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企业CSR > 用互联网让教育更有温度 沪江关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用互联网让教育更有温度 沪江关注城市流动儿童教育问题

2017-11-2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苏漪

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每100个儿童中就有13个流动儿童。

面对如此庞大而独特的流动儿童群体,如何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2017年11月25日,沪江“互+计划”在上海举办互加教育公益联盟沙龙,围绕“从乡村留守儿童到城市流动儿童”的议题,探讨互联网时代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来自教育界、企业界、公益界和媒体界的近40名嘉宾参与讨论。

与会嘉宾认为,当前流动儿童的教育面临三个突出问题: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特别是未能进入城市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就学条件有限;二是家庭教育缺位,父母与子女之间缺少沟通,或教育方法不当;三是社会教育匮乏,流动儿童校内生活适应与融入程度较高,而校外的日常生活适应较差。

“中国互联网支教第一人”、沪江创始人兼CEO伏彩瑞表示,过去两年,“互+计划”通过互联网支教的模式,打破时空限制,一边连接成千上万的乡村学校,一边连接各个城市甚至全球的教育名师,用互联网思维开展线下和网络双线并行的支教行动,为乡村留守儿童带去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互+计划”还联合相关机构提供家庭教育课程,帮助学校用互联网开展网络班会、家校沟通,建立起长期的亲子沟通关爱体系。

“迄今为止,‘互+计划’已经覆盖3000所学校,影响了100万学生。”伏彩瑞认为,互联网支教大规模解决了乡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将为城市流动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提供有益借鉴。

“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学校、家长和社会合力。”“苗苗阅读”创始人、上海多阅公益文化发展中心负责人周洋介绍,“苗苗阅读”以“打造儿童阅读生态”为核心,体系化为流动儿童培养阅读兴趣,助益孩子们成长,他说,“类似的NGO组织还有很多,每一家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案,但没有把力量聚合起来。互联网可以把企业、NGO组织和学校连接在一起,打造集合影响力,实现‘质’和‘量’的双重提升”。

“”成为与会嘉宾的共识,这与沪江“让教育更简单、更公平、更快乐”的使命不谋而合。在尊重科学、尊重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利用互联网开展教育创新,以集合影响力打造社会影响力,助力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正是沪江设立“互+计划”的初衷。

据悉,沪江“互+计划”已经与上海的随迁子女学校广泛接触,未来将利用互联网的连接优势,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打造低门槛、大规模、可持续、可复制的模式,让城市流动儿童也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实现健康快乐成长。(苏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