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闫冰
眼下,又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季,有关高校“点招”的话题成为舆论热点。
尽管教育部已经明令禁止“点招”,但一些高校仍然会留出少量机动招生名额,对教职工子女、“校董”子女等实行特殊录取政策。据新华社6月9日消息,一企业主称,他是某知名高校的“校董”,每年向这所高校捐100万,作为“回报”,每年学校招生时就会给一个“点招”指标。这个名额可以给自己的孩子、亲属用,也可以送给生意合作伙伴或有所求的官员。
以入学指标回馈大额捐赠现象的存在,一方面显示出高校对资金的渴求,另一方面也给高校捐赠蒙上了一层阴影。作为公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公平的原则必须得到严格执行。与此同时,发展的冲动,又往往造成高校对资金的强烈需求,社会捐赠便成为一种补充。这种情况下,在通过学校自己的基金会吸收了大量捐赠的同时,高校基金会的身份却变得模糊不清。连带着“捐赠”这一行为也出现了“点招”这种变形。长期看,无论是对高校,还是高校基金会来说都是存在问题的。如何规范化高校与捐赠、高校基金会与公益之间的关系亟需得到重视。
《公益时报》与新浪公益、凤凰公益、问卷网共同推出益调查“你怎么看待高校用自主招生名额等教育资源回馈社会大额社会捐赠的行为?”。本次调查时间从6月11日10:00截至6月16日10:00,共有9754位网友参与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2.8%选择“不赞成,这是不公平的体现,无视高考制度的公平准绳,也会促使滋生腐败等问题”;22.53%的网友则表示“赞成,在不违背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拿出适当资源来回馈社会,这有助于学校提升办学条件”。
专家的看法则更加理性。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此前曾表示,在国外大学发展社会捐赠时,也曾出现利益交换和影响学校声誉的问题,比如,一些私立学校拿出一定的招生名额给捐赠者,还有就是回报给捐赠者冠名,这也都在国外引发争议。像私立大学拿出一定名额给捐赠者,虽然师出有名,是私立大学,且操作公开、明确具体标准、同时不影响教育质量、对所有学生实行“严出”要求,而且所得经费全部用于办学等,但也遭到舆论质疑,如今私立大学在这方面的操作已经大为减少。至于捐赠回报冠名之类,则通过学校的现代大学治理方式,进行妥善解决,学校董事会(或理事会)会就捐赠资金来源、捐赠冠名的地点、时间、捐赠资金使用事先听取教师、学生意见,得到同意后方接受。
调查中,在“你认为学校用怎样的方式鼓励和回馈社会大额捐赠最妥当?”一项中,“学校内设立纪念墙、教学楼命名等纪念方式”受到54.37%的网友支持;“荣誉表彰等精神鼓励”和“提供招生指标或对入学条件适当放宽等教育资源倾斜”两个选项也有人赞同,分别是23.77%和17.8%。
对此,熊丙奇认为,只要建立明确的制度规范,大学是可以在不进行利益交换和不伤害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声誉的情况下拓展办学资源的。对于社会捐赠者,大学当然不是完全没有回报,而是可以回报给捐赠者荣誉,尤其重要的是高质量的人才培养,让所有捐赠者从中获得更大的捐赠价值,同时也直接服务于捐赠者自身的事业发展。
公益时报记者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