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安德鲁·布莱逊/文 印度,这片土地如今被称之为“发展中经济体”,然而,它一向有着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传统。如果能够将这些古老的做法和经济发展完美结合的话,印度将会成为一个在发展的同时不破坏文化与环境的典范。 不要破坏一个功能完善的系统,而是因势利导。文化在可持续性商业中是至关重要的。环境学家保罗·霍肯(Paul Hawken)曾指出,“可持续发展的第一条法则就是与自然力量保持统一战线,或者至少不去与其对抗”。这是一句金玉良言,但全球内频繁的反文化市场行为还是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印度也同样深受其害。多少个世纪以来,外来者向印度带来了许多文化施加。虽然印度一直在默默忍受,但并不意味着外来者成为了赢家。然而,印度的本土公司却深谙其中玄妙。他们了解本土的文化背景,逐浪于波涛汹涌的商河,利用文化生态系统,并与之一道取得了巨大的利益。事实上,合作比起主宰更有说服力,但通常这道理是隐含在事物之中的,我们需要学会聆听。 EKO财务服务 阿彼锡·辛哈(Abhishek Sinha)和阿彼纳·辛哈(Abhinav Sinha)就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2007年,在了解到印度一半人口都没有银行账户的情况下,他们开办了EKO财务服务公司(EKO Financial Services)。他们还知道,在印度,只有10%的村庄有银行的分支网点,而数以万计离乡背井、打工在外的村民,都有定期往家里寄钱的需要。对于大多数的务工人员来说,通过银行往家里寄钱是很不实际的。这需要他们找到一家银行、开个账户、每次排长队等候,而收钱的一方也需同样如此,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麻烦了。他们或许还可以通过印度邮政,他们的网点还多一些,而且不需要账户。但是手续费和公职人员收取的带有印度特色的“好处费”,也让这种寄钱的正规途径变得额外昂贵。于是,大部分的打工者都用信件夹带现金寄出,这比邮局要便宜不少,但风险也是一定的,并且不合法。 辛哈兄弟深知这一状况,并且知道如何面对,而不是与之对抗。他们知道,在印度,银行账户和银行网点虽然少得可怜,但手机却是遍地都是。印度有8亿多部使用中的手机,几乎每个人都拥有、或与他人共用、或是能借到一部手机。他们想,如果能把手机和银行联系起来,那么,低廉、可靠的寄钱途径就会出现。他们还知道,印度几乎每一座村庄或其周边都有一个当地的杂货商。几乎每个人都能和杂货店的老板扯上点关系,通常是赊账或者是小额贷款。那么,对于EKO来说,答案非常明了——将这些邻里间的杂货商和国家的主要银行系统连接起来,让他们成为EKO的“网点”。而对于外出打工者来说,他们仅需一个手机和一张身份证就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这些杂货商寄钱回家。而在打工者的家乡,他的家人可以到最近的杂货商处取回现金。目前为止,这个想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1年,EKO通过与1500名杂货商的合作,拥有了15万打工者用户,在为数以万计的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财务服务外,还牢固了地方性的经济系统。 谷壳电力 “谷壳电力(Husk Power)”则是另一枚成功的例子。贾南尼什·潘迪(Gyanesh Pandey)是这个创新性企业的创始人之一,而这家企业则坐落于比哈尔(Bihar)——印度最贫穷的邦。贾南尼什是在家里没有电的情况下长大的,他深知缺乏基本服务的生活有多么痛苦,也知道贫穷是怎样使整个民族都感受到低人一等。在美国读完大学并开创一番事业后,贾南尼什又回到印度,试图解决这一最棘手的问题——电荒。贾南尼什深深地了解比哈尔邦的状况,但他并没有操之过急。他和朋友雅达夫(Yadav)一道,用多年时间以多种科技进行试验,试图以不同途径解决问题。 在他遇到一位气化器经销商后,这盏苦寻的长明灯终于点亮了。气化器能在限氧环境下,通过对有机材料的燃烧产生电力。很长时间以来,它都作为一种补充手段,代替昂贵的柴油发电。但是,“从来没有人想过用米糠来支持一整套电力系统”。在比哈尔邦,米糠是一类数量巨大的废弃物,据估算,每年有18亿公斤的米糠进入了垃圾填埋场,最终转化为甲烷这种危险的温室气体。于是,贾南尼什和同事决定以此解决这个棘手的社会问题。结果呢?一部每小时消耗50公斤米糠的发电机,即可为一座500人左右的村庄提供电力。虽然处在初期阶段,“谷壳电力”已经明确了25000个能适用这种科技的村庄。如果开展得当,这将是一项宏伟的事业。更重要的是,它与印度的农业框架在文化和生态上做了完美结合。 黏土茶杯 过去,在印度,人们通常都用废纸板、旧报纸或者小孩的作业纸把食物攥在手里,喝水也用的是能重复使用的杯子。在那个年代,乱抛垃圾并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后来,国外公司的涌入,带来了新的口味和所谓的“便捷食品”,随之而来的就是纸杯、塑料瓶的大量生产。于是,乱抛垃圾成了一件大事。同样地,30年前,印度人大多使用可降解的食品包装。印度独有的香料奶茶,过去通常是以黏土杯来盛装。而直接来源于印度土壤的黏土杯,除了据说能给奶茶带来更浓郁的味道,还是可降解的容器。把它们丢在地上造不成任何污染,阳光会把它们在数日内分解回泥土中去。而在纸杯和塑料杯的时代,虽然还能偶尔见到黏土杯的生产,但它如今仅作为一个边缘工业在加尔各答(Kolkata)得以保留。原因是这里的工匠们仍然留恋这门制作手艺,而当地的居民则仍然看中这份添加的风味、本地出品的情怀和对旧日的感触。 是谁在作怪?这些拥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公司不明智地将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引入了自给自足的传统文化中来,无意中造成了这些恶果,它们在文化上、生态上和经济上带来的破坏是无法衡量的。文化是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一件产品的文化琢面可为其产生无尽的附加值。本土文化通常都天生蕴含有可持续发展的特性,与其同行,并不仅仅是减少破坏的一个途径,更是探寻潜在资源、当地伙伴和独特产品故事的最佳方式。 (据FastCoExist网站 高文兴/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