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1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雪弢
事件
2008年4月29日,民政部召开“基金会评估工作总结暨授牌大会”,首批62家符合参评条件的基金会中,有6家获得最高评级5A级、13家获得4A级、19家获得3A级。截至2008年底,共有39个非公募基金会在民政部登记,平均注册资金为3905万元。
2008年2月28日,作为民政部批号为“001”号的首个国家级非公募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被评为3A级基金会,这意味着,非公募基金会从此走上等级之路。
同样是在那一次的评级中,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华慈善总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6家机构被评为5A级基金会,5A级是基金会等级评价体系中的最高级别。
这个评价从何而来?2007年10月,民政部对登记时间为一年以上的基金会进行全面评估,上述正是这次评估的结果。
时任国家民间组织管理局巡视员廖鸿指出,为基金会评定等级,可以提高这些机构的公信力,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形象,促进其良好运作,募集更多资金,扩大社会影响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让老百姓知道,哪些基金会是优秀的基金会。”
当时,在中国民间组织网上可以看到基金会评估结果的公示。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等13家机构为4A级基金会,香江社会救助基金会等19家机构为3A级基金会,中国孔子基金会等14家机构为2A级基金会,中国关心下一代健康体育基金会等10家机构为1A级基金会,中国绿化基金会等7家机构为无等级基金会。
基金会评估是一项强制性的工作,在规定的时间没有申报的组织就被列为无等级。
由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基金会负责人组成的基金会评估专家小组和评估委员会,依照基金会评估指标和评估工作程序,对基金会进行综合评判。
评估主要对基金会的基础条件、内部治理、工作绩效、社会评价四个方面进行了综合评判。基金会需要先进行自评后,再由民政部对其进行正式评估。评估分为初评和终评。依据评估标准,由民政部相关负责人、社会组织领域专家、学者等人组成7人评估专家小组,分别前往各个基金会进行现场打分。根据分数,基金会将被自动分级,这个结果将会被报送给评估委员会。评估委员会对评估结果进行讨论,并投票决定基金会的最终等级。
事实上,在2007年8月民政部就印发了关于《全国性民间组织评估实施办法》的通知,以此来增强民间组织服务社会功能,提高民间组织社会公信力。时至今日,对基金会的评估工作仍在每年有序地进行,“等级”也成为公众衡量一家基金会优劣的标准之一。而政府主导的这一评估,对非公募基金会来讲,究竟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在每一位身处其位的非公募人心中也自有评价。
(本报记者 张雪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