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皮磊
最近一段时间,“区块链+公益”成了一个热词。2016年12月初,网络互助平台众托帮在上海举行了“心链”发布会,而“心链”是众托帮依托区块链技术,专门针对公益行业开发的产品。随后不久,蚂蚁金服正式宣布旗下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已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并向公益机构开放。同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以下简称红基会)和壹基金率先向支付宝提出了区块链公益项目申请,并先后上线了“和再障说分手”以及“照亮星星的孩子”项目。
其实早在2016年7月份,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就对区块链公益进行了小规模试水。当时,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在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上线了“聆天使公益计划—听障儿童重获新声”项目。这一项目是支付宝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公益场景的首次尝试。有评论认为,这项技术将有助于解决公益财务透明的“痛点”。
那么,到底什么是区块链,它将对公益行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用专业术语来解释,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相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由节点参与、存储的数据不可伪造和篡改、公开透明等特点。应用区块链技术后可以找到每一个账号在历史上任何一点记录的信息。
事实上,区块链是伴随着比特币的诞生出现的技术。随着比特币交易量的增长,区块链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其记录了整个比特币网络上的交易记录数,并且这些数据是被所有节点共享的,通过区块链可以查询到每一笔交易的历史,可以时时更新谁拥有这些货币,同时可以进行公众验证。
通俗地说,区块链是一项“不可篡改的数字账簿”技术,任何写入区块链的记录均不可篡改,便于公众监督和审计。就公益项目来说,引入区块链技术之后,从用户捐款那一刻开始,到项目完成支付,每一步都将被详细记录下来,而且所有的过程不能人为更改。将这一技术用于公益领域,除了“技术服务生活”的想象力外,也是因为它具有公开、透明的特点。
打开支付宝,进入壹基金“照亮星星的孩子”项目页面,细心的用户会发现,“项目说明”右侧多了一个“爱心传递记录”。用户点进去之后可以看到项目上线时间并且能够查看捐款记录,而捐款记录中包括经过隐私化处理的捐款人信息、捐款金额以及捐款时间。此外,页面上方有一行显著的红字——每一笔捐赠的善款将直接到账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账户。
相比而言,网络募捐平台上线的公益项目,无论捐款人还是平台,通常都只能追踪善款进入基金会账户,至于每一笔钱究竟何时以何种方式拨付给了哪位受益人,则无法实时监督,只能靠公益机构人工上传项目图文反馈。而区块链技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对资金流向的实时公示,能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公益项目的执行方式和流程,有望解决善款公示“最后一公里”问题。
壹基金副秘书长沈旻表示,“照亮星星的孩子”项目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一对一支持贫困家庭自闭症孩子获得行为训练的机会。“和之前的公益平台相比较,确实有许多新的体验,特别是一些细节部分,比如最明显的是单独有机构管理费设置一栏,这也正是区块链技术希望实现的‘透明、公开’的体现。最大区别是它要求善款自捐赠人捐出善款到最后给到受益人,必须在支付宝的环境下发生。区块链技术在这个过程中提取所有交易信息,以确保资金流转的痕迹能一目了然,这个过程同时也完全向公众开放。”
有什么公益价值?
据了解,用于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的区块链技术由蚂蚁金服自主设计和研发,它吸收了蚂蚁金服和阿里集团过去十多年在支付、电商、云计算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性能高、成本低,并达到了金融级的稳定性。
据蚂蚁金服资深架构师赵尊奎介绍,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还在不断完善升级,且已经具备云上部署能力。“蚂蚁金服正在建设一个开放的‘信任链’。作为一个以信任为核心的云服务,它可以提供可信数据库、可信资金交易、可信资产交易、可信链接服务,也可以提供可信的公益服务。”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除捐款外,以后更多形态多元、参与方众多、流程复杂的非传统公益项目将有望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运营、财务和信息公开等问题。比如,国际救援项目中的电商平台和物流公司、公益保险项目中的理赔机构,甚至国家审计机构等,都可以将“账本”同步到云端。“账本”信息由所有参与方共同确认后生效。也就是说,如果有某一方想要偷偷篡改,将被默认无效。
目前,除了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一些网络互助平台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据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已有22家投资机构进入网络互助领域,网络互助平台超120家,总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网络互助平台引入区块链技术更多的是想借此提高平台的公信力,而公信力是这些平台生存的根本。
2016年12月7日,众托帮在上海举行了“心链”发布会。众托帮创始人兼CEO乔克告诉记者,“心链”是众托帮专门针对公益行业而开发的产品,依托区块链技术,所有的爱心将被记录在“心链”上,捐助金额、资金流向等信息公开透明,使公益资金非法挪用成为不可能,这也让个人的爱心行为成为一笔客观的“数字资产”。
“‘心链’建立了一个公益慈善公共账本,公益活动总共募集了多少钱、这些钱的去向等信息通过区块链的记录都可追溯,且不可篡改。在区块链的助力下,整个慈善过程全部公开、透明。这能够让爱心成为每一个参与者的数字资产,甚至信用记录,成为跟随每个人一生的公益记录簿。众托帮开发‘心链’,就是希望利用它在公益方面做一点事情,让大家看到公益最真实的情况,通过技术手段来获得大众的信任。”乔克表示,众托帮的“心链”将会免费与公益组织对接,使公益组织的慈善活动、善款使用等通过区块链技术变得更加阳光透明。
2016年10月上线的八方互助也引入了区块链技术。专家表示,互助保障平台作为服务平台,会员数据的真实性对于用户获取保障均摊资金有着巨大的风险控制价值。区块链技术的运用使会员数据得到备份与验证,可以防止用户的道德风险,防止会员数据被篡改。
面临哪些挑战?
壹基金工作人员表示,区块链技术率先从技术层面上为公益行业的透明公开提供了可能,同时也是优化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从区块链技术目前对项目的相应要求来看,其为公益机构提供了一个选择,公众通过区块链技术也能清晰地了解到资金从捐赠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的痕迹。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在于积极推动了公益行业在《慈善法》施行后更好地完善捐赠信息反馈公示。”
不过,在现代公益组织内,除了一对一的资助外,捐赠人的善款往往会转化成相应的服务、硬件、软件等去服务于受益人。此外,还有一些公益组织做的是支持其他机构能力提升。“此类项目在区块链上进行信息公开时,模式可能就与一对一的直接资助有所区别。一方面,区块链技术会吸引行业内有类似项目的公益机构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这也是挑战,尤其是对于项目管理流程中痕迹的合规与数据的透明。”壹基金方面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区块链技术的运用能把人为失误减到最小,对于公益机构进行数据统计、项目执行跟踪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第三方平台的资金流公示,也有助于公益项目得到更多公众认可。但技术处理的一般都是可以标准化的问题,并不是所有公益项目都可以标准化。同时,公益项目的执行流程,比如拨款流程、财务记账方式等,基于银行系统的收款、拨付流程而设计的财务制度和记账方式等,面对资金从公益机构支付宝账户到受益人支付宝账户的情况,也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红基会众筹项目中心主任胡伶认为,区块链技术为公益透明化操作提供了解决方案,但资金拨付并不是一个项目的终结,资金的透明化也不是公益项目的全部。“对受益人接受帮助后境况的跟踪与反馈,不仅是对捐赠人的交待,更是持续不断地关注社会问题发展的方式,这一过程需要有更多社会力量加入。”
目前,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已具备接纳所有具备公募资格的公益机构自助发布区块链项目的能力,但公益机构仍可自主选择“用或者不用”这项技术。蚂蚁金服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成为中国公益透明化的推动力,而不是拔苗助长。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已经运营多年,我们看到公益机构的执行和财务能力都在不断提升,也许有一天,这个选择键可以取消。”
■ 本报记者 皮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