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专栏 > 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微谈
传统慈善与现代公益微谈

2020-05-2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崔子研

随着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传统慈善”“现代公益”提法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传统的慈善如何演化为现代的公益?两者产生和存在的背景、基础有哪些不同?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

总的来说,传统慈善和现代公益的存在背景都是社会均衡的需要,是社会再分配的方式和手段。

传统慈善大多由宗族、个人主导,也偶有官员、政府鼓励支持,突出的是“济”,一方帮助另一方,面向宗族、乡里等特定人群居多。慈善行为的出发点大多是直接对人的关怀,不论是受儒家思想驱使,还是其他宗教教义使然,不论是义庄、义学,还是慈善堂、养病坊,都不具备公共化受益、普遍性济助、社会化动员等特点。如此形态的经济背景是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基础上的富余慈善,封闭分散基础上的局部慈善,宗族血缘基础上的乡里慈善,个人认同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慈善。即使是以寺院等为依托的宗教性慈善,也是在当时宗教经济、政策基础上的副产品,遭遇“三武灭佛”或其他社会纷争,这种慈善也是变数频频、难以为继的;传统慈善的文化背景是以个人修为德性为认识基础,既不是社会共识,也不是责任义务,随意性、随机性因素较多,即使得到社会认同和赞许,也不是价值风尚形成的必要要件;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政府不能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府,其政治的基点是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慈善行为的普世价值受到限制,也不可能得到统治阶级的倾力推动。

现代公益总的来讲是组织化进行的,得到政府的支持,突出的是“益”,是公共利益、共同好处,局部或个人帮助全局或集体,面向社会、全局中的弱势群体或需保护、需发展的公共事业。公益事业产生的出发点是通过对影响社会持续均衡和谐发展的事物的关注与支持解决,而最终达到对人民福祉的关怀。不论是帮助弱势群体,还是关注生态环境、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都能体现出利益共同性、对象普遍性、动员社会化等特点。如此形态的经济背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化全球化打破封闭,社会整体性、资源共享性、发展协同性等已远非传统经济时代可比,经济实力、从事公益事业能力为现代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现代公益的文化背景是文明和谐、平等友善、社会责任等成为价值取向,个人修行向家国情怀升华,命运共同体认识得到提升,热心公益成为时代风尚,文化促进成为现代公益发展的思想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公益和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是一致的,公益事业有充分的政治保障。

传统慈善中的“仁”“爱”“德”等思想在现代公益中得以传承,现代公益为传统慈善的发扬开辟了更为宽阔的舞台,尽管在对象范围、组织方式、规模作用等方面有所不同,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得益彰。

资深公益人 崔子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