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闫冰
第一点,也是老生常谈的,就是思想和理念要继续解放。因为国内还是一谈到公益慈善就不能与商业有关联、不能有盈余等等,但是国外已经开始倡导公益组织自身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于外界捐赠,还是要通过一些方式能让自身运转起来,能够自给自足,要实现自己造血,因为单靠外界捐赠是不稳定的、不能可持续的,也是有限的,不能扩大规模。所以国外已经有更多人开始赞同公益要自己运转起来。
举个例子,印度的亚拉文眼科关爱中心,通过赚取富人的医疗费,来补贴穷人的医疗费,并维持医院自身的运营,这种模式,既能让慈善事业得到源源不断的资金,又能不断扩大规模、造福更多穷人。如果只是单一的靠捐赠,能救的人数量还是有限,医院也不能持续地运转下去。
除了自我造血之外,第二个创新点应该在于可持续、可复制性,能像一种商业模式一样可以扩散、可以快速扩张。比如台湾的喜憨儿烘焙坊,我去台湾看过,它已经有30多家连锁店、年收入近5亿台币,并且带动了大量喜憨儿的就业问题。再比如残友集团,这些都是可以连锁经营的,是一种可复制的模式。
这样的公益创新,通过自己经营运转扩大影响力,可以服务于更多人群,只有影响力大了才能覆盖一类人群,进而真正地解决一类社会问题,这就是好的社会创新。创新的衡量标准是更高效,最终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是国内近些年比较欠缺的。
基于这两点,就会发现,国外有特别多的成熟运作的公益创投机构,因为有了这些风投的加入催生了一批社会企业的成长。而国内,真正能拿出来作为范例的优秀社会企业,可以说还没有出现。我们也会看见很多公益创投大赛,但是评出的项目能否可持续、能否可复制,都做得不好。
第三个国际呈现出的趋势是充分利用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传播技术和移动终端。比如移动医生(Medic Mobile)的项目,是用手机科技来帮助医疗机构改善医疗服务,受益人群主要是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美国的穷人。而国内,那么多人都在用手机,可是怎么利用手机为公益慈善服务,这个开发利用的还不充分,只有少数机构在用,比如壹基金的支付宝月捐、免费午餐的信息披露等,开始利用手机终端,所以在公众知晓度上也不是很高。
最后分享一个国际上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的,就是慈善债券。Scope是英国一家服务于残疾人的大型慈善组织,2011至2012年,Scope通过发行三年期的债券筹集了200万英镑。这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上市的慈善组织债券。
接着,美国把这个概念学过来,2012年美国纽约市与投资银行高盛集团合作,发行960万美元的社会效益债券,投资一项为期四年、旨在降低纽约市青少年重复入狱率的方案。高盛提供的资金交由MDRC(美国一专门为贫民服务的非营利组织)运用,为受刑人提供训练与辅导,如果MDRC在四年期间能有效地执行计划并将重复入狱率降低10%以上,那么纽约市政府除了偿付本金之外还将给予高盛最高回报额210万美元,但若无法达成10%的目标,则高盛将遭受无法追回本金全额的损失。
我们就可以把这个案例模式学习过来,政府出钱,企业购买慈善债券,最后交由社会组织实施,事情做好了政府买单,企业还能收益,事情没做好企业买单,就相当于企业进行了捐赠、履行了社会责任。这是充分调动社会各方资源和积极性、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方式:政府购买了服务结果如何评估?那么这种方式就能让他们从繁重的监管和甄别工作当中抽出身来,由企业去完成监督和分担风险的工作,社会组织的执行力和能力也会得到提升。(本报记者 闫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