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企业CSR > 中国石化精准扶贫优秀案例
中国石化精准扶贫优秀案例

2016-11-26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班戈,藏语意为“吉祥保护神”,位于藏北高原纳木错、色林错两大湖泊之间。班戈县平均海拔475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是西藏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艰苦、最为贫困的县区之一。2015年底建档立卡贫困牧户总数为3280户12046人,分别占县总户数和人口的34%和32%。
自2002年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贯彻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口支援西藏班戈县。公司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做好支援西藏建设、保持边疆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帮助地方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以改善民生、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援藏工作重点,全方位、多层次的开展援藏工作。2002-2015年,中国石化共选派8批16名援藏干部,投入资金2.87亿元人民币,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支援、产业帮扶、医疗健康保护、劳务培训实施等方面开展118个援助项目,一个个项目相继落成,让这个地处羌塘草原深处、交通不便的小县城变得繁华了,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班戈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进步。
  • 创新扶贫机制,强化扶贫管理
作为中央企业,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和贯彻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对口支援西藏班戈县。为推进援藏工作有序推进,公司成立了中国石化对口支援及扶贫领导小组,选派援藏干部,开展实地考察,与当地县委、县政府积极沟通,紧密配合,制定《班戈县授援纲要》。为严格管理中国石化援藏扶贫资金和项目管理,中国石化制定《扶贫援藏资金管理办法》,严格做到专款专用,加强对项目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促使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制定《援藏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加强项目实施管理,确保各项援助措施保质保量完成,惠及民生。此外,中国石化领导多次开展援藏实地考察,就援藏工作及时作出重要指示和建议。中国石化援藏干部积极开展实地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实时完善《班戈县授援纲要》,提出针对性强和切实可行的扶贫项目规划和工作实施方案,将精准扶贫做到实处。
  • 雪域高原铸丰碑,扶贫济困惠民生

(一)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石化扶贫援藏的重中之中。2002年以来,中国石化从援建县城道路、牧民安居工程、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发展、医疗健康、劳务培训等方面开展援藏工作,经过十多年的支援,促使班戈县旧貌焕新颜,大大改善当地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 县城道路建设
“雨天一路泥,雪天一路冰,晚上一路黑”是2003年以前班戈县城的写照,给当地人们出行带来很多不便。2003年,中国石化投资2700多万元,帮扶修建班戈县城吉江扎西路和幸福路,并在路两旁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新修建的道路让宁静的班戈县城变得热闹起来, 解决了人们出行难的问题。

援建前的县城土路

援建后的县城幸福大道
“幸福路真的通向幸福勒”
——西藏班戈县居民  卓玛
  1. 牧民安居工程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石化以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为突破口,先后共投入6280万余元实施牧民安居工程和照明工程建设,帮助牧民住上了安全舒适的新房,人均居住面积从以前的不足10平方米达到目前的22平方米。2005年开始,中国石化每年援助100万元,帮助班戈县购置太阳能照片设备,解决牧民群众的家用照明问题。

过去牧民居住的低矮土坯房

援建的牧民安居住房
 
新建藏式安居住房
 
“通过中国石化建立安居工程项目,牧民以前的那种游牧方式得到了根本的转变,牧业的生产方面也得到了一定的效益,子女上学的积极性也不一样。”
——佳琼镇镇长 多吉尼玛
  1. 饮水工程建设
中国石化积极帮扶当地改善饮水问题。2012年,中国石化在班戈投入资金198万元,与上级财政拨款合并使用,共在全县10个乡镇修简易桥42座 (共计604米)、人畜饮水井40口。2015年,中国石化投入资金200万元,在班戈县3个乡(镇)4个点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2015年,中国石化投入200万元,用于人畜简易桥建设项目,建设人畜简易桥33座,总长度425米长,涉及10个乡(镇),33个村。
  1. 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石化高度重视对班戈县县城功能区进行规划。十多年来,中石化援藏项目经理部先后援建了党政综合办公楼、文化活动中心、招待所、乡镇干部周转房、农贸市场等重点工程项目。

援建班戈县村级文化室

援建班戈县党政综合办公楼

援建班戈县文化活动中心

援建班戈县招待所
 
 

(二)教育支援

扶贫扶人,扶智扶文。中国石化自2002年援助西藏班戈县以来,重视教育援藏,将三分之一的援藏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2009年开始,援建西藏第一所“海拔最高的援藏小学”——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基本解决了全县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集中就学的问题。中国石化还积极设立助学金,严格按照《中国石化助学金发放管理办法》实施,资助班戈县贫困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全县广大牧民群众的认同和赞誉。
案例:海拔最高的援藏小学——班戈县中石化小学
西藏班戈县平均海拔4750米,是藏北高原海拔最高的县之一。班戈县县域面积30138平方公里,三万多人口。在中石化小学建成之前,原有的13所乡(镇)小学,平均2318平方公里一所,布局过于分散。十多年来,中石化高度重视班戈县教育事业发展,投入大量援藏资金,改变了班戈教育事业落后面貌,为班戈教育事业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大事记
  • 2009年,中国石化开始建设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并特别规划设计了蔬菜大棚
  • 2012年,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投入使用,共投入资金3900多万元
  • 2013年,一期工程的基础上,中国石化再次投资3300万元对县中石化小学进行扩建,于2014年竣工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总占地面积71457.7平方米,其中,扩建两个篮球场1350平方米,扩建围墙654米,扩建房屋9044.6平方米
截至目前,中国石化共为中石化小学投资600万元购置教学及办公设施设备。同时,2012年至2014年,每年投入100万元,帮助改善办学条件和提升办学水平。现有在校生1109人,分为五个年级,22个班级,专任教师70名,其中党员教师35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优化教育资源为班戈县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活力。几年来,在中国石化的无私援助和班戈干部群众的共同不懈努力下,班戈县中石化小学已成为那曲地区牧区集中办学的典范。

班戈县中石化小学落成典礼

放学后学生走出校门
“感谢中国石化为我们创造这么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我们一定会把100%的精力投入到班戈的教育事业当中,不辜负中石化的期望,为班戈乃至西藏的将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班戈县中石化小学政教处主任 扎西扎巴

(三)产业帮扶

中国石化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扶贫开发。2009年,中国石化共投入资金100万元,用于发展班戈县特色产品加工项目。一是支持畜产品加工业发展。主要加工褪(主要由酥油、奶渣、糖制成)、风干肉(主要由新鲜牛羊肉制成)、拉拉(主要由牛奶制成)、奶渣等加工工艺简单的畜产品加工。2010年建设加工间、成品间各100平方米,并购置相应加工工具。二是支持发展藏毯编制业,修建原材料库房和成品藏毯库房各30平方米。

(四)医疗健康

针对班戈县医疗条件不佳的现状,中国石化启动班戈县医院项目。根据计划,2015年至2017年投资3500万元(2015年投资500万、2016年2017年分别投资1500万元),实施班戈县医院标准化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就医环境,基本达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此外,中国石化2015年启动项目备用金50万元,用于购买人畜疾病预防设备和部分药品、为部分儿童接种疫苗等。

(五)劳务培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自2004年开始,中国石化在西藏班戈开展教育培训帮扶,帮扶当地居民提升职业技能。2002-2015年,中国石化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如乡村医生和兽医培训、教师培训、县乡两级干部内地考察培训、挖掘机装载机驾驶员培训、电焊工培训等。
  • 志把真情洒草原,携手共谱发展新篇
2002年以来,中国石化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高度重视对口援藏工作,先后选派8批16名业务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同志到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开展全方位的援藏工作。
  1. 深入实地调研
每一位援藏干部到岗后,为能第一时间进入工作角色,不顾强烈的高原反应,深入基层调研,与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全面了解班戈县经济发展、社情民意,以及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在每一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援藏干部进一步修改《班戈县授援纲要》,促使项目实施符合民生。
  1. 强化项目管理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降标准”,援藏干部和援藏工程队伍不畏艰险,拼搏奉献,一次次地挑战生命极限,严格按照《扶贫援藏资金管理办法》和《援藏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加强项目资金和项目建设管理,保质保量地完成每一个工程项目。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奉献,援藏队伍在班戈大地建起了一个个民心工程,像格桑花一样遍布班戈大地。
班戈人民把哈达交给我们,就是把信任和责任交给了我们。我们要对得起他们的信任,对得起中国石化人的这份责任感与荣誉感。
——中国石化第援藏干部
 
援藏干部真的不容易,他们克服种种困难,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他们的奉献精神深深打动了班戈人民,他们的艰苦付出大大改变了班戈的面貌,他们的管理方法也对我们班戈干部启发很大。他们是我们的亲兄弟,班戈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班戈县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贡嘎





、案例:奉献,让卓玛重获新生
2002年10月的一天,中国石化第一批援藏挂职干部李一超与新吉乡乡长多吉,走进了一名叫斯求卓玛的藏族贫困妇女的帐篷。李一超眼前这位身穿羊皮袍的中年藏族妇女,搂着一个小女孩蜷缩在地上,脖子上赫然长着的大肿瘤让他震骇。
当时47岁的卓玛是西藏那曲地区班戈县新吉乡牧民。28年前,她脖子下长出一个肿块,后来肿块逐渐长成将近两个人头那么大的肿瘤,重达5公斤。李一超意识到援藏干部的责任和义务,慷慨解囊,并为治疗卓玛的病四处奔走。经过多方努力,2010年4月21日,北京口腔医院免费为斯求卓玛做了“颌下腺混合瘤”手术。如今,获得新生的卓玛已搬进中国石化投资建设的牧民安居房,过上了放牧牛羊、看上电视、抱上外孙的幸福生活。

斯求卓玛患上罕见的颌下腺混合瘤疾病

手术康复的斯求卓玛,正在放牧
 
我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自己又患上了这种怪病,处处都很不方便,援藏书记和县长了解了我的困难和疾病后,专门给我们安排了一位医生、一位翻译和一位护士,前往内地治病。在我最无助的时候,是援藏干部及各级领导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永远忘记不了他们的大恩大德,衷心感谢他们的深情厚谊。
——班戈县新吉乡三村牧民  斯求卓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