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祺文
2018年9月15日,由央视电影频道组织,成龙等百位明星发起参与的“脱贫攻坚战星光行动”公益项目正式启动第三站,演员黄晓明携其公益团队来到“一城连三国”的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在当地展开了为期两天的扶贫调研。
提起黄晓明就离不开“公益”一词,做公益十五年来,这已经变成了他的重要事业,在众多公益慈善领域,都会看到黄晓明的身影。在公益路上,黄晓明始终亲力亲为,不遗余力。早在今年6月“扶贫攻坚战星光行动”项目启动之初,黄晓明就是第一个前往央视电影频道参与方案讨论的明星。在对该行动先遣队提供的资料仔细研讨后,黄晓明选择了云南江城作为日后的精准扶贫对口县进行扶贫调研。此次调研共分三部分:探寻野生亚洲象踪迹寻“人象”相处之道、探访贫困户家庭以及对当地茶产业进行实地考察。
探寻野生亚洲象
主张扶贫要有温度
15日一大早,黄晓明一行就出发步行前往“探寻野生亚洲象”之旅。在云南省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驻扎着世界上近四分之一的野生亚洲象,它们在此地幸福地生活。虽然野生亚洲象很可爱,但在迁徙和觅食等无意的出没过程中,它们也会吃掉一些农作物,这给当地政府和村民带来发展中的一些困扰。如何让人象共享一个家园,和谐共处,是这次调研的目的之一。
通过无人机的监测,黄晓明看到了出生不久的野生小亚洲象。检测员现场邀请黄晓明为这只小象取个名字,黄晓明经过慎重考虑后,为象宝宝选择了“暖暖”为名,当被问及取这个名字的原因,黄晓明说:“我来到这里后,看到当地的村民都特别温暖和善良,而我们这次的扶贫行动也是一样的,相信一定会给这里的发展带来更有温度的帮助。”这场和野生大象的“亲密接触”,让黄晓明及其团队了解到,村民为保护象群而不得不舍掉自己辛苦劳作生产的作物,由此产生的连带影响,是当地部分村民致贫的原因之一,怎样“既要保护好大象,也要保护好村民”成为了黄晓明团队此行想要寻求的答案。黄晓明一行人调研过程中就该问题一直在反复讨论,并提出发展当地旅游资源的想法,以求兼顾扶贫和保护野生大象。
探访贫困家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探寻亚洲象后,黄晓明携其团队又马不停蹄地探访他最心之所系的当地贫困家庭。他所来到的贫困家庭中,爷爷今年已87岁高龄,母亲身体不好常年生病,家里仅有外孙一个劳动力,每月靠种茶维持一家人的生活,收入十分有限。爷爷睡觉的屋子因大雨漏水而变得非常潮湿,房间的桌上摆放着母亲每天都要吃的中药。因为母亲生病,严重的入不敷出造成了整个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黄晓明贴心地为家庭成员们带来了中秋节礼物和慰问红包。常年关注弱势老人群体的黄晓明,一直拉着爷爷的手跟老人话家常:“每次见到像您这样年纪的老爷爷,我都能想起我的爷爷奶奶,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帮助您的,希望每个老人都能衣食无忧,有儿孙陪伴,安度晚年。”
看到村民家里的缝纫机,黄晓明又聊起了自己母亲以前做纺织女工时的生活,十分感慨。谈到艰难的生活现状时,家中女儿泪洒现场,黄晓明安慰其请他们放心,并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尽他最大努力为当地贫困村民提供帮助”,同时也提出了“希望把当地的茶产业与自己的空巢老人公益项目建立起联系”的想法。临行前,黄晓明紧握村民的手,表示一定还会回来。
呼吁产业扶贫
保护传统文化
16日清晨,黄晓明一行又来到了当地茶园。江城好山好水出好茶,茶是当地的特色产业。黄晓明在调研过程中,刚好遇见茶农采茶,黄晓明也忍不住跃跃欲试体验采茶的过程。在与茶农和茶商交流时,黄晓明了解到,江城茶叶虽然质量优良,但销售渠道单一,产品知名度低,售价与品质不成正比,技术与创新匮乏。这引发了黄晓明新的思考,他希望可以集结自己和身边朋友等更多优势力量改善当前瓶颈状态,为当地茶产业带来更有力的推广,打开乐观的销售局面,真正在根本上给予帮助。
随后,一行人辗转至当地的阿卡庄园,闲不住的黄晓明在炒茶师傅的指导下体验了炒茶、揉捻等一系列制茶工艺。在现场大家还见到了年过80、专门制作“非遗”老帕卡茶的奶奶。老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对传统手工制茶的坚持和传承,让在场的许多人动容,黄晓明坦言:“我们国家优秀的手工艺是一定要好好保护的,在保护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发扬。这些老手艺,不能就此断掉。”
调研接近尾声时,黄晓明表示,做公益15年来,深刻体会到的一个道理是扶贫要先扶智,这个“智”不仅是“智慧”,也是“志气”。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只是一个开始,导致贫困的原因多种多样,“扶贫”也并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完成的一件简简单单的工作,“扶贫”没有旁观者,需要一支队伍、更多队伍,甚至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共同深入地探索,从根本上找到原因,才有可能解决问题、摆脱贫穷。考察结束后,黄晓明及其公益团队会真正结合当地的人文及物产资源现状,思考之后如何与政府及人民一起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制定一系列的帮扶措施,尽早能让当地的茶叶、沃柑、坚果、蜂蜜等优质的特产走出大山,帮助当地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王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