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编者按
最近一段时间,“最悲伤作文”引发了对凉山的种种讨论。凉山究竟是怎样的,公益组织在那里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让我们一起听一听去过凉山以及凉山本地的声音,也许你会发现,凉山跟想象中的并不一样。
《公益时报》王会贤
现实是复杂多面的 你都看到了吗?
凉山的现状是复杂多面的。很多写凉山的文章会说这里传统、落后。1935年红军长征时还跟当地彝族首领歃血为盟,大家会不会觉得这种方式也挺落后呢?“一步跨千年”是描述凉山最常见的字眼,1956年前还保留着奴隶社会的残余,然后一步改革进了社会主义社会。在和当地人的聊天中,也能感受到,制度上虽然跟普通农村没差别,但意识、阶层、习俗要完全改变,不是一两代人能完成的,也不是强制得了的,尤其在教育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即便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还可能通过宗族部落原来的方式解决,而不是有事找警察。
这样一个相对传统、封闭的社会,在无法阻挡外界文明进入的同时,也缺少抵挡负面因素的能力和认识,比如毒品和艾滋病。站在高处说他们无知是不公平的。这里比起太行山区等农村的穷,更复杂。要在这里做公益,无论教育、医疗还是扶贫,都要考虑更多。绝不是“给钱就能脱贫致富”或者“慈善不能救穷”这么简单。
当地政府对相关报道非常谨慎,当然谁都不愿让报道负面,但也有出于“不希望被贴上标签”的考虑。而事实上,提到凉山就是“穷”“艾滋”,这样的标签已经够多了。
误解,或者说城乡观念的差距,真的太大,都不用去采访城里人,看看一起出差的记者就知道。由于去的穷地方比较多,有时候一起去的记者对贫困农村估计严重不足,抱怨、害怕“以后这种差再也不出了”“这里人怎么这样,还帮什么帮,帮了小孩子长大也跟他们一样的”等等情况也偶尔遇到(不好意思,给少数同行挖了个坑)。不同生活环境中的人要真正互相理解真的很难,但是,话语权却从来不在村里人手中。
最近常常看到“你穷你有理”,也不过是话语霸权的一种,透露着高高在上、以偏概全和嘲弄的心态。
凉山州美姑县彝族 甲来伍沙
彝族90后的成长之路
我小时候,家住在美姑县美丽的龙头山,这个地方很偏僻、很遥远,交通不便。主要的生活来源就是务农,种的庄稼种类很简单,就是荞麦、燕麦、土豆,不是不够吃,是只吃得到这三种。其他地方的亲戚有的种水稻,会背一点来给我们,那时候如果能吃到一顿大米,晚上做梦都会回想这顿饭。有的时候卖了鸡或猪之后也可以吃到一顿面条。
龙头山脚下的农户,住的都是木头房子,没有砖瓦房。记得七八岁之前,走路没有穿过鞋,八岁的时候才穿上第一双鞋,一两年买一套衣服,衣服破了,母亲就一层层补。我们家五兄妹,我排行第二,姐姐没有上过学,现在连电话号码都读不出。二妹已经大专毕业,小弟小妹还在读书。由于村小学离我家比较远,父母担心安全,我七八岁还没上学,当时村子里的人基本都不太重视孩子上学。
1998年,龙头山山体滑坡,我们家搬到了拉木阿觉乡,搬迁的时候政府给了每户人家4车沙子、100袋水泥和2000元贷款,每户五亩地,儿子多的家庭,现在分家后土地较少,粮食就不够了。
我的小妹小弟也是在新家出生的。搬到这里后,离学校还是有4公里路,每天走路上学。村子里和我同龄的一起念小学的有6个人,有的人三年级就辍学了,有的人在五年级或者小学毕业后辍学,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一直在读书。我父母对我们的学习还是比较重视的,父亲说自己不认识字,到哪里去都像是哑巴一样,他经历过,所以让我们读书识字。在我上学那个时候,还没有收到过外界的资助。
现在,村子里的老年人几乎都不懂汉语,年轻人有些在外边打工的会说,小孩子进学校之后,才开始学汉语。不过现在有的家里有电视了,孩子们会跟着电视学一点,但是说得并不好。现在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比以前重视了。
住的海拔比较高的老百姓,想好好赚钱,搬到低一点的地方来住,不想再在高山上居住。住在低一点的地方的老百姓,就希望搬到西昌那边去住。我以后的打算就是好好工作、好好赚钱、好好照顾家人,有了钱也可以搬到市区条件好一点的地方住,希望以后自己的孩子能到好学校读书。
公益组织对我们这里有很多实质性的帮助,尤其是对孩子的上学方面,但是数量很少。我很想让公益组织到我们这里来帮助贫困的老百姓、贫困的农户,我很想很想,可是也没有用,我无法联系到这些人。
爱心零距离公益服务中心 姜召海(麦子)
凉山,只是一面镜子
贫困、毒品、艾滋、教育,这应该是大凉山最常见的几个标签了,而在这几个标签下,最核心最根本的问题,我想应该是教育的缺失。
大凉山的很多地方,水、电、路都是不通的。交通的不便,让很多深山里的大凉山彝族同胞,没有太多的和山外面的世界直接接触的机会;而网络、电视,甚至是广播,在很多大凉山人的生活里,这些可以间接接触这个世界的机会,也都是没有的;再加上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很多“文盲”的出现。
他们很多人不懂汉语,或者不会写汉字;他们没有太多高大上的现代生活理念,没有那么高的追求,不知道如何改变自己的生活;他们也不懂得那么多卫生知识、健康常识。他们只是在他们生存的环境中,淳朴的生活着,延续着他们的风俗文化、生活习俗。
深入大凉山,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在和残酷的生存环境斗争着的彝族人们。少数走出去的人,又因为生存技能的缺少,彝汉语言的障碍,导致没办法获得平等的收入。这样的机会和权利的不平等,让他们很难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
而关于毒品和艾滋,从2009年开始,凉山州全州五年级以上学校,开始开设禁毒防艾课程,并在初中升学考试思想品德科目中,增加禁毒防艾内容。我们看到了教育系统的努力,而这样的努力,是需要有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才能看得到成效,当这些懂得毒品和艾滋病危害的孩子们慢慢长大成人,我们相信,那个时候的毒品和艾滋病,一定会在大凉山越来越少。
也在一些评论里,看到有些关于NGO、基金会的观点,有些是指责他们消费贫穷获得满足感、越帮越穷之类的言论。其实,关于一些公益项目让受助群体产生依赖性的问题,汶川地震以后,已经成为大家热议并探讨如何避免的话题,我们能看到的,是大家在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毒品和艾滋泛滥,那就把更多的健康、卫生知识传递给他们;没有脱贫的志向,那就告诉他们,什么是脱贫的志向,若是没办法让他们明白,那就让他们的孩子明白。我们需要的,是更专业、更接地气、更能依据大凉山实际存在的问题和大凉山人民的需求而设计的项目。发展到任何阶段的社会,都会存在诸多社会问题,都需要专业组织的介入,更何况是这么贫穷的地方。
凉山,只是一面镜子。凉山的贫穷问题折射出的,是中国贫困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问题。凉山,只是一面镜子,服务凉山的公益组织折射出的,是中国公益组织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给大凉山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应该给深入大凉山做实事的公益组织更多的包容和理解。归根到底,脱贫这个事,不只是大凉山的事情,需要大家一起做,更专业地做,更好地做。
中华红丝带基金专职副秘书长 叶大伟
凉山“不凉”
2009年5月4日,我和同事第一次到凉山考察项目,确定今后是否将这个地方纳入我们的项目资助点。也因此有了后来的N次大凉山之行。有几个故事特别想讲给大家听。
第一次到凉山探访一户艾滋病感染者家庭时,看到屋子里有两个方形铁皮柜子,我好奇地揭开盖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我问这是用来干什么的,他们说是政府发给他们用来装米的。这户人家和很多彝族人一样,屋子正中地上有一个坑,坑周围有三块水泥砖,砖上面架着一口锅,锅里还盛着当地经常吃的酸菜水。锅旁边有一个簸箕,里面装满了灰麻麻的煮熟的土豆,簸箕旁边敞开着一个蛇皮口袋,里面装满了蔫得发皱且生满芽的生土豆(五月份当年新土豆还没有成熟,只能吃上一年的陈土豆)。我问这个家庭的男人,你们早饭吃什么?洋芋(土豆)蘸水(酸菜水),他答。午饭呢?洋芋蘸水。晚饭呢?一样。
吃的不好并不是这个家庭最大的困难,对他们家挑战最大的是毒品艾滋病带来的灭顶之灾——丈夫因为吸毒败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感染了艾滋病,经性传播又传染了妻子,妻子一气之下喝农药自杀,被村里人送医院抢救过来,但两只眼睛彻底失明了——相信他们还要承担一笔不菲的抢救费用。
作为金三角毒品入境中国内地的陆路通道,毒品和艾滋病的泛滥导致的家贫人亡的悲剧在大山深处屡屡发生,令人唏嘘不已。
还有一次,在凉山酒店里看电视时无意翻到了“凉山新闻联播”,看到了一条令人匪夷所思的报道:某年某月,某某县妇联在某某乡开展“三Xi(音“喜”)工程”。因为没看字幕,我还纳闷什么叫“三喜工程”,心想这里妇联工作真是有特色。原来内容是讲该县妇联在乡村,召集青壮年妇女在一起,教她们如何“洗手、洗脸、洗脚”——这就是所谓的“三洗工程”!谁能想到,21世纪都过去10年了,人类家庭中最讲卫生、最关注家庭成员健康的女性,居然需要有人来专门教洗脸这件事情!
凉山彝族,解放前一直处于农奴社会,没有经过封建社会这一历史时期,当地人称之为“一步跨千年”,因此基层社会生态处于如此阶段,深层次原因可想而知。
2013年8月又一次去凉山,在看望受到我们机构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支持的家庭时,发生了一件令人好笑但备感温暖的事——我随着当地的村妇幼保健员去一户家庭探访,到大门口时妇保员大声拍门叫道:“保护他妈!保护他妈!”我当时愣住了:我也不是黄世仁或什么土匪恶霸流氓,为啥我来了就要“保护”他妈呢?于是就问当地工作人员,她们哈哈大笑,说“保护他妈”就是“保护的妈妈”,这家的第二个孩子是通过母婴项目支持在医院生下来的,孩子检测艾滋病是阴性,所以给孩子起了个汉族名字叫做“保护”。他们是用一种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着对外部关心他们的人的一种感激之情。
时值今日,中华红丝带基金已经在凉山教育、卫生、妇幼、防艾、“造血”产业扶持等方面投入超过3000万元,受益人群也数以万计。我本人也从最初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片面观点转变为六年之后更加客观、冷静的态度。
让更多的彝族同胞享受国家发展的成果,让,既需要当地政府和群众的不懈努力,也需要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把好的资源、项目、模式带到凉山,帮助彝族同胞早日过上健康文明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