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新闻
   第11版:新闻
   第12版:新闻
   第13版:新闻
   第14版:专题
   第15版:年检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社工力量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新闻

第11版
新闻

第12版
新闻

第13版
新闻

第14版
专题

第15版
年检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9年03月26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行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社工力量

    社会工作者盘活村寨党员活动中心场地资源,联动高校教师和大学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暑期儿童功课辅导、普通话学习及兴趣培养等活动

    社会工作者在学校开展专业服务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目前,我国脱贫攻坚已经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社会工作作为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了不竭动力。

    镜头一

    云南省文山州

    “守着大山无吃喝,牛粪成堆无法下脚,靠着墙根晒太阳,全靠老天栽玉米。”一年前,村支书这样介绍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仁和镇的大嘎吉村。为探索符合文山特点的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路径,2018年1月,文山州民政局选择在本地有服务基础的第八天青少年事务社会服务中心为“牵手计划”的受援机构,并把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之一的马关县仁和镇大嘎吉村作为项目实施地,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工作服务。

    大嘎吉村里有一座老式学堂,社会工作者在此建立了文山州的第一个乡村社工站。从儿童服务入手,逐步挖掘边境村庄苗族文化,组建苗族妇女绣娘队、芦笙队,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强文化自信,拓宽脱贫道路。一年来,大嘎吉村村民门口早已不见了牛粪的踪迹,村头的小广场每天都是载歌载舞、热闹非凡,村民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这些都是脱贫攻坚带给大嘎吉村的变化。

    镜头二

    贵州省六盘水市

    为了让孩子们有学可上,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有活可干,贵州省六盘水市的社会工作者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手法盘活本地自然资源、存量资产和人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当得知盘州市板桥镇薛官屯村的部分村民有传统的竹编技能时,社会工作者尝试开展产业扶贫,支持竹编户成立竹编专业合作社,从而发展当地特色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为了不让农村孩子失学,社会工作者在盘州市旧营乡实施“生计助学”项目,为50户贫困家庭提供土鸡苗,支持其组成互助养殖小组,开展土鸡生态养殖。项目结束后,有的家庭获益近万元,有的家庭仅通过售卖鸡蛋,每月就增收400-600元,还有的家庭通过养鸡生蛋,蛋孵小鸡,获得了循环的经济效益。

    镜头三

    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镇

    八里台镇位于天津市津南区西部,镇里有重度残疾人约340名,其中贫困家庭109户,占重度残疾人总数的32.06%,因残致贫成为脱贫攻坚战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为助力残疾人精准脱贫,2017年6月,八里台镇引入天津市若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实施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

    日常出行不便、家庭没有固定经济来源、与社会脱轨……这些原因都使残疾人不能了解相关福利政策,所以向残疾人及其家属普及福利政策,如社会救助、残疾人补贴、助学政策等,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日常主要工作之一。另外,为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社会工作者链接手工制作厂家,与其合作建立残疾人帮扶的长效机制,并通过发送手工制作视频、组织厂家讲演、现场体验等方式,帮助残疾人更好地了解工作要求。目前,已有10余位残疾人通过参加手工坊的劳动,不仅能够在家灵活就业,而且增加了经济收入。

    镜头四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每一个小山村都有落后的一面,但也有充满希望的一面。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是集偏远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当地因病、因学致贫人口较多,资源匮乏,财力薄弱,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2016年6月,重庆市黔江区顺意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入驻酉阳县小岗村、车田村,开展脱贫攻坚社会工作服务。

    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最终要落脚于服务对象的主动性。社会工作者从村民跳“坝坝舞”切入,建立互助会、老年协会、妇女协会等组织,逐步促进村民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了更好助力精准脱贫,社会工作者充分利用现有的政府人力资源,创新探索“帮扶干部+社工”的服务模式。帮扶干部发挥政策支持、资源整合、行政支持的优势,社会工作者发挥个性化辅导优势,双方优势互补,联合发挥帮扶作用,助力脱贫攻坚。

    镜头五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

    脑山,多指位于青海省的气候较寒冷,农作物不易生长的地方。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峰堆乡上帐房一村、二村就是乐都区最贫困的脑山村。村中中青年劳动力常年外出打工,留老人、孩子、妇女守在村里。2018年,青海天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进入上帐房村,积极探索“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的服务路径。

    服务开展以来,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和省内知名企业家,发掘当地能人,共同试验培育羊肚菌工程,还与村民讨论改变种植结构。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帮助贫困家庭的年收入至少提高了30%,使村民对劳动致富有了信心,尤其改变了以前听天由命、依赖政府扶贫的思想。针对有特殊困难的困境儿童、留守老人或低收入家庭,社会工作者制订个性化的服务方案,帮助服务对象提高生活水平。

    专家观点

    关信平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反贫困工作的切入点主要是提升农村贫困群众的能力,其中包括人力资本建设与社会资本建设。人力资本是个人的知识储备、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如果事先能够加强贫困群众的人力资本建设,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等,那么就能够提升其生活动机,也就能从源头上预防贫困。而社会资本就是要让贫困群众有更好的社会指示体系,贫困地区社会组织的结构比较松散,很难依靠集体的力量去摆脱贫困,这就意味着贫困地区的社会资本建设能力有待加强。

    另外,精神扶贫、对接政策也是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之一。很多时候,贫困群众并不知道政府的利民惠民政策,以至于不能及时申请到相关福利政策。所以,社会工作者在服务中,应积极宣传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政策,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众充分享受到政府的福利。

    向德平 武汉大学中国减贫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的服务内容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参与贫困群众救助帮扶。配合当地扶贫部门对贫困群众开展需求评估、分析致贫原因、制订救助方案,促进精准识别和精准管理,推动健全物质资金帮扶与心理社会支持相结合、基本救助服务与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相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模式;二是参与贫困群众脱贫能力建设。帮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脱贫信心和内生动力,促进其发挥潜能、提升技能、互帮互助、积极就业创业,通过增加稳定收入脱贫致富;三是促进易地搬迁贫困群众融合适应。帮助因自然条件恶劣需易地搬迁的贫困群众疏导不良情绪,加强关系调适,联系就业资源,发展自助互助组织,重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其更好地融入新的社区生活;四是参与贫困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积极开展成长辅导、法制宣教、临界预防、行为矫正、社交指导、情绪疏导等服务;五是针对其他特殊困难人群开展关爱服务,例如,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老年人提供精神慰藉、生活照顾、权益保护服务等;为贫困地区特殊困难妇女提供精神减压、心理支持、权益维护等服务。

    谭祖雪 西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系教授

    反贫困是社会工作的基本服务领域,也是社会工作的专业使命。作为一支具有专业优势的重要新兴力量,社会工作在反贫困工作中扮演着服务提供者、能力建设者、社会资本构建者的角色,可以为贫困群众提供心理疏导、精神关爱等社会服务,可以通过提供知识、技能,帮助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树立自我脱贫信心、提升自我脱贫能力,可以通过关系调适、资源链接等,为贫困群众协调社会关系、提升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社会工作参与脱贫攻坚,是社会扶贫的重要内容,是政府扶贫的有效补充,有助于推动纯经济式扶贫向综合性扶贫发展,由输血型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有助于推进物质帮扶与精神关爱的同步介入,为贫困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据《中国社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