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17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勇
翔业爱心基金会是福建省首个由国企出资并自主运营的非公募公益基金会
厦门公益组织新春联谊交流会上,到场的近百名义工捐出自己的物品,拍卖所得捐助给厦门一些处于起步阶段的公益组织
“我们目前正在对后期将资助建设爱心图书室的30所学校进行名单确认和审核,预计11月完成计划任务。”厦门市翔业爱心基金会负责项目运作的小韩在电话里对《公益时报》记者确认道。
小韩提到的计划全名“起跑线计划”,于2013年4月正式开始实施。该计划预计在五年内,为福建省300所学校建设300间“翔业爱心图书室”。今年计划向100所学校捐赠图书室,首批已确认70所,提供各类书籍超过10万册。
作为福建省首个在市级民政部门注册的非公募基金会,短短半年时间,就将项目落实到位,该基金的顺畅运作,得益于福建省在厦门市推进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
1.基金会市级登记的探索
据厦门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石好荣介绍,早在2012年下半年厦门市民政部门就获得了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权限。
福建省下放基金会审批权限的这一动作是建立在国家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之下的。
2012年3月19-20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十三次全国民政会议。会议要求推动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创新,落实统一登记、各司其职、协调配合、分级负责、依法监管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为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改革,落实会议有关精神,福建省民政厅决定改变基金会由民政部或省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现状,下放审批权。厦门市作为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成为唯一的试点地区。
厦门市翔业爱心基金会恰好赶上了这一试点的契机。
“翔业最开始是向省里申请注册的。”小韩介绍说,“省民政厅下放登记权限后告知了我们,我们就在市里申请登记注册了。”
至于为什么由省里改成市里,小韩说:“我们的主要工作区域在厦门,在市里登记注册,包括以后的日常管理都比较方便,不用往福州跑了。”
接到拟申请成立厦门市翔业爱心基金会的相关报告后,厦门市民政局对基金会名称、设立申请、法人登记申请、章程、场所等进行了认真的审查,“我们是严格按照基金会登记的相关法规执行的。”石好荣说。
“市里对我们比较支持,整个过程也比较快,我们最终于2013年1月1日正式成立了。”小韩表示。
厦门市翔业爱心基金会成为厦门市首家由市级民政部门登记管理的非公募基金会。
2.落实四类组织直接登记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关于“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的要求后,福建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的迫切需要,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进一步放宽了登记条件。
《意见》提出推进社会组织直接登记:除依据法律法规需前置行政审批及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科类的社会组织外,其他社会组织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登记。不再需要提供“业务主管单位的批准文件”、“业务主管单位同意设立的文件”。同时将全省开始实施直接登记的日期确定为自2013年7月1日起。
在此基础上厦门市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加快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内容。
一是实行直接登记。自2013年7月1日起,除依据法律法规需前置行政审批及政治法律类、宗教类、社科类的社会组织外,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其他社会组织的申请人均可直接向登记管理机关(即民政部门)申请登记。厦门市民管局局长石好荣强调:“只要材料齐全,符合要求,在民政部门就可以直接登记,不需要归口管理部门的同意或备案。”截至目前,厦门市实现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已经有15家。
另一方面,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不具备登记条件的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可在区民政部门进行备案管理;区民政部门受理社区社会组织成立申请时可免于筹备环节,直接进入申请注册登记阶段。厦门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培军做客《在线访谈》时谈到,今年的目标是争取备案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新增100个。并强调社会组织登记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
审批时限相应缩短。“我们将审批时限压缩在法定时限的35%。”石好荣说。新申请成立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审批时限缩短为11个工作日,已成立的社会组织办理变更事项审批时限缩短为7个工作日。
二是放宽登记限制。探索“一业多会”机制,允许同一行政区域内成立两个以上业务范围相同或者相似的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团体和行业协会商会;在厦、漳、泉同城化范围内,允许厦门市成立的社会组织依情况适当吸纳漳州市、泉州市的会员;经省民政厅授权,实施对非公募基金会和公募基金会的登记管理;扩大异地商会登记范围,县(市、区)以上同一籍贯自然人或法人在厦门市投资兴办并在厦门市工商注册的企业可以向厦门市、区两级登记管理机关申请成立登记异地商会。
三是加强涉台社会组织管理。支持台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慈善领域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厦设立代表机构,市民政部门负责代表机构的备案管理工作。代表机构的备案管理程序参照《厦门市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代表机构备案管理办法》执行。
除此之外,厦门还充分利用特区地方立法权,正在通过厦门市人大抓紧研究出台《厦门经济特区行业协会条例》,加强行业协会管理制度建设,推动行业协会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3.变管理为服务
一系列登记管理服务创新措施的实施,使厦门的社会组织得以迅速发展。
据石好荣介绍,截至9月底,厦门市登记在册的社会组织已达2431个,提前完成了2013年的2400家的目标,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每万人社会组织数达到6.5个,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大量社会组织登记成立后,随之而来的是如何管理服务的问题。“我们主要是通过年检来监督社会组织,平时也会参加他们的活动,社会组织的一些活动计划等也会在我们这里备案。”石好荣介绍说。
这一点也得到了小韩的证实。“翔业爱心基金会的项目由我们自己运作,会告诉民政部门,他们不会干涉具体的操作。主要是实际操作时的见证。”
变管理为服务,正是厦门市社会组织管理的特色之一。为方便社会组织,厦门市民政部门开辟了网上服务渠道。石好荣介绍,“目前社会组织已经可以在网上对年检材料进行预审,然后到民政部门就可以一次性办理完成,比以前方便许多,不用一趟趟跑了。”网上服务窗口可以提供网上年检、网上答疑、网上申报资料预审等多项服务。
务实的作风,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没有了其他方面的困扰,小韩所在的翔业爱心基金会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项目的运作发展上。据小韩介绍,翔业爱心基金会在建设“翔业爱心图书室”的过程中,发现乡村教师同样需要得到关注,为此另外投入200万元分两期为龙岩200名乡村教师量身定制了“体验式”培训。第一期培训已经在8月实施,第二期培训将于2014年暑假举行。这一培训是福建省首个乡村教师大规模的公益培训项目,为确保培训质量,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台湾辅仁大学等的十多名全国一流培训师资。
厦门市社会组织管理的另一大特点是涉台社会组织管理。其实早在2012年10月厦门市即实施相关办法,规定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的代表机构,经市民政局备案后将取得合法身份,即可依据核定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石好荣介绍,合法设立的涉台社会组织具备独立法人资质,具有组织机构代码,可以开设银行账户等。
2012年11月28日,大陆首个合法设立的台湾经贸社团代表机构,即台中市海峡两岸经济发展协会厦门市代表处揭牌成立。目前,已有7家台湾经贸社团在厦设立办事处。还批准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海峡”冠名的跨行政区域的社会团体——海峡动漫影视创意产业发展促进会。
■链接
福建社会组织简况
近两年来,福建省的社会组织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截至去年底,福建全省经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18603个,比上年增长9.5%,其中省级1453个,市级3780个,县级13370个,几乎涵盖了全省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按登记种类统计,社会团体12298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168个,基金会137个,公募基金会21个、非公募型基金会116个,基金会净资产总额达19.9亿元,基金会数量和资产都处在全国前列。
除厦门外,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后,南平、三明等地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南平市民政局制定下发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贯彻落实《意见》的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方法步骤,把贯彻落实《意见》的措施具体化。三明市则出台了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的意见。
省会福州市同样采取了多种举措提高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的水平。要求坚持大力发展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通过实行直接登记、以部分福彩公益金补助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形式,促进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向前发展。坚持规范发展行业类社会组织,通过整改,使该市63家行业协会实现职能、人员、财务和办公场所与行政主管部门分开,实行“一业多会”,不断壮大行业协会。
(本报记者 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