在城里,要不要送回乡下……”

    陈志君说,这是“回归初心”。演出结束后,作为观众的孩子、家长被邀请发表观点和感想,分享切身经历,并且组织论坛剧场,鼓励观众试着带入角色,和演教员互动。

    善导的工作人员们发现,流动家庭的家长们对下一代的教育是有期待的,但在教育态度上,出于制度壁垒等原因,他们“无可奈何”或“事不关己”。这导致了他们尽管有让下一代接受更好教育的愿望,但却并不会为了这些愿望而付诸行动。

    教育剧场的使用,目的正在于打开探讨空间,唤起家长的改变动力,帮助其参与管教和改善家庭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公益组织服务这些流动家庭,为之打开思路和局面。

    2017年至2019年,善导又和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合作,推出了第二个教育剧场项目“防犯剧场”:在广州中小学中,以互动参与式剧场的形式,对学生群体进行普法教育。

    除了应用戏剧,近年来陈志君与善导的工作也越来越向“协作技术”(Facilitation)倾斜,这一抽象理念杂糅了非暴力沟通、换位思考、参与意识、合作共融等等,正在成为陈志君多年公益、教育经验积累和愿景的注脚。善导相信,拥有协作意识、技术与视野的“协作者”(Facilitator)能够促进社区和社群的转化,促进人们在参与中学习,从而培养有能力面对问题的个人与社群,推动共同决策和行动。

    回顾过去15年走过的路,想象与创造力始终是陈志君最为重视的东西。“过去我曾认为创造力不过是一种天马行空的表达,”他总结,“但现在我认为,创造力是一种能够想象‘生活可以如何’的能力。”

    有的时候,正是这一点点想象力方面的区别造就了完全不同的人生,“有创造力的人,即使在困境中,也能够拥有能动性。”陈志君说,“他始终相信自己的创造可以让现实变得不一样。”

    (据微信公众号“世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