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0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刘奇
随着今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来临,中国人的饮水安全话题再度升温。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纯净水生态”高峰论坛释放出来的信息引起了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
在这场由华润怡宝主办的论坛上,与会嘉宾提出了“饮水安全问题,须着眼于整个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治理”的观点,并向全社会发出了“纯净‘水生态’,我们一起行动”的呼声,在业界引起强烈的反响。
水生态有难
行业有责
中国水生态的问题主要呈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水资源的短缺,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1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28%。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国年平均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三分之二的城市缺水。三是不少地方水资源过度开发,像黄河流域开发利用程度已经达到76%,淮河流域也达到了53%,海河流域更是超过了100%。四是工农业生活排放的废水所导致的水体污染严重。
其中,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则一直以来是公众对水生态破坏认知的一个盲区。一部分饮用水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水源地的保护,水源污染和过度开发现象仍然存在。
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康永璞女士表示:“打造一个纯净、健康、可持续的水生态系统,饮用水行业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纯净‘水生态’需要实现从企业自治到行业共治,也需要将理念切实转化成为全行业的行动。”
从近年水生态治理的进程来看,加强对水资源开发的管理规范应该被提上治理的日程。而在自身的商业小利与国人的饮水安全大义面前,饮用水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功能水”or“概念水”
过度营销 双重危机
近年来,包装饮用水的概念越来越多,同时标准林立,导致消费者在选购时常常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不少企业大打概念牌和营销牌,过度强调饮用水的功能性。
过分强调水种的过度营销,引发的就是水生态的危机。大量的概念宣传,给消费者带来误导,这种误导引发的对优质水源地的追逐,更加剧了饮用水企业对水资源的攫取,这无形中又给水生态的治理和修复增加了难度。而水源成为饮用水产品的核心卖点,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水资源的稀缺和水源污染的严重程度。
同时,营销过度不但对消费者产生了误导,也催生了行业内的恶意竞争。网络上和媒体上,水种之争、概念之争远远多于对水生态保护的提倡与价值主张。在地方上,都在抢占优质水源,火拼销售渠道,甚至不乏大打出手的新闻,却很少见到行业内部的交流与探讨。当一个行业内部各自为战、相互为敌的时候,其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感就会被竞争的疯狂心态所替代,这也是双重危机的根源所在。
怡宝水公益新高度
纯净“水生态”
3月22日“世界水日”当天,华润怡宝走进全国数百个高校、社区和城市广场,和消费者互动,共同开展“一起呵护水生态”的公益活动,旨在通过切实行动,让消费者了解国内水资源现状,号召消费者保护饮用水资源,节约用水。
作为中国水公益的先行者与中国瓶装水企业社会责任的倡议者,华润怡宝扩大了“水公益”覆盖的广度,通过“华润希望小镇”公益项目,将公益的触角延伸至落后的山区农村地区,着力解决我国贫困山村饮水安全问题。
认识上的提高,使得企业的公益不再停留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而是转到防治问题、遏制问题的思路上。整个饮用水行业事关全社会的发展和老百姓的健康,意义非凡且重大。有着“有责任才更信任“的基因和作为行业引领者的全局性的视角和胸怀,这决定了怡宝不是一家”自扫门前雪“的企业,除了自身的产品质量过硬外,还致力于提高消费者对于饮用水的正确认知,积极响应国家标准的统一出台,并倡导杜绝恶意竞争、营销过度等误导消费者的行为,营造纯净的市场环境,真正将纯净”水生态“作为己任。
去年,华润怡宝发布了国内首份《中国瓶装水企业社会责任倡议书》,呼吁饮用水生产企业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消费者、自然环境的双重企业责任。而今年,华润怡宝通过举办“纯净‘水生态’”高峰论坛活动,希望进一步推动各方积极投身纯净“水生态”的事业,将自身的“水公益”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刘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