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第01版:头版
   第02版:数字
   第03版:新闻
   第04版:新闻
   第05版:新闻
   第06版:新闻
   第07版:新闻
   第08版:封面报道
   第10版:专题
   第11版:专题
   第12版:专题
   第13版:年检
   第14版:年检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寻找慈善传统
盖茨“大挑战”来华,你准备好了吗?

版面目录

第01版
头版

第02版
数字

第03版
新闻

第04版
新闻

第05版
新闻

第06版
新闻

第07版
新闻

第08版
封面报道

第10版
专题

第11版
专题

第12版
专题

第13版
年检

第14版
年检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寻找慈善传统

新闻内容
2015年10月27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两页纸换100万美元
盖茨“大挑战”来华,你准备好了吗?

    哥伦比亚大学Szabolcs Márka教授通过“养蚊子”获得100万美元

    “探索大挑战”模式

    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考察商环生产商。

    埃塞俄比亚当地民众用骆驼驮着Arktek设备,将疫苗运输到偏远乡村。

    老挝儿童接种由中国研发及生产的乙型脑炎疫苗

    ■ 本报记者 高文兴

    编者按

    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对抗寄生虫疾病过程中所作的贡献,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赫然在列。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疟疾的死亡率。这三位科学家之所以能获得诺贝尔奖评委会的青睐,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所作的贡献被发达国家所忽略,却又关乎数以亿计穷人的生命。

    这个原因正是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12年前设立“大挑战”项目的初衷——创造新的、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发展中国家健康水平的创新工具,为全世界穷人的生活带来实质上的改变。

    十多年来,在“大挑战”模式的驱动下,我们从来自工程、物理、医学、生物、化学等广泛领域的全球创新者那里看到了许多貌似“疯狂”的电子,其中的一部分人之前甚至从来没做过任何科学研究,但并不妨碍他们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难题出谋划策。

    到目前为止,“大挑战”项目评估了超过6万份项目申请书,资助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个创新项目,资助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而这其中大部分项目都会以失败告终,但正如爱迪生所说,“我没有失败一万次,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行不通的方法”,盖茨基金会秉承这样的精神,坚持投资“大挑战”项目。

    从明年起,“大挑战”将正式登陆中国。

    1990年到2011年,中国帮助4.4亿人实现脱贫;2004年中国用占世界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近20%的世界人口;过去15年,中国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和产妇死亡率的年平均下降速度均全球领先……中国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大挑战”的莅临中国,注定会挖掘出更多“屠呦呦”以及他们的创新成果,为全世界面临类似挑战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积极的改变。

    迎接大挑战,中国做好了准备!

    “两页纸”换百万美金

    可曾想过,养一群蚊子做研究就可以拿到1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你或许认为,这样的研究,它的门槛肯定很高。但其实,申请材料只需要两页纸。

    这是千真万确的,而且这样的资助,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下简称盖茨基金会)已经进行了十年。

    盖茨基金会在2003年发起“大挑战”项目,面对全球征集健康领域的创新提案,并为获奖项目提供资金的“最简便”途径。简便到什么地步?其中名为“探索大挑战”的子项目,只需申请者在线提供两页纸的英文申请,即有可能得到10万美元的初步资助,并有可能继续获得高达100万美元的追加资助。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大挑战”系列项目已资助了来自80多个国家的2000多个创新项目,资助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

    在所有“大挑战”系列项目中,“用两页纸换一百万”的“探索大挑战”得到了最大范围的参与,它已成为盖茨基金会所开展的资助项目中申请人数最多、发放赠款数额最大的项目。

    “养蚊子”就来自于这个项目。

    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位教授发现,红外线激光可以吓唬住蚊子。于是,他通过红外线方法干扰蚊子的感官系统,使它们找不到人类宿主,从而减少疟疾传播。这个项目在2008年获得了“探索大挑战”10万美元的资助;2011年,该项目被追加了100万美元资助。

    截至目前,有来自全球60多个国家的1100多个早期创新科研项目得到了“探索大挑战”的支持。盖茨基金会在“探索大挑战”项目上的投入已超过1亿美元。

    这项发起于2008年的项目何以在全球的公益领域掀起如此大的关注浪潮,是因为项目的门槛低(两页纸、不需提供实验数据、无需任何科研资助项目申请经验)、审批拨款流程快(4-6个月)、资助金额较高(可达100万美元)、领域广(已由传染病预防扩大到更广泛的领域)。

    而且,“探索大挑战”给每一个大胆的创意提供接受论证的机会。其实,约90%的申请项目都不能进入追加资助阶段,最后成功的项目所占比例也并不高,但盖茨基金会从未把这些花出去的钱视作“打水漂”——创新性和影响力是他们衡量项目申请方的“唯二”标准,即鼓励区别于传统做法的项目和鼓励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的参与。

    盖茨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李一诺这样解释道:“我们所有的努力,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将对加速科学进程产生积极影响。而我们所寻求的突破性创新,哪怕只有一个成功了,就能拯救数百万的生命,这样的投资回报是无可比拟的。”

    启动“中国大挑战”正逢时

    今年,“大挑战”与中国科学技术部合作,将年会首次移师中国,更在会上宣布了重要决定——启动“中国大挑战”项目计划。

    根据盖茨基金会和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事先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大挑战”项目的合作课题也已敲定,旨在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可负担且能被广泛应用的健康干预手段,例如,帮助贫困地区人口提供对抗传染性疾病的感染、发展和传播的创新疫苗和治疗方案等。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在解决重大卫生挑战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而且,中国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借鉴意义是不言而喻的,这是启动“中国大挑战”的客观条件。

    有这样两个例子曾多次在今年年会上被反复引用。

    今年4月,中国生物技术集团研发生产的乙脑疫苗运抵老挝,令150万儿童受益。该疫苗于2013年通过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认证,成为有史以来首个通过该国际认证的中国疫苗。其价格仅为其他同类产品的千分之一,因此更加适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推广。

    今年1月,由澳柯玛生产的Arktek疫苗冷藏设备也通过了WHO的预认证。这个被誉为“生命之筒”的创新只需使用冰块就能将疫苗保持在合适温度下长达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特别适合在基础设施薄弱的贫困地区运输和存储疫苗。

    盖茨基金会选择让“大挑战”在这个时间来到中国,从多个角度都能看出对其寄予的厚望。

    从2005年“大挑战”项目发放首笔资助资金算起,今年是盖茨基金会“大挑战”项目的第二个十年之初。

    而今年9月,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正式通过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发布了继“千年发展目标”之后又一系列的、希望在未来15年实现的全球发展目标,内容包括“世界各地消除一切形式的贫穷”、“确保所有人共享繁荣”,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2015年也是中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元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指引下实现经济的转型。这一改革将势必使中国在全国消除贫困及健康不平等状况的进程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

    “中国大挑战”关注社会需求

    “大挑战”项目来到中国,合作方是自然科学基金委。在10月19日下午的媒体圆桌会议上,自然科学基金委透露,这是该机构首度与NGO进行的合作。

    据了解,自然科学基金委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而国际合作已经成为该机构的一项优先任务。通过国际合作,自然科学基金委希望实现研究发展,并为国内科学家们在全球科研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提供一个有利环境。而基于此,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的预算已达1.16亿美元。

    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沈岩表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来的项目就是“自下而上”、由科学家自发申请的。

    在与盖茨基金会联手推出“中国大挑战”项目之前,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与全球39个国家签署了78项合作谅解备忘录。国内多个研究领域的科学家都可以向自然科学基金委申请项目,在去年,供申请的征集指南就多达26项。

    沈岩表示,这是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一次与NGO合作。申请要求和自然科学基金委以往的课题要求类同。同时,申请方必须是中外合作的研究团队。项目的评审团队将由中外科学家组成,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盖茨基金会共同提名,最终以公平透明的机制进行评选。

    据悉,任何由中外研究团队共同参与的科研项目都将有资格申请“中国大挑战”项目,单个项目的资助金额最多可达100万美元,项目周期为四年。中外研究团队之间的实质性合作将是候选的重要前提。自然科学基金委将对获奖团队中的中方研究人员进行资助,盖茨基金会将相应地资助外方人员。

    以此为发端,双方将共同遴选并资助更多的科研项目,研究目标包括为主要传染性疾病寻求科学与技术解决方案;降低孕产妇及儿童发病率和死亡率;提升中国科研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农业、食品及营养方面的科研合作,以及其他能够惠及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科研项目。

    沈岩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1986年成立的时候,强调的是基础研究,驱动力是科学家的好奇心和社会需求。但是社会的需求并不等于科学问题,要针对社会的重大需求提炼出它的科学问题来开展基础研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未来会更加强调针对社会重大需求导向的来开展基础研究。”

    “中国大挑战”项目的科学顾问委员会联席主席、中国疾控中心艾滋病专家邵一鸣则表示:“地区性的‘大挑战’更注重转化,是问题导向。这种模式更适合于中国,发挥中国特色。因为中国在基础领域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差距较大,注重应用领域,更有利于早日出成果。”

    中国与盖茨基金会典范合作项目

    案例1:

    被动式疫苗冷藏设备

    尽管免疫接种是现代医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全球仍有五分之一的儿童无法获得最基本的疫苗保护。因此,每年约有150万儿童死于腹泻和肺炎等疫苗可预防疾病。免疫接种率最多的往往更是贫困的农村地区,那里基础设施薄弱、电力供应不稳定,所以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储存的疫苗往往容易变质。

    Global Good,一家由比尔·盖茨和高智公司投资发起的研发机构,与中国最大的冰箱生产商之一澳柯玛公司合作开发了一款名为Arktek的冷藏设备,能够将疫苗保持在合适温度下长达一个月或更长时间。该设备只需使用冰块,而无需任何外部能源,如丙烷、电池、太阳能或其他能源等。

    Arktek结实耐用,特别适合在崎岖的路况下运输疫苗,或放置在偏远地区的卫生站作为疫苗存储设备,其容量可满足一个约6000人的社区对疫苗接种的需求。

    Arktek于2015年1月通过了WHO的预认证。该认证是多数发展中国家政府采购和应用医疗设备的前提条件,是对产品质量的高度认可。

    Arktek目前正在尼日利亚、印度、塞内加尔和埃塞俄比亚进行试点,并且已经得到当地用户的积极反馈。

    2015年初,由澳柯玛开发的一款专门用于保存埃博拉疫苗的Arktek产品被运抵西非,为WHO在埃博拉疫区储存和运输疫苗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该产品在热带环境下可将疫苗保持在-60℃至-80℃的冷冻环境中至少三天。

    案例2:

    推广包皮环切、降低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

    男性包皮环切可以将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降低60%,但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部分地区,接受包皮环切的男性比例很低。WHO提倡在艾滋病疫情最严重,且主要通过异性性行为传播的地区推广自愿的包皮环切手术,以作为防控艾滋病的手段之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一全球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每20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携带有艾滋病病毒。

    盖茨基金会投资支持了针对如何推广使用中国开发的创新男性包皮环切术——商环的研究。商环作为一次性的包皮环切器械,具有价格低廉、微创、易于医疗人员操作等特性。该产品已通过临床试验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于2015年6月获得了WHO的预认证。

    案例3:

    低成本乙型脑炎疫苗

    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至今仍无法根治的疾病。它通过蚊子传播,患者主要是儿童。约70%的感染者会死亡或遭受长期神经损伤。早在十多年前,盖茨基金会就致力于将中国的一款乙脑疫苗发展成为达到国际质量标准的产品。

    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以及帕斯适宜卫生科技组织(PATH)开展合作,提供了4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世界级乙脑疫苗的开发和临床试验。2013年,该疫苗成功通过WHO的预认证,成为中国首支通过该认证的疫苗产品。

    自2006年WHO启动对该疫苗的预认证以来,已有2.5亿剂疫苗被销往中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2015年,老挝发起了一个全国免疫接种项目,目标是让150万儿童成功接种乙脑疫苗。老挝因此成为第一个受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资助使用该乙脑疫苗产品的国家。

    有中国生产的该疫苗产品价格仅为同类产品的几分之一,非常适合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使用。

    案例4:

    价格低廉的长效皮下避孕

    埋植剂

    自主的计划生育是全球健康的重要环节。使用避孕药具将有助于减少产妇死亡、意外怀孕、流产和婴儿死亡。由于缺乏满足需求且价格低廉的产品,在发展中国家有超过2.2亿妇女无法获得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

    盖茨基金会投资了一款高效、易用、安全且价格低廉的四年皮下避孕埋植剂Sino-implant II。该产品由插入皮下的两根硅胶棒组成,硅胶棒内含有合成的、类似天然黄体酮的左炔诺孕酮。由上海达华药业有限公司制造的该产品已达到生产和临床的国际质量标准,并且正在接受WHO的预认证。

    案例5:

    结核病快速诊断工具包

    结核病是导致死亡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全球每年的新增病例高达约900万,其中有三分之一没有机会被诊断出来。结核病防控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缺乏快捷、准确且低成本的诊断方法,这一点在结核病负担最重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尤为突出。

    盖茨基金会向中国的一家生物科技创新企业——优思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投资了1130万美元,用于支持新型低成本结核病诊断工具的研发、生产、审批和交付。新的工具灵敏度更高,并且能够迅速得出诊断结果。

    优思达是在盖茨基金会与中国科技部联合发起的一次公开竞标中脱颖而出的。除了资金投入外,盖茨基金会还向优思达提供了技术支持,以增强其研发实力,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开发更多种类的创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