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企业CSR > 重庆首家社区基金会落户桃源居社区
重庆首家社区基金会落户桃源居社区

2014-07-09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王金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中央党校报刊社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肖勤福、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张维仑、渝北区副区长罗勇为重庆五大公益组织授牌

 参会领导、专家学者对桃源居社区治理模式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

随着党的十八大首次把“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献和民政部提出“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城乡社区治理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努力把社区建设成为服务完善、管理民主、充满活力、和谐幸福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中国社区建设迎来大发展的春天。

五大社区公益组织授牌

6月24日上午,重庆市首家社区基金会——重庆市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等五大社区公益组织授牌暨社区建设模式创新与社区基金会培育研讨会在位于渝北区的桃源居社区举行。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王金华,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中央党校报刊社理事会执行理事长、原中央党校报刊社社长肖勤福,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张维仑,渝北区副区长罗勇,南岸区副区长叶自玫,南岸区政府巡视员汪建华等领导和来自北京、重庆和香港等地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近百人共同见证授牌仪式并出席研讨会。

当天接受牌匾的重庆市桃源居社区五大公益组织,分别是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桃源居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桃源居社区老年人俱乐部、重庆市渝北区迈菲特体育俱乐部和桃源居社区妇女素养中心。其中,由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发起成立的重庆市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的授牌成立,标志着诞生于我国改革开放前沿窗口深圳的桃源居社区建设模式,经过成功移植,已经升级完善为具有本地特色的重庆桃源居社区治理模式。

深圳桃源居社区,是中国社区建设与管理创新的“先行者”。20余年探索,通过培育社区公益组织,积累社区公益资产,构建起一套以公建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为载体、以文化为支撑、以教育为特色、以环境为依托的社区公益事业发展体系,将政府的公共服务、企业的商业服务与社会组织的公益服务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赞助、居民共建”的“三位一体”和谐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

桃源居社区建设模式核心内涵,就是通过2008年成立的全国首家以培育社区组织和社区资本为使命的全国性非公募基金会——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的运营,来创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积累社区公益资产,培育社区公益组织参与社区建设。此次,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在重庆市率先发起成立全市首家社区基金会——重庆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并召开研讨会,即是其尝试在全国有条件的城市社区积极支持社区基金会的培育发展,并组织国内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开展“社区基金会培育与运作模式研究”的第一步。

社区基金会成立是开端

如果说深圳桃源居在建设之初,社区服务体系的由无到有再到日臻完善,依靠的是开发商的道德约束,那么,当按照国家多部委要求,将其模式首先移植到重庆时,这种“道德约束”已经上升到“法律约束”,即当地政府在土地招投标之时,便对社区公益建设作出法律上的明确,公益建设成为开发商的法定责任和义务。这一变化,让为此努力多年的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创始人、桃源居集团董事长李爱君欣慰不已,因为法律比道德更具约束力。当社区公益建设上升到法律层面,中国社区建设的善治与共治将为期不远。

在重庆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授牌仪式上,李爱君说,重庆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成立后,社区组织将各司其职,社区基金会管资本,公益中心管资产。任何资本和资产的增值保值,都将循环到社区各社团和民非组织的服务中,形成社区的生态公共服务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与其他社区的物业公司不同,重庆桃源居社区的物业公司是社会性企业,其49%的公益收入也将反哺到社区基金会中来。

同时,李爱君表示,社区基金会的成立只是一个开端,明年,还将有社区金融超市、社区银行、社区保险、社区信托、社区证券等一系列金融民生产品进入社区。目前,这项工作已在深圳市进行了金融创新立项,以金融创新培育社会组织,完成社会管理创新,是重庆桃源居社区下一步的战略发展目标。到2017年重庆桃源居社区全面建成后,社区公益组织将完全具备自我造血功能,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社区的民非组织和社工也将从专业化单一人才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形成政治精英、企业精英和社会精英“三维体系”,企业的市场服务、政府的一站式服务和公益组织的配套服务将在这里形成完整的公共服务链,重庆桃源居社区居民将率先享受到中国社区建设的成果。

桃源居三个“不一般”

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李勇指出,社会的基础是社区,社会组织的基础也在社区。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具有强根固本的作用。基于这一理念,2008年李爱君率先在全国成立第一家专门从事社区公益事业发展的基金会。六年来,桃基会在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的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走在了全国的最前面,特别在跨界合作、多元融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具有突破性的探索。

中央党校报刊社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肖勤福理事长在讲话中指出,桃源居有三个“不一般”。第一,不一般的房地产开发。常见的房地产开发是硬件建设,盖房子、修路,至于居民、业主入住以后的软件建设,往往是两张皮相互脱节,开发商带走了利润,把问题留给了政府。桃源居社区则不同,开发商并没有建完房子走人,而是主动承担起社区建设探索的使命和跟业主共命运的责任。第二,不一般的慈善事业。慈善资金如何才能实现效用最大化?桃源居做了很好的探索。无论是2008年成立的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还是今天成立的重庆桃源居社区发展基金会,基金慈善不是一次性花费掉,而是作为可持续的总资金跟其他资源相结合,成为社区能够永续利用的资金来源,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在桃源居,慈善资金的使用不仅仅追求了经济效应,放在社区这个基础上,通过培育社区组织,促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实际上它是具有政治效应与社会效应。第三,不一般的社区服务。传统的街区制、居民区,实际上是管制性的,从上而下的覆盖,居民只能无选择地执行或者被执行。但在桃源居社区,我们可以看到随着基金会、公益中心和各种民非组织的建立,在党委领导下,社区居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这是社区自治的萌芽,它可能会成为基层自治一个很好的抓手。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司长 王金华:桃源居模式“四个解决”

桃源居模式可以概括为“四个解决”、“一个回答”。一是解决了政府让渡出空间时的问题,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同步培育起社区组织;二是解决了居民参与的问题,即通过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解决过去居民参与渠道不足不畅问题,激发调动起居民的参与热情;三是通过成立全国第一家非公募性的桃源居公益事业发展基金,解决社区发展的活水源头问题;四是解决了有区无社问题。现在中国的社区,管辖区是有的,高楼大厦也不缺,但“社区行政化”现象严重。桃源居社区最大的价值就是通过培育社区社会组织,通过发挥政府公共服务、企业的市场服务和公益组织的公益服务,把社区活力激发起来,把社区居民联系起来,使长期以来久拖无解的传统社区有区无社的问题迎刃而解。

重庆市民政局副局长 张维仑:重庆社区建设从桃源居“再出发”

参加此次研讨会,有三点感受。一是启蒙社区基金会。从事社区工作多年,但是我从来没有关注过社区基金会。

二是携手桃源居打造新品牌。桃源居社区建设模式从深圳出发,今天在重庆已经开花结果,并将在天津有更大的拓展。据说,天津桃源居社区的起点已经高于重庆桃源居。作为一个重庆人,我心中有所不服,从今天开始,我一定和民政系统一起把重庆桃源居的社区建设搞上去。我们要拿出一个口号:“不输深圳湾,敢比天津卫。”

三是社区从政府推进到居民自觉。今天有老师讲,作为一个现代人,慈善行为应当是一个生活的必需。作为社区建设,除了政府推动以外,也应该是每一个居民共同参与的自觉,我相信有了社区基金会作为一个支点,一定会把整个社会资源撬动起来。重庆社区建设,从桃源居再出发。

(本版由桃源居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