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企业CSR > 腾讯基金会:为村开放平台项目
腾讯基金会:为村开放平台项目

2015-12-1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为村”是一个用移动互联网发现乡村价值的开放平台,它以“互联网+乡村”的模式,为乡村连接情感、连接信息、连接财富,通过移动互联网工具包、资源平台、社区营造工作坊,引导乡村基层管理者和乡建领导者跨越数字鸿沟。

项目背景

2009年,腾讯基金会启动“筑梦新乡村”项目,定点云贵两县一州,探索以互联网企业核心能力助力西部乡村发展的模式,在贵州省黎平县、雷山县、云南省迪庆州的教育、文化、经济等方面展开系列实验项目。

6年的乡村实践探索发现,中国农村发展的整体滞后,是由于“失连”造成的,因信息获取的不对称和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所产生的数字鸿沟横亘在城乡之间。财富在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向城市聚集,为谋求财富,乡村中的青壮年开始向城市迁移,这引发了乡村的空心化进而造成情感的“失连”,同时也加剧了留守者与信息的进一步“失连”,更加剧了乡村与财富的“失连”。这三个“失连”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日益消磨着乡村的活力,也困扰着与农村紧密相连的每一个中国人。

而在乡村中最缺的不是钱和物,而是人,特别是能够连接城市的乡村发展带头人。 2014年9月项目升级为“为村开放平台”。2015年8月19日, “为村开放平台”正式面向全国发布,希望借助这一平台为乡村发展整合资源,提供发展和传播支持,同时用互联网+的方式为年轻人创造一个进入乡村创业机会。

截至2015年12月2日,全国共有788个村申请加入为村开放平台,覆盖除西藏、港澳台外所有省市自治区。

为村三式

乡村“连”城市,为村有三式 ——既有高大上的线上连接,也有接地气的线下对接。

“为村第一式” 以任务设定和案例指引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庄申请人和村委会成员,学习并掌握以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功能和基本的运营技巧,可实现村里外出和留守成员的信息和情感沟通,高效、透明地实现村务管理、活动组织、通知下达、舆情上传等基层工作的移动互联网化。

完成预设任务并通过“为村”认证后村庄可接入“为村第二式”:资源平台,通过整合腾讯内外部资源,汇聚来自社会各界愿意为村奉献的专业企业和个人专家,并按条件开放给已经掌握并可熟练运用移动互联网工具的村庄,因地制宜地进行资源的连接和匹配,为村庄创造连接信息、连接财富的机会。

将前两式充分演绎并从众多村庄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乡村可进入“为村第三式”:社区营造工作坊,让优秀的村庄有机会获得专家面对面指导,挖掘自己村庄的“一村一品”并完成商业计划,在模拟商战中赢得“为村”创投基金的机会,最终实现连接财富。

为村案例

试点村——贵州黎平铜关村

贵州省黔东南州黎平县铜关村是为村项目的第一个试点村。

铜关村由4个自然村寨组成,四周大山环绕,共有居民460户,1863人,侗族占93%。和全国不少老少边穷地区一样,由于山高路险,铜关村青壮年普遍外出打工,只有留守儿童及老人,大部分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更不懂什么叫WiFi,村民人均年收入只有2800元。这里还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侗歌之乡”,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

从2014年开始,这个过去对互联网很陌生的小乡村悄然卷入了一场“互联网+乡村”的变革中。网络,化作了连接山里山外信息、情感、财富、资源等方面的桥梁,给千百年来传统农村生活模式带来了一场深刻革命。

2014年11月,中国第一个村级公众服务号在铜关村正式上线。村寨通知下发、投票调查、活动召集、公共事务意见交流、文化活动分享、特产推荐等等工作,均可通过微信展开。

因为有了微信平台,铜关村村委会的“大喇叭”退休了,村里大小事,在微信群里吱一声就行;在铜关村,基于“微社区”系统建立的“铜关市集”也已上线。你可以看到有村民在微信上推荐自家做的粑粑、米酒、五色糯米饭和五谷鸡蛋,可以通过二维码、照片和联系方式来进行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