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0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人们为情结、兴趣、理想、梦想而创新,现阶段对财富有所冲动,台湾也无例外。但未来十五年间,中国企业将会出现完美的升华。”
去年11月,长江商学院副院长、管理学教授阎爱民带领学院校友和理事赴台湾游学,论坛中,针对一名台湾同学的“发难”称大陆企业发展中对金钱有着原始冲动、竞争粗暴的言论,阎爱民作出了有力回击。
企业发展、财富分配究竟应该如何统一?个人价值与公众利益又应该如何共处?当前,一家国际顶级的商学院正在为财富的布施开出“药方”。
2017年5月16日,恰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90周年。当天,由长江商学院与江西省吉安市联合开办的“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正式开班,长江商学院创办院长、中国商业和全球化教授项兵开讲。
30名当地企业家汇聚一堂,在这里提升商业技能,探寻共赢机会,寻找财富布施的答案。
以专业的名义公益
江西省吉安市,著名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井冈山是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选择吉安是长江人的一种情结。”阎爱民说。
出生中国东北一普通农民家庭的阎爱民,19岁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农村插队,工厂做工并苦读工科,顺利考上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后任院长助理。
当时的中国没有商学博士,赴美读书拿下博士回国效力,成为阎爱民的不二选择。
不久后,阎爱民成为波士顿大学Questrom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教授(终身教职),时常忙于中、美两国之间。
2002年,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开始筹建长江商学院,阎爱民作为创始教授之一参与长江商学院创建,现在阎爱民已是长江商学院管理学教授、政府关系及校友事务副院长。
在长江,他是一名“老兵”,经历着长江的全部,与长江一同发展。
2016年,阎爱民作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辞去美国波士顿大学终身教授职务,全身投入长江商学院发展之中。
阎爱民说:“回首望,祖国的每一次发展进步,我都是受益者。改革开放、国家改革、社会进步,每一步都使我获益不少,为国家发展效力理应当然。”
2017年,恰逢中国革命胜利的摇篮——井冈山90周年纪念日,在阎爱民的撮合下长江人特意选择在这里开班。
这是长江商学院首次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学,开展企业家培训课程,通过长江的商学管理教育,助力地方企业的创新驱动发展与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老区发展、振兴老区经济。
“长江的公益一定是有选择性的,根据自身能力和条件进行。通过商业专有的技能,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是长江人的责任。”阎爱民说。
而就在“领航井冈”企业家高级研修班开班前夕,阎爱民还为30万元的资金缺口有些担心。
根据学院的开班预算,所需的师资、教材、考察、场地租用等成本,加之学院缴纳费用核算,如果要保证本次教学圆满完成,费用缺口约为30万元。最终,在阎爱民及校友们多方发动下,由长江商学院江西校友会通过捐赠方式补足了这一缺口。
“不挣钱,说有些赔本,一点也不过分。但学院不能因赔本就不做,这才是长江的公益面。”阎爱民表示。
阎爱民说,从长江商学院2002年建院至今,没有一个真正属于学院自有产权的校区,全部属于租用性质。
作为一家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组织,属性就决定了挣来的钱,理应用在机构发展上。阎爱民称,2010年,学院以1.5亿元价值欲拿下北京一块土地,但因政策调控未成,如今该地块价格已大幅上涨,这对于长江的校区发展压力太大。
“现阶段,如果建造一个能够跟全球任何地方实现实时连通的教室,这样的建造经费约为1000万元。如果长江没有财务储备,发展将会十分缓慢。”阎爱民说。
商学院的“公益情”
将公益纳入学院整体发展战略是长江商学院有别于其他商学院的重要一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长江公益已经经历了从简单捐赠、到开发项目、再到专业化发展的公益历程。
从2002年到2010年,长江各地校友、班级自发开展公益活动,通过筹集善款和志愿服务等方式帮助有需要的社会群体。截至2016年,长江公益基金共募集善款5千余万元,先后实施教育、医疗、环保、灾后重建、艾滋孤儿和远征老兵救助等多种公益项目。
目前,按照长江商学院的课程设置,所有EMBA学生就读期间必须参与学校有组织的48小时公益活动,并将其计入课程学分,纳入毕业考核管理。
“公益不能随便,必须踏实,有效果!这才是长江公益课程设计的初衷。”阎爱民说。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益也不例外。
2014年,长江商学院在甘肃酒泉打造枸杞扶贫项目,名声远扬。
为帮助当地农户枸杞生产增产增收,学院与地方政府达成一致,由长江校友采购枸杞进行“善购”(爱心购买),同时,对当地枸杞种植户从产品种植、包装制作、筛选品鉴、质量控制、品牌设计、销售路径全过程进程跟踪帮扶,使其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在这家枸杞产品的销售企业基本上可以在市场上自由竞争,实现自我造血后,长江又将这一扶贫模式在黑龙江和陕西复制,分别对当地生猪和蘑菇项目进行公益帮扶。
“公益就应该有实效。将公益的概念融入长江办学理念和血液中去,无公益,不长江!”阎爱民说。
在长江寻找财富的意义
2002年11月21日,由李嘉诚基金会捐资创办并获得中国政府正式批准,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长江商学院正式成立。并顺利成为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和欧洲管理发展基金会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工商管理硕士授予单位”。
阎爱民觉得,来长江就读的学员,基本呈现4种形态。一是企业遇发展瓶颈;二是在长江平台寻求合作机会;三是传统企业向互联网等虚拟经济转型寻帮助;四是附庸风雅之士寻自身价值。
阎爱民说,不管出于以上何种目的来到长江,我们都欢迎。对于企业家,我们改变不了他们的过去,但可以尝试改变他们的未来。企业家逐利可以理解,但我们需要让其知道,逐利之后还需要做些什么?让他们从吉安走向江西,从江西走向全国,进而走向世界。
阎爱民在长江商学院教授组织行为学等课程,课堂上他用一个生动的例子诠释着人生财富的后时代意义。
每一个人都没有机会参加自己的悼念活动,但你期望当天活动的悼词是什么?追求的价值?受社会喜欢的程度?自己的贡献和追求?希望每位学员都为自己写一封悼词。最后,学员们发现,自己有着足够的金钱是个富有的人,却觉得富裕只是一个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而更多的则是对社会的贡献程度。
“与长江打交道的富人很多,通过长江的渠道和方式,将富人内在善良的潜能释放,让公益成为富人们的一种习惯。在长江找到一个社会公民、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长江能够给予的。”阎爱民说。
“未来十五年,从完全利、到利他、到利众生、到利社会,中国企业家定会出现完美升华,勇于担起社会责任,将公益纳入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企业将会获得长足的发展动力。”阎爱民补充道。
■ 本报记者 张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