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扶贫,为生活带来美好改变 2018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全国巡回分享会在京启动
2018-07-1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徐辉
7月10日,“2018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全国巡回分享会启动仪式于北京3ESPACE公益创新空间举行。在启动仪式上,邀请了3位公益慈善领域资深专家对大赛主题“创新扶贫,为生活带领美好改变”进行解读,也邀请了3个优秀的示范性项目进行经验分享,同时对今年大赛赛制规则和奖励措施进行了说明。本次活动在主办方代表中国慈善联合会执行秘书长彭建梅和承办方代表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吕成刚的致辞中拉开帷幕。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
据了解,本次分享会作为全国12个城市巡回分享会的首站,包括主题演讲、项目分享和大赛说明三个部分,大赛组委会希望通过全国巡回分享会的形式,更加生动有效的宣传大赛主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升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
主办方表示,脱贫攻坚和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中国两个重要社会议题,期待全国公益伙伴能够紧密围绕时代主题,在这两大领域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项目大赛将以“公益创投”为专业方法为大家提供平台式支持。
徐永光表示,慈善扶贫,最坏的一种做法就是当“搬运工”,把钱送给穷人。早在120多年前,美国慈善家卡耐基就骂过,他说当今富人的罪恶不在于他们吝啬,而是滥行布施。
公益机构扶贫,有的也是撒钱,而不是去提高受助人的能力,激发受助者参与的动力。其结果只能激发人的贪欲、人性之恶。这绝对不是为善。
徐永光认为,所有的相关研究都在提醒我们,如果慈善项目不激发受助人内在的动力,所有的资助结果都是负面的,有的甚至会赖上你。
“公益应该真正地去弥补政府失灵、市场失灵的领域,公益资源要投到最有效的地方。”徐永光说。
原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沈原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新乡建”提出了以“开展社会实验,探索有效模式”为基本方法,推动“团结”的合作经济、重建社会规范、村落空间重新建设等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张强,则鼓励社会创新者们在面对复杂的扶贫问题时,需要从源头上定义扶贫问题,以及给自己创造有想象力的空间,提出创新解决方案,最终凝聚社会力量,将想法付诸实践。
六项激励措施
中国扶贫基金会健康发展部主任问会芳和凤凰网公益频道主编孙雪梅分别介绍了“童伴妈妈”公益项目和“女童保护”公益项目的宝贵经验;作为往届项目大赛获奖项目代表,圆恩空间董事长单华春则分享了圆恩空间的发展历程以及“圆恩墙上咖啡”公益项目的获奖心得。最后,深圳市社会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钦焕详细介绍了本届项目大赛的亮点和重要节点安排,向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公益伙伴们发出了参赛邀请。
据悉,2018中国公益慈善项目大赛已于7月5日正式开放报名,截止至2018年8月5日,参赛申报工作统一通过大赛官方网站(http://dasai.cncf.org.cn)进行,7月中下旬在北京、深圳、香港、杭州、福州、南昌、长沙、桂林、凉山、成都、西安、银川、乌鲁木齐等地举办全国巡回分享会,将掀起中国社会创新与扶贫济困有机结合的一股公益慈善热潮。
大赛以“创新扶贫,为生活带来美好改变”为主题,确立了1+17个议题的项目遴选标准:“1”是大赛将重点资助社会力量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的创新项目,例如教育扶贫、健康扶贫、产业扶贫、生态扶贫、科技扶贫、创业就业扶贫等;“17”是指参赛项目还可以针对联合国发布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项目化形式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本届大赛提出六项激励措施,一是资助金:向30强项目提供170万基础创投资金;二是新玩法:向100强项目提供100万元网络募捐激励金(结合腾讯99公益日进行推广募捐);三是特训营:为30强项目提供人均1万元的“社创种子特训营”奖学金;四是好导师:邀请公益大咖、实务领袖手把手辅导项目提质增能;五是资源库:纳入中国慈展会百亿级慈善资源供给侧优先对接名录;六是助成长:为期一年创投孵化期内提供全方位社群平台和创客基地服务。此外,大赛还将积极对接社会化资助金,通过设立“年度特别奖”“专题项目评选”等方式向参赛项目提供更多资助金、品牌传播及其他配套孵化服务。最终形成“365天创投陪伴成长、千万级项目资助金、百亿级供给资源库”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