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1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高文兴
5月7日,有“华人裸捐第一人”之美誉的香港知名企业家、深圳市荣誉市民余彭年的追悼会在深圳市殡仪馆举行。余彭年的后人在追悼会上公开强调,将“百分之百地遵照余老的意愿”,兑现他生前做出的“裸捐”承诺。
在近些年频繁见诸报端的“裸捐”一词,其意义即把特定范围的个人资产全部捐出。当年比尔·盖茨从微软总裁的位置上退下之际,将自己名下的580亿美元全部捐赠给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分文未留给子女,这是当代最享誉盛名的“裸捐”。
2010年4月,余彭年将自己剩余的总计32亿港元资产悉数捐给其慈善基金会,并宣布所有财产将委托香港汇丰银行托管、监管,不继承、不变卖、不投资,全部用于慈善事业。由此,他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裸捐”第一人。
余彭年的长孙说:“关于‘裸捐’,爷爷生前已经做了安排,委托汇丰银行为他的资产做了慈善信托,他的财产和公司经营的利润都会归入这个信托。”虽然尚未正式评估,但保守估计,余彭年的资产在70亿至80亿港元之间。这笔慈善信托将按照余彭年的生前愿望,主要用于针对白内障患者的“彭年光明行动”和针对高校的教育捐赠资助。
“儿子强于我,留钱做什么;儿子弱于我,留钱做什么。”——这是余彭年对于财富传承的理解,也为目前越来越多的富人所认可。众所周知,如牛根生、陈光标、冯军等中国企业家都曾表示将个人全部财产捐献给慈善公益事业。
但也有不少企业家对此持怀疑态度,王健林和马云就曾表示不会进行“裸捐”。但这也并未妨碍这些企业家同样成为慈善界的典范——刚过去的一年中,马云即以124亿元的捐赠成为最新一届中国慈善榜的“首善”。
《公益时报》联合新浪网、问卷网和凤凰公益发起本期“益调查”——对于富豪们“裸捐”与否,您是如何看待?
调查结果显示,四分之一(25.76%)的受访者支持企业家“裸捐”,认为他们“从社会获得财富,理应回馈社会”;近三成(29.49%)的受访者则认为“个别的‘裸捐’案例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的慈善风气”;而余下44.75%的受访者认为“做慈善要与个人能力相符,没必要为跟风而‘裸捐’”。
而对于“裸捐”最能够带给社会的积极意义,39.41%的受访者认为巨额财富不仅是巨大权利,也是巨大义务;31.44%的受访者认为能助社会形成正确的财富继承观;29.15%的受访者认为能助社会形成正确的财富管理观,形成可持续的慈善事业。
在被问到如果自己“有一定规模的财产,会否以‘裸捐’的形式将其用于公益慈善事业”时,仅有一成受访者(10.85%)给出了肯定答案;45.68%的受访者认为“当下中国还不具备对财富的可持续化管理环境”,表示不会“裸捐”;43.47%的受访者则持观望态度。
网友留言:
姍树:像(余彭年)这样的人,一定教会了他孩子比金钱更有用的生存技能。
贺兰山下的青春:这些新时代的楷模是不是应该考虑写进现在的小学教科书,影响新一代奉献社会的意识?
y悆5576627662:这样的人留给后代的财富远多于物质。
Young-Crazy:金钱来自社会,适当时候当然要回馈些。不提倡裸捐,但也要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人。个人认为富豪捐些款回馈社会是应该的。
浩瀚白雲HoKwok:裸捐不裸捐属于个人意愿。只要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无论多少,福有攸归!
■ 本报记者 高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