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互联网+公益,你会玩儿吗?
互联网+公益,你会玩儿吗?

2015-06-0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闫冰 王会贤

编者按

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概念火了,究竟什么是“互联网+”?这些谈资你不知道是不行的。

“互联网+”战略是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今年向人大提出的四个建议之一,马化腾解释说,“互联网+”战略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包括传统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结合起来,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种新的生态。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虽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

这样的例子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比如:传统集市+互联网有了淘宝,传统百货卖场+互联网有了京东,传统银行+互联网有了支付宝。

那么问题又来了,互联网+公益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

其实,“互联网+”正在颠覆一切,公益慈善也不例外。在大背景下,公益开始从传统公益模式向新型公益模式发生转变。互联网为公益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让公益资金筹集变得简单便捷,让公益组织的执行变得公开透明。传统的线下公益逐渐变得小众、封闭、低效,如今的公益借助互联网便逐步实现了大众化、开放化和高效化。

比如,风靡美国的呼吁公众关注ALS的“冰桶挑战”游戏传至中国,在IT界大佬捧场、明星助推下,短时间内吸引超过44.4亿人次点击,募集善款800多万元人民币,一举成为2014年社交媒体最热的公益活动之一。

2014年9月2日,微信发起“为盲胞读书:The Voice Donor”的公益活动,采取“每人一分钟”的接力形式,鼓励大家一起合作为视障人同胞阅读书籍。活动最终吸引到50多万用户参与,收集200多万条声音捐赠。这是微信利用其平台和技术创新优势,用互联网众包思维,捐一分钟声音的微公益方式,连接庞大用户群体的有益尝试。

互联网企业的公益形式自然不会少了互联网基因:5月29日,百度携手世茂集团、上海慈善基金会等开启“公益一小时”活动,共同聚焦“重症孤儿”关爱,以网友在活动页面点击“爱心”按钮一次,百度和世茂集团捐赠一元钱的形式进行。短短1小时,活动即吸引了4978267位网友参与,筹集善款4978267元,创造了互联网公益捐赠的新速度。

文| 闫冰

来源| 公益时报

干货 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以“为盲胞读书”为例,其中还包含了“众传”、“众造”等多个互联网思维。

如果不知道什么是互联网思维,如何能让它为公益服务,企业应用互联网思维来连接资源、服务用户、提升能力,其实公益组织何尝不是如此?

1互联网DNA思维

互联网DNA思维包括“交互思维”、“连接思维”和“联网思维”,它是“互联网+”思维中最基本的思维。

2技术思维

当前,最核心的IT技术包括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等IT技术。技术思维最核心的是“大数据思维”,其本质是“基于技术,源于数据”。

3用户思维

所谓用户思维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重视用户的体验和感受、与用户互动、让用户参与、和用户交朋友、不断创新为用户服务的经营理念。

用户思维是“互联网+”思维的原点和中心,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没有用户,企业就不再具有经营的原动力,没有用户思维,互联网转型就没有了落脚点。相对应的,对于一个公益机构来讲,受助人、捐助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志愿者,都是机构的用户,要做到的是从“用户满意度”到“用户体验”再到“用户口碑”,完成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公益组织建立公信力的过程。

4粉丝思维

粉丝就是公益组织的坚定支持者和拥护者。粉丝思维的本质是“社群化”或者说“结社化”,面向最广大的公众,通过活动培养他们成为组织的支持者,核心五要素是“三感一鸣一连接”,即“参与感表达、存在感表现、信赖感强化、心灵共鸣及情感连接”,最最核心的是“心灵共鸣”。

5五跨思维

五跨思维就是跨越思维,包括跨界、跨线、跨平台、跨组织和跨文化。其本质就是助力公益组织实现跨越式发展。

(1)跨界:跨越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文化、不同意识形态等范畴而产生的一个新行业、新领域、新文化、新模式或者新风格等。

(2)跨线:这里的跨线特指跨越线上与线下。

(3)跨平台:跨平台的一般泛指程序语言、软件或硬件设备可以在多种作业系统或不同硬件架构的电脑上运作,也可以指跨越不同的第三方平台和自建平台而实现业务的延续和整合。举个简单的例子,目前大部分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管理、人员管理、活动发布等日常管理,已经从最初的QQ、豆瓣、邮件组,到微信、微博,再到灵析的应用,越来越多的社会化媒体及技术手段被使用。

(4)跨组织:跨越组织边界,产生虚拟组织。

(5)跨文化:不论组织者还是参与者,不只强调自己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而是能够接受、容忍和融合对方的价值观、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达到和谐共生、相互磨合和逐步实现融合。

6五众思维

五众思维就是社会化协作思维,包括众包、众传、众智、众筹和众造。

(1)众包:把过去由员工或志愿者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更多小伙伴,可以是其他公益伙伴组织、媒体、企业CSR的做法。

(2)众传:就是利用口碑传播的原理,找到一个极易让众人传播的“楔子”(能够引起流行、快速传播的元素或者前奏),让“口碑效应”像病毒一样低成本、高效率地传播,也称“病毒式传播”。成功的病毒式传播,总会勾起人们愿意将其分享给他人的欲望。可以通过有故事背景的便于快速复制的“流行语”(比如马伊琍给文章写的“且行且珍惜”,还有曾经的“凡客体”等等);可以通过人为的或者计算机设置的好友互相邀请机制;可以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产品或服务,让大家告诉大家,让大家传播大家,利用快速复制的方式将信息传向数以万计的受众。

(3)众智:就是在公益机构员工之外利用更多人的智慧进行“头脑风暴”或者研究,机构或公益活动可以广泛征集标语、标志设计,发起对某一问题看法的投票。比如北京的控烟行动,就曾由多家公益组织和政府部门联合共同发起征集拒绝二手烟的手势行动。

(4)众筹:众筹翻译自国外crowdfunding一词,目前众筹网、路人甲、新浪微公益、腾讯月捐平台、支付宝爱心捐赠等,都为公益组织提供了众筹平台。

(5)众造:就是利用创客或者大众进行设计研发,然后进行单独制造或者协作制造。因此,众造思维还包括“众创思维”,目前国内已经有很多众创空间。举例来说,盖茨基金会每年两轮的“探索大挑战”,鼓励来自全球各个地区、各个学科、不同年龄的个人或组织提交申请,提出大胆想法和问题解决方案,两页纸的申请就有可能获得10万美金的研发支持。

观点 | 冯永锋:互联网+民间公益还差点什么?

昨天有一个村里的朋友通过互联网给我发来饭局的邀请,互联网要加上的小伙伴越来越广泛了。然而放眼中国的民间公益,似乎久久没有醒来,互联网都架设到家门口、手底下了,这个行业还在等什么呢?

“微公益”加“宣讲”

这两年众筹网站开始火起来。众筹网、路人甲、新浪微公益、腾讯公益、优酷公益、微信红包、淘宝宝贝、支付宝红包等,则足足地给了草根公益人士筹资的无限想像。

工作众筹化,似乎考验的是“人脉资源”:一旦开始想要筹集上那么几百元上千元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的朋友圈、QQ好友群、“粉丝团”里的亲戚朋友们个个都没那么好说话了。于是,大家迅速哀叹,没有人脉,做不了“互联网筹资”。

其实真的不是那样的。以我的经验,互联网筹资,挑战的恰恰不是熟人,而是“陌生人”;互联网筹资,真正诱人的不是传播的便利,而是项目本身的说服力。

由此,如果一个人想做的事没有说服力,他的人脉再广,得到的支持率也将极低。出于同情和出于怜悯的支持,终将是少数;出于敬佩出于协作出于无私的援助,才是真正的“捐款人”。

线上的众筹容易让人沉湎于简单的刷屏。而中国民间公益界一直没有打开的门是线下的宣讲,无论是进学校进机关,还是进企业进社区,无论是面对熟人还是面对陌生人,都鲜有人去开拓和尝试。

如果说互联网给工作众筹化带来了无限的便利,但也可能让民间公益界更加的逃避。好像有了互联网,一切都可以在线解决。其实,如果你是一家警醒的公益组织,你这时候更应当做的,是开辟线下路径。

从追逐走向“填补空白”

互联网给基金会尤其是民间基金会带来了众多的挑战。这里之所以刻意强调“民间基金会”,是指那些愿意与民间公益组织开展更多合作的基金会。

民间基金会、服务型基金会,在互联网时代,如何做得更好,如何主动出击,如何填补空白,就有好多说道可言了。现在做得比较多的是两种。一是一些优秀的非公募基金会,注重支持机构运营和人力成本。二是一些公募基金会,愿意支持“精彩的人做精彩的事”,因此,开放其公募牌照,充分与互联网平台协作,让无论是草根个人还是草根组织,都可在第一时间发起自己的众筹。

但显然还可以做得更多。因为,中国公益处处是空白点。

过去,服务型基金会的极致,是寻找到社会上已经显现的公益苗子,对其进行贴身型、追逐型的资助。显然,这已经做得够好的了。但这样满足的,仍旧只是极少部分公益人的需求,而不是公益的真正需求。

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有公益组织。不是这个行业发展的追求,而是公益本身的需求。就拿我相对熟悉的民间环保公益领域来说,中国的草根环保组织发展至今,全国仍旧有至少一半的省份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全国至少有90%以上的地级市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全国至少99%以上的县级市没有真正的环保组织。但可以肯定,中国所有的地方,环境都是在崩溃中的:垃圾入河、污水遍野。

如果在这时候,真正有追求的基金会,与真正有追求的草根公益组织联合,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展开“公益空白点填补战”,也许有可能更大规模地带动民间公益业的大发展。

观点 | 褚蓥:大势将催生“共享公益”

今年年初,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李总理提出的“互联网+”概念,是在传统互联网的基础之上,对互联网改造传统产业作用的深入解读和进一步发展。在此之后,各界对“互联网+”的讨论不断出现,唯独公益领域对“互联网+”概念的讨论极少,即使有探讨也基本停留在传统网络捐赠的层面上。这一状况令人忧虑。

关于“互联网+”,最近,阿里巴巴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有一段精彩解读。他提出了两个概念,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互联网+”。

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简单叠加。两者之间只是物理式的组合,解决的是既有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这一组合本身并不会带来传统产业的质变。比如,早先的“滴滴打车”,解决的是打车难问题,但打车的需求和出租车的供给是既存的,并不因滴滴打车而改变。

所谓“互联网+”,指的是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新改造。其在融合了传统产业之后,对客户需求进行再造,从而创造出了一个新的产业。这一组合是化学式的质变,会带动一个新的产业的出现。比如“优步”,提供的是专车服务,而且将专车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共享之上,即将社会闲散车辆利用起来,为有需求的人们提供服务。这也就是著名的“共享经济”的概念。又比如去年很火的同城快递服务,用的是顺路的人们稍带邮件的模式,走得也是“共享经济”的路子。

所以,“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对传统互联网信息传输服务的一种超越,是运用互联网解构传统产业,带来社会经济的增量发展。是对人们消费场景做出重新构建,也即对“共享经济”的一种深度发掘。

那么,“互联网+”是否可以运用于公益行业呢?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一旦“互联网+”进入公益行业,也将发挥解构传统公益行业的作用,带来公益行业的质变。

传统公益人在使用互联网时,无非把互联网当成一个传播载体,即向公众传播各类公益信息。比如,业内目前十分流行的互联网募捐,就把互联网当成一个推销公益项目的载体,吸引公众关注和捐赠。而要想吸引公众的眼球,就必须把公益组织的项目搞得足够“劲爆”。因此,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类“耸人听闻”或“催人泪下”的个案。比如,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癌症女孩”或“贫苦家庭”之类的个案因为触目惊心而募得大笔善款。

但在“互联网+”大势下,这套做法将玩不转。在“互联网+”大势下,什么样的公益才是主流呢?一定是城市社群内的互助公益活动。这也就是说,在“互联网+”大势下,公益将不再停留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而将深入城市社群之中,以满足社群的更加多样化的需求为要旨。

比如,笔者曾见到某个城市互助项目,A家富裕,B家贫困,但A家因为工作时间紧,下班晚,没空接送放学小孩,B家有空闲。两家通过该项目的网络平台了解对方需求后,达成互助关系:A家定期付给B家一部分费用,B家代为接送小孩。

这一项目虽然也是传统的扶贫项目,但却达到了传统扶贫项目所无法企及的几个效果:第一,摆脱了单纯的资金救助模式,让贫困者自力更生;第二,立足于捐赠人现实需求,改变了捐赠人无偿捐赠,动力不足的尴尬;第三,超越扶贫本身,重塑城市社群成员间的信任关系,实现了更高价值的社会效益。

所以,在“互联网+”大势下,传统公益这一模式也将被解构,而一种全新的立足于城市社群内部的公益模式将出现。这种模式将协同社群内外的各种资源,以更为有力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

数字 | 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报告出炉 专业技术成为制约因素

本报记者 王会贤

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NGO2.0进行了第四次中国公益组织互联网使用与传播能力调研。本次调研共收集到569家组织答卷,有效数据547家。

关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547家组织中,95%是2000年后成立。2013年的组织增长达到了46%,成立于2014年的组织最多,这也显示了近两年社会组织放开登记的政策效果十分明显;参与调研的公益组织工作人数在4~10人的最多,占39.35%,其次是30人以上的占22.02%;2014年度收入方面,0~1000元的组织占22.74%,10万~50万的占20.40%,100万以上的占17.87%,这是三个最高的比例。

技术提供:兼职人员、志愿者和没有人

在提供技术支持的人员中,只有19.02%的组织有专职技术人员,35.51%由志愿者提供,26.09%是兼职,还有19.38%是“没有人”。所以,在互联网使用限制的因素中,“缺少互联网专业人员”这一原因占73.49%,但仍有21.39%的公益组织认为使用互联网未受到限制。使用移动互联网的最大限制因素则是“缺乏移动终端使用技能”,占44.79%。

受访组织对互联网和计算机使用的最大需求传播是“提供互联网传播策略培训”(37.43%)。这点从在传播、营销策略和计划上可以看出,没有“正式的计划,仅有些要点”的公益组织最多(31.32%),有20.88%的组织制定了2015年的计划并已在团队通过。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10.67%的公益组织需要“捐助计算机等设备”,可见贫富差距还是很明显。

被重视的和被忽视的

在2015年的传播渠道中,微信公众号异军突起,48.08%的公益组织选择将“微信公众号”纳入2015年的传播战略中,其次为即时通讯工具(37.84%)与官方网站(31.26%)。手机短信、电子邮件等传统渠道的重要性降低。

在2015年的传播战略目标中,60.69%的公益组织选择了“建立组织或项目品牌”。“争取新的捐赠者”、“争取新的志愿者”和“运营微信账号”也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然而,绝大部分的组织对“维护已有志愿者和捐赠者”(16.64%和6.58%)缺乏关注,而这两项工作正是建立一个健康活跃的在线社区的关键所在,只有留住了已有的志愿者和捐赠者并将他们引导到在线社区,机构才能通过社会化媒体建立和传播自己的文化及吸引更多的人群加入。不注意维护已有的志愿者和捐赠者说明了这些组织尚未充分理解社区建设是社会化媒体传播策略的核心。

有而不用 略等于无

调查中,38.71%的公益组织很少更新机构网站/微博/微信公共号;而18.15%的组织甚至从不更新。虽然许多机构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新媒体传播工具,但他们尚未将其纳入机构战略中,尚未做好长期维护工作。而不更新内容的网站不仅无法建立在线社区,更是一种精力和金钱的浪费。这说明公益机构在传播策略方面尚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

已经有一定数量的公益组织使用分析工具去分析所发布内容的访问量,这说明公益组织对数据分析有一定需求;只不过组织对各类分析工具还不熟悉,比如分析微信浏览量数据的机构很多,分析微博和官网的就很少。这意味着公益机构在了解、使用更多分析工具,了解自己在线传播效果方面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

在线募捐平台逐渐受到中国公益组织的欢迎。略多于半数(52.02%)的公益组织正在使用募捐平台。这同时也说明了募捐平台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使用过募捐平台的公益组织中,线下捐款仍然是主要的资源获取渠道。在互联网资源获取渠道中,微信与腾讯公益平台两个渠道较多被公益组织使用。

在通过互联网提高组织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方面,社交网络的普及率已经非常高,绝大部分公益组织通过社交网络来发布项目进展(91.04%)。值得注意的是,东部比西部在复杂技术工具的应用上更加熟练;西部更加依赖于从网络获取资源。

然而,从平均数的比较图中可以看出,经费不是决定互联网传播能力的主要因素。5~10万经费规模的公益组织传播能力最强。年度收入在0~1000元的组织在本次调研中最多,占到了22.74%,但是它们的传播能力不弱。

通过与上一年度调研对比可以看出,通过在线渠道定期公布机构财务状况的公益组织占56.31%,高于去年的46.42%;本组织有固定的媒体(包括报纸、电视、网络)合作伙伴的占55.76%,高于去年的37%;有20.29%的公益组织经常接受媒体邀稿或专访,去年的数据是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