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燕客卿
由于管理不严、发行过滥等方面的原因,民国时期的彩票存在许多弊端,在社会上留下很多不良影响,以至于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几十年中,只要一提起彩票,人们往往把它同旧社会的丑恶现象联系在一起。当年就连周恩来总理对此也“恨之入骨”。
周恩来总理6岁那年(公元1904年),春节后随父母去走亲戚。父亲与一位亲戚,见街上有卖彩票的,两人凑份子花50文铜钱,买了一张汉口鼎隆钱庄发行的彩票。开奖时,意外中彩了,获得当时的天文数字奖金一万元现大洋。周家中大奖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出来,亲朋上门祝贺,吃吃喝喝,所得的5000块大洋很快就花光了。
不久后,周家的家道开始中落。这次中彩,影响了周恩来总理以后的想法:“得彩票,完全是昙花一现,我小时看到这状况就想,为什么前后有这么大的变化,所以我最反对彩票了。”内地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恢复彩票。“彩票太坏了,助长人的侥幸心理和不劳而获的思想,一提彩票我就烦,所以现在我把彩票废了。”
其实,对于彩票的“恶行”,孙中山也是深恶痛绝的。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时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就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明令全国禁止发行彩票。但由于各地军阀割据,民国政府缺乏控制力,各地军阀就开始以“善后”、“济实”、“慈善”为名发行彩票,此业又遍布全国。虽然这些彩票大多是以赢利为主,但其中也不乏为了赈灾、慈善和救国而发行的彩票。
平泉县知事朱重庆呈请试办“官彩”
据热河都统公署档案记载:1917年12月24日,平泉县知事朱重庆签发请示公文,准备试办劝募公益有奖募捐券,用以筹款维修、治理河道和养护山林。公文大意是:此次发行彩票的目的是筹集修治县街河道及农林学务经费,每两个月发行一次,彩票名称为公益有奖募捐券,由平泉县署印制发售。
此次彩票发行数量每次定为1000张,每张彩票面值一元;用抽签的办法确定中奖等级,中签者凭券领奖,奖金由平泉县署担保,每次发行有115张彩票中奖。从发行开始之日起满两个月时定期抽签,选择适宜的处所邀集政府各机关共同监察,雇用盲人当众抽签、对号,地点临时公布。
1918年3月19日,昭武上将军兼热河都统姜桂题签发热河都统公署指令第723号,命令热河道尹戚朝卿、财政厅厅长刘凤镳共同研究核查。两人核查后指出,此项捐券的名义是为公益而设立,实质类似于签捐彩票,按现行法律规定应不予批准。但如果确实是为筹款修治河道和养护山林,可以考虑限定在该县辖区内发行,用以筹集该县所需的公益资金,关于发行彩票的所有情况和记录都要上报备案。此举事实上使平泉县成为重开地方“官彩”的“改革试点”。
赈灾的“黄河彩票”
水灾是民国时期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民国时期多次发行过赈济水灾的彩票。如1920年河南省发行过“河南救济豫省水灾奖券”;1931年黄河水灾,河南发行过“郑州急赈水灾(第一次)有奖券”,每张售银元五角;1930年7月辽西地区连续遭受暴雨袭击,发生洪涝灾害,张学良与其夫人于凤至主持发行了面值为1元的“辽西赈灾奖券”5万张。可以说,赈灾彩票是民国彩票史上重要的彩票品种。黄河水灾救济奖券是国民政府时期发行规模最大的赈灾彩票,堪称民国公益彩票的代表。
1933年,黄河中下游发生大水,黄河多处决口,除淹死成千上万老百姓外,还有数十万人无家可归。为筹集资金救济黄河灾民,当时国民党河北省政府责成天津全市各银号分期发售“黄河水灾救济奖券”。这是一种向全国发行的奖券,其奖券的花边上首次采用了防伪标识。该券每期发行20万张,每张售国币1元,在北平(现北京)的中山公园内当众开奖。
“黄河水灾救济奖券”的奖额分别为:头等奖两个,各得国币2万元;二等奖4个,各得国币5000元;三等奖8个,各得国币1500元;四等奖300个,各得国币80元;末等奖1998个,各得国币2元。开奖形式为摇奖对号。该券正面底纹呈浅蓝色,以“黄河水灾”4个字及图案组成。
资料显示,黄河水灾救济奖券总共发行35期。发行总量为503万元,募集赈灾资金205万元。而当时南京国民政府声称拨款400万元赈灾,实际只拨付了295万元。说起来,“黄河彩票”也算是功过相抵吧。
救国的“航空彩票”
1932年的淞沪战争,虽然以没有对空作战和防空能力的中国军队惨败而告终,但这也使得国人认识到航空业的发达在保卫祖国、抵御外来侵略中的作用和地位。国内各地民众及世界各地华侨基于爱国热情,纷纷创建提倡航空的爱国组织,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一股“航空救国”的浪潮。
1933年5月(即民国二十二年),国民政府更是设立专门机构——“航空公路建设奖券办事处”,专门组织和发行“航空公路建设彩票”,民间誉为“救国彩票”。制定彩票发行章程,根据章程,计划每期发行“航空彩票”500万元,规定每期发行总数的10%即50万元用于发行彩票的各项开支,50%即250万元用于奖金,40%即200万元作为航空建设专款,据悉,此券设计精美,还印出飞机及汽车运行图。
现在看来,航空彩票以收入之半作为奖金,这个比例确实是很高的。在奖额中又划定,中奖率为1%,即每百张中可有一张中奖,设特等奖一名,奖额50万元,这对市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市民对航空救国运动的热忱,所以,几乎每期奖券一出即被销售一空。每期总发行额从三四百万元增加至500万元,发行面遍布苏浙皖鄂赣川6省。
对于当时的“航空救国”热潮,鲁迅先生还曾著文《航空救国三愿》,在讽刺储蓄救国、文学救国、艺术救国后,独称许:“只有航空救国较为别致,是应该刮目相看的。”的确,“航空彩票”不仅掀起了一股民众的爱国热潮,也成为了航空救国、抗击日寇的历史见证。
国学大师也“抓彩”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30年代,著名国学大师黄侃对买彩票也十分热衷。精研《周易》的他,认为可以从卜卦所显示的意义中找到买彩票的规律,由此而致富,所以一有闲暇,他就打卦占卜,推算卜位与彩票的关系。
据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载,黄侃居于南京期间,某日卜得一个“三上上”的卦,立刻出门购买彩票,而且买的是券值五元的全张。开奖后,居然中了头奖。黄侃异常得意,逢人便说:“今日所获,稽古力也。”随后,黄侃用这笔钱在南京蓝家庄购买了一处宅院,并按照自己的设计推倒重建了一座三层楼的豪宅,足可证明这笔奖金的数额不菲,估摸着应该也是个双色球的五百万吧。
民国后期,社会上还出现了“壮丁有奖义券”、“监狱公益券”等稀奇古怪的彩票。1949年9月,溃逃到广东的国民党白崇禧部为筹措军饷,在广州由“粤穗各界劳军运动委员会”发行了两期“劳军奖券”,它的设计印制与钱币相似,极为精美。
但是,随着10月14日广州的解放,“劳军奖券”也就不了了之,也给是是非非的民国彩票画上了句号。
■ 燕客卿/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