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墙之隔 ——外来务工青少年的职业启蒙的探索
2019-06-0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苏漪
为什么说,外来务工青少年与职业,有一墙之隔?
首先,他们在中考、学籍方面与本地学生、与老家的学生相比,有客观的困境,所以很多同学只能进入中等职业院校或商业的技术学校,那么1-2年后就面临职场。其次,少部分学生会在初中毕业后直接进入职场,从事体力劳动的相关工作。所以,他们与职场,只有一墙之隔。这面墙,让他们与职场的距离很近,但是却又看不清。
那么,在青春期这个人生窗口期,什么样的职业启蒙、如何进行干预,才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走上积极健康的职业路径呢?为好优职业成长中心,在嘉里集团郭氏基金会(香港)北京代表处的支持下,连续3年来,在北京面向400多名外来务工青少年,完成职业启蒙授课85次,并对部分学生进行长期跟踪辅导。
为了总结提炼职业启蒙经验,促进更多人关注外来务工青少年职业发展,2019年5月25日与5月26日为好优职业成长中心举办了为期两天的职业启蒙活动。15名外来务工青少年与公益领域专业人士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
5月26日的探索职业能力培训分为三个环节,一是自我介绍;二是简历制作;三是模拟面试,通过实操性很强的知识和技能,提高青少年的求职技能。在一天的培训中,我们也发现,青少年有热情,有想法。比如在学习撰写简历和面试模拟两个环节中,针对具体岗位大家提到了前台、柜员、美工设计这些非常现实职位。同时我们也体会到了这些外来务工青少年的沮丧与对现实的消极适应。一位15岁的男孩,在最开始的时候对讲师说:我日后就是搬砖,根本不用简历,也不用学表达。
所以这些青少年身上,正能量与消极并存。在日常辅导中,当我们询问大家未来计划时: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希望自己变得更好;但是同时在初三毕业或者中专毕业前,他们又会被迷茫和焦虑影响,说出“一辈子搬砖”这种具有调侃意味,或者幻想自己很有钱的话语。
5月27日,我们邀请青少年和公益职业人士平等的讨论和对话。首先我们以辩论的形式开场,话题是青少年暑假打工挣钱重要吗?正方是从暑假打工能挣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能早一点了解社会;反方则是从青少年由于年龄、心智等方面不成熟,难以抵御危险和打击,且青少年缺乏法律意识,同时不受劳动法保护展开叙述。
这样一轮辩论,给在场的青少年很多启发,也让公益从业者看到青少年的心声。接下来两位女孩分享自己的职业故事。
一位女孩,很努力,一边攒钱一边努力学习轨道交通。周末白天在火锅店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打工,晚上10点到凌晨1:30在烧烤店打工。她表示不怕吃苦,未来的职业梦想是能成为中国高铁复兴号的乘务员或票务员。但是担心农村出身的自己达不到标准,于是她在学校里参加礼仪队、国旗队、学生会等活动,也在积极申请入党。
第二位女孩,暑假去房地产公司打工,但是感觉到这家房地产公司不是很正规,领导也总是批评她。于是工作半个月后提出辞职,但是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比如工服费,克扣她的工资。辛苦半个月,这位女生只拿到手100元工资。
在听完两位女生的故事分享后,为好优的讲师与职业人士,分别就其职业规划、路径选择、职场适应,从人力资源、劳动法与社会公益的角度给予反馈和建议。两位女生是非常典型的外来务工青少年。她们努力,却也有对职场的认知不足,因此需要外界的支持和更专业职业引导。
北京有两百多万的外来务工青少年,相比于学历教育,他们非常需要职业教育,即职业规划、求职技能、自我保护、职场适应等技能。我们希望各界一起关注外来务工青少年,帮助他们更好的跨越这道墙,融入北京这个现代化大都市,共享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