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郑渊洁:做公益就是最高端的理财 ■ 本报记者 菅宇正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的“童话大王”,自1985年创立《童话大王》月刊以来,该刊物累计出版超1.5亿册,2012年以2600万版税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榜首,他笔下的《皮皮鲁总动员》销量在2006年名列全球第四名。同时他也是一名慈善家,汶川和玉树地震中,他都第一时间为灾区捐款;2008年为贫困儿童创作的短文《红枣女孩》,在博客上的点击超600万,从而引起东方卫视和希望工程的立项,募集了5亿元善款,创造了一个奇迹,并获“希望工程”特别贡献奖。同年,时任国家主席的胡锦涛向郑渊洁颁发“中国慈善楷模奖”。 2015年10月23日,在湖北恩施板桥镇大木村小学启动的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六个核桃·读书慧”公益项目启动仪式上,郑渊洁作为活动的爱心大使出席,《公益时报》对其进行了面对面专访。 面对记者,郑渊洁聊了很多,关于自己的成长经历、对教育的看法以及对公益的理解。与之交谈过程中,除了白发,很难在他身上找到岁月的痕迹,幽默的话语、跳跃的思维,都与他已过花甲的年龄不相符。正如郑渊洁自己所说,他的心理年龄依旧停留在6岁的孩童时代。 汶川地震发生后,郑渊洁收到儿子郑亚旗的电话,要求他为灾区捐款,这让郑渊洁为难了,他心疼他的钱,他也害怕这些钱无法真正到达灾区,到达受灾群众的手中。但是儿子郑亚旗却说,钱送不到,可以捐物资,你要以身作则。就这样,郑渊洁完成了人生中第一次“肉疼”的捐款——38万元。 “‘肉疼’之后,是我一直求而不得的‘幸福感’。”郑渊洁直言,搞文学创作30多年,有名有利,但一直在追求的“幸福感”却总是求而不得。他说:“但是当我把钱捐出去,我却真切感受到了‘幸福感’。这件事对社会有意义,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需要被帮助的人,这种感受是我从来没有体会过的。” 拿版税奖励作家 对于做公益,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是很少有人会把公益形容为“最高端的理财”。对此,郑渊洁是这样解释的:“从第一次汶川地震的38万捐款,到玉树的100万,再到如今持续的捐赠,让我对公益的理解不断改变。有人问我为何捐款,钱捐了可就没了,为何不拿来理财?我的父亲是山西人,我的母亲是浙江人,我生来就是‘钱商’和‘票号’的结合,怎么可能不会理财。用自己的钱做公益,就是最高端的理财。我觉得这些钱捐赠之后,对我而言不是失去,而是占有。因为这些钱对社会是有意义的,公众知道这些钱是我捐的,所以它们在某种意义上永远都是我的,无风险!” “我现在不光捐款、捐书,还在筹备成立‘郑渊洁文学奖’,用我这些年赚的版税作为初始资金,交给专业信托机构,把每年获得的利润用于奖励在文学方面作出贡献的作家,就像诺贝尔奖一样,让这些钱可以循环不断地为社会做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大家都会记得我,这是多么大的回报。” 曾想当一名掏粪工 郑渊洁的学生时代只维持到小学四年级,因“文化大革命”而“被迫”放弃。“被迫”二字加上引号,是因为本就不喜欢被学校束缚的郑渊洁,对于不用上学,内心是欢喜的。而在这短暂的学生时期,一次语文老师的命题作文《长大后最想当什么》却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因为从小被父母灌输“不要做和别人一样的事”的思想,郑渊洁没有选择科学家、老师这些大众化答案,而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地写了一篇《长大后最想当掏粪工》的文章,来验证父母传递的思想的真伪。语文老师看过之后,文章被推荐登上校刊,这令当时的郑渊洁既验证了“真理”,也爱上了文学,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郑渊洁说:“如果没有语文老师刊登我那篇文章,我就不会搞文学,我的处世态度就不会是现在这样,也许就没有现在的‘童话大王’了。” 家设私塾,自编教材教儿子 既然对教育不认可,他做了什么?没错,他干了一件疯狂的事。郑渊洁认为获取知识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是孩子们不快乐,教材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让他无法理解。于是他的儿子郑亚旗在小学毕业后便再没进过学校。郑渊洁自编教材,将知识编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在家开设私塾教育儿子。为了从小培养孩子的平等意识,他让儿子直呼自己名字。这在很多人眼里,确实有些难以理解,但郑渊洁说:“这事儿其实可复制性不高,因为首先父母双方要有一方能有充足的时间来教孩子。我本身搞文学创作,一门心思在家,时间我有;再者,我本身就是和儿童文学打交道,我知道孩子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所以我将知识变成他们喜欢接受的方式,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还有一点,我本身就是一个玩世不恭的老顽童,所以才会这样。如果想这么做,就首先要和我一样。” “请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郑渊洁说,想要创新,首先就要有和别人不一样的思维,就要有对事物的独特想法,这些都来自好奇心。但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增长、知识累积,人们对于事物的判断更多的是通过知识、经验,而不再留有孩童时的好奇心。“想要让孩子有创新,就请留住他们的好奇心。”郑渊洁说。 如今60岁的郑渊洁,依旧保持每天早起进行创作的习惯,希望能有更多作品回馈读者。对于公益,他说,会一直坚持做下去。虽然现在中国公益事业并不完善,但希望能够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感染身边的人、感染众多读者,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公益事业当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