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要闻 > 南都公益基金会: 破解公益人才和资源瓶颈
南都公益基金会: 破解公益人才和资源瓶颈

2014-12-30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2014年11月9日下午,南都公益基金会在北京举行了“改变,从未止步——2011届银杏伙伴毕业分享会”活动。

2010年南都公益基金会重新做出战略规划之后,开展了两个战略性资助项目,一个是银杏伙伴成长计划,另一个是景行机构伙伴计划。前者资助草根机构的领导人或创始人,后者资助组织自身已较为成熟、正向影响行业的阶段过渡的机构。这两个计划可以说是目前公益界培养人才和培育机构的明星项目,针对的是公益界面临的两个困难:人才瓶颈和资源瓶颈。

2014年11月9日,2011届的15位银杏伙伴结束了三年资助期,其中不乏一些在公益圈已经耳熟能详的名字,如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刘正琛、歌路营杜爽、青翼李兆伟等。徐永光在他们的毕业分享会上说:“实际上,南都基金会在银杏伙伴项目上投入很少。银杏伙伴每人3年资助30万,加上其他的一些活动,包括培训、出国考察和管理支出,每个人投入40多万。3年40多万如果用于一个机构的项目资助,是微不足道的,但这笔钱用在银杏伙伴身上,就会使得他们个人的成长获得很大的突破。对人的投资,是最有价值的投资。”

景行计划在过去三年的探索中共资助了9家机构,这些景行机构的共同点就是能够或有潜力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比如慧灵、爱有戏。南都将自己的使命定位于支持民间公益,而能在行业内产生推动作用的景行计划伙伴,就是南都找到的影响行业的杠杆。

徐永光说:“从我们整个行业看,还存在一种穷人心态,或怨妇心理。行业很弱,但合作还不够。”目前国内基金会或政府的资助、购买模式中,给机构自身运行成本和发展的支持较少,导致很多公益机构形成了“项目拿得越多,机构负荷越大,崩盘的风险越高”的窘境。景行计划的目的就是通过资助,使这些机构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今年8月第二届景行伙伴交流会上可以看到,在过去三年的探索中,单纯的资金已经在发挥作用。有了对项目探索、经验梳理及标准化、团队建设、管理提升的投入,很多景行伙伴从容、有序地渡过了战略转型、规模化发展、新老领导团队更迭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其对行业的影响力在稳步上升和深化。此外,这些机构还有很多人才管理培训、资源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的需求,景行计划希望提供一个整合专业力量和资源的平台,为它们提供帮助。

除了以上两个项目,2014年12月,南都公益基金会与瑞森德合作启动了“蓝海计划”,先期以公开招募的方式选定了两个公益组织,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和北京音画梦想社会工作事务所。其运作方式是南都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共同出资,瑞森德以远低于市场价的价格为每个公益组织提供一对一的筹款咨询服务。服务期为两年,服务内容包括帮助公益组织梳理和规划筹款战略、研发筹款产品、培养筹款专岗人才及一年期的定期辅导和观察。“蓝海计划”制定了关键产出指标,对项目效果有明确的衡量标准。

2014年,南都在救灾和行业研究的两个项目支持也引人注目,前者是在鲁甸救灾大本营成立后,迅速审批通过了第一笔金额8万元的资助,支持“民间公益组织鲁甸抗震救灾协作平台”大本营运营行政费用,包括平台的办公、志愿者培训等,希望通过推动民间力量在灾害应对中的协作,实现有序有效参与。后者则是在9月份深圳慈展会上发布的《2014中国公益行业人才发展现状调查报告》,这份报告对公益行业人才现状进行了多角度分析,呈现了行业人才结构现状及可能发生的变化,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样在今年慈展会发布的,还有南都所支持新公民计划的《流动儿童数据报告——2014》,清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可以为行业内相关项目运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南都的优势并不在于深入某个公益领域深耕细作,而是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为基金会、草根组织发展,以及营造良好的公益行业环境提供尽可能的支持。

(王会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