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皮磊
“孩子7岁的时候,居委会打电话来问了一下孩子有没有上学,孩子没有上学,后来也没有人再来问了。”
“虽然普通学校基本不会拒绝孩子,但是支持也不是很全面。有些学校还好,家长可以陪读,但有些学校不太愿意提供便利。孩子因为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和家长的陪读,可能就会有很多情绪和行为问题,随班就读的效果和质量需要努力保障。”
……
3月1日,心智障碍者家长组织联盟(以下简称家长联盟)在北京发布了《适龄特殊儿童入学、就学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的研究报告(2018)》。
《报告》显示,学校不具备接收特殊儿童(指因个体差异而有各种不同的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的能力,缺乏特殊教育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和支持保障,国家相关政策难以具体落实……一系列现实问题给众多特殊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对现有教育体系而言也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因此,呼吁和倡导推进融合教育、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已成为不少社会组织、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心的事情。
2017年3月,家长联盟举办了“提升全纳教育的专业能力及建设支持体系”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座谈会,有十名代表委员就此向两会提交建议和提案。2018年3月,家长联盟起草了《关于完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的建议》和《关于提升教师融合教育素养的建议》等两份提案,多位代表委员协助提交全国两会。
记者了解到,家长联盟的上述努力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教育部高度重视融合教育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各地开展随班就读、推进融合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融合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
今年两会前夕,家长联盟提出的关于“加强残障儿童入学保障机制,确保适龄残障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建议,也得到了数位代表委员的关注。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还将就此提交相关提案。
特殊儿童受教育状况仍不理想
小禾今年10岁,自闭症。8岁时,父母带小禾到片区普通小学报到,面试老师一看孩子跟普通孩子不太一样,就建议家长去申请特殊学校。当地并没有专业入学评估流程,小禾父母找到教育局,教育局表示既然片区学校不能接收,可以送教上门,一个星期可以上两节课。
但小禾的父母觉得送教上门的方式不适合小禾,因为小禾只是有些情绪障碍,有时候会叫喊几下,一周两节课对于小禾来说远远不够,而且送教上门这种教育方式会让小禾与外界隔绝,更不利于小禾的康复和成长。父母还是希望小禾能够进入普通学校,在有普通孩子伙伴的集体环境里成长,毕竟孩子长大了也需要融入社会。
他们内心觉得,如果能在普通学校跟其他孩子一起接受融合教育,才是最适合小禾成长的教育方式。
于是,小禾的父母想办法送小禾去了一所价格不菲的私立小学。然而在这所小学小禾也很难适应和融入,半年后就只好主动退学在家。后来,小禾的父母又找到一个私立托管中心,然而托管中心也无法提供这个年龄的孩子所需要的教育。最后,小禾的父母只好让孩子进入当地的特殊学校读书。
事实上,像小禾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
2017年5月1日,新修订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开始实施,条例中明确了适龄残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明确残障儿童优先接受普通教育的权利。但根据当年由家长联盟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科研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发起的“适龄残障儿童入学状况调查”,适龄受访者义务教育在读比例为45%,2017年申请入学成功率仅为69%。
影响特殊儿童入学的关键问题
在此前调研的基础上,2018年,家长联盟再次开展了针对特殊儿童入学问题的调研活动,望通过各地的案例和政策分析,最终落实到如何完善政策措施上,从而促进特殊儿童入学。
通过对多个特殊儿童案例的分析,此次发布的报告发现了以下几个影响特殊儿童上学的关键环节:
首先,相关部门要全面登记特殊儿童的信息和教育需求,并做好持续跟进工作。家长联盟调研支持顾问何慧君表示,全面登记所有特殊儿童的信息并核查其入学状况,是保障特殊儿童获得教育的首要条件。其中提到的特殊孩子,不仅仅包括持证的残疾孩子,还包括无证的残疾孩子,以及有特殊教育需求的特殊孩子等。
其次,要建立权威的专业评估和仲裁机构,对特殊孩子的入学能力进行客观评估,并对家庭和学校在入学环节存在的争议进行仲裁。
再次,要加强普通学校的支持保障体系。因特殊孩子的残疾类别、残疾程度不同,具有很强的个体差异和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需要无障碍的环境建设,专门的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和支持保障。
报告发现,学校不能提供健全的针对特殊儿童的支持保障措施,是导致部分特殊儿童入学后因不适应甚至辍学的原因之一。
2016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资源教室应配备适当资源教师。此举被认为是有效解决特殊儿童教育需求的有力措施之一,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在具体落实层面存在很多现实困难,导致一些好的政策并未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武汉爱特特殊儿童教育培训中心负责人胡弘表示,虽然目前教育部门在政策上对特殊儿童有一定些支持,但具体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国家相关政策规定,这些特殊孩子可以随班就读,学校也必须要接收,但他们只能在户口所在地上学,没有择校的权利。此外,如果每一所学校里都有特殊教育背景出身的教师或懂得相关专业的人员,那么他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为特殊儿童安排课程,根据个体需求制定教学方法,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融入进大环境中。”
此前,胡弘及其机构曾将尝试将机构的特教教师送进学校,对那些特殊孩子的行为进行观察记录,然后对老师进行一定培训,希望提高老师对于特殊儿童教育的认识,但效果并不理想。她坦言,作为一家社会机构,自身的力量太弱了。“我们觉得特殊教育机构可以更深入地进入一些小学和幼儿园,但实际上除非学校接收了这样的孩子或者在这方面确实遇到了什么困难,否则学校是不太愿意主动和我们进行接触的,因为这会大大增加他们的工作量。”
对此,专家表示,只有让特殊儿童在普通学校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切实保障特殊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些支持包括专业的特教师资配备、专门的资源教室、接受过特教培训的普校老师、针对性的个别化教学计划以及接纳包容的融合环境等。
多部门联动形成有效机制
我国于2007年签署的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中,不仅提出“残障人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明确倡导融合(全纳)教育。通过融合教育不仅能保障特殊儿童的利益和发展需要,还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为社会做出贡献。
近年来,社会组织在倡导、推动融合教育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收到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同时,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声也得到了相关部门关注,甚至逐步影响了国家相关部门决策。
2018年,教育部对“关于加大融合教育师资培养力度的建议”回复称,教育部高度重视融合教育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对各地开展随班就读、推进融合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力度,不断完善融合教育的支持保障体系。
家长联盟理事长戴榕对《公益时报》记者表示:“教育部门对我们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积极的反馈,他们觉得像我们这样的社会组织能够获得来自家长的真实声音,这对教育部门来说也是很好地了解更多情况的通道。教育部门肯定的态度也让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希望去做好这件事。”
不过,戴榕也谈到,就现状而言特殊儿童上学路依然面临着很多挑战和困难,比如地区差异巨大、师资力量不足、相关政策无法落地等。“但我们依然要坚持倡导,继续推动融合教育,要让更多的人群接纳特殊儿童这个群体,让社会变得更加包容,同时要让更多人理解我们需要政策保障。我们应该给予这些孩子良好的教育,这样他们在未来才不会成为社会的负担。”
因此,单纯依靠社会力量推动特殊儿童教育问题并不现实,政府也必须拿出实际行动。2019年两会前夕,基于上述调研报告发现的问题,家长联盟采纳多方意见,形成了“多部门携手加强特殊儿童入学保障机制,确保适龄特殊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建议”,将由全国政协委员俞敏洪协助提交。
该建议提出,应该形成多部门联动的有效机制,保障特殊儿童入学更好接受义务教育:
第一,建议各地卫生计生部门、残联、民政、教育等部门协同建立“特殊儿童少年信息系统”,同时开放家长登记端口,每年通过这个系统进行入学登记和入学核查;
第二,建议由各区县政府牵头,区县教育部门会同卫生、民政、残联等部门建立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负责当年申请小学和初中的所有特殊孩子的统一入学评估和争议仲裁;
第三,建议各地编制、财政、教育等部门,因地制宜,在普通学校配备有效的特殊教育师资资源,切实保障特殊儿童获得合适的、有质量的义务教育,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