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8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木兰
正方 | 应该
某互联网平台公益频道负责人
我觉得政府抚恤金是抚恤金,老百姓就是心疼这些孩子,要捐款,也拦不住,这个需求需要正视。这是基金会做公众教育的时机,募款不仅仅是为了募款,更重要也是为了传播,平时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这个(消防员)群体,公益机构不能封闭公众表达爱心的通道。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筹资联络部部长 李晶
虽然红基会在这次事故后的反应比较快,但这次的募捐是基于捐赠人需求的。我们长期的医疗机构合作伙伴(美敦力、阿斯利康)在事故突然发生之后,第一时间主动向基金会询问是否能接收他们免费提供的医疗设备和器材。为此,基金会与天津当地的红十字会进行沟通,得知当地医院接收了大量的烧伤、烫伤及呼吸系统受损伤员,相应医疗耗材的需求量也非常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开通了募捐渠道,主要以医疗物资的募集为主。
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遇难者家属的抚恤金病并不在少数,所以,如果公众有信任的话,基金会更希望能把款项用于相关家庭的心理安抚和长远的公众应急救护培训和灾害防范上面来。所以希望公众能在捐款使用方面给基金会一定的灵活度,让基金会根据需要把捐款进行合理的安排。
反方 | 不应该
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理事长 郝南
先表明立场,我旗帜鲜明的反对捐款给牺牲消防队员的家属。
不是因为不信任中间的环节,也不是因为这是政府应该做的事情,而是我认为给牺牲消防队员家属捐款,既不符合救助的原则和理念,也有可能导向更糟糕的结果。我反对这个行为本身。
消防员收入如何不论。他的逝去,使得他的家庭责任被中断,因此其他人会因为他的逝去而少了一份经济上的支持,这部分,理应获得补偿。这个毫无问题。按照他的薪水,考虑消费和支出因素,发放一笔可以覆盖他正常工作年限的收入以弥补空缺,是完全合理并且应该的。这是正常的社会补偿机制。而且,我觉得中国执行的还可以。
但如果是奖励他的精神,人都不在了,奖励是给谁的?捐款有用么?表达赞赏可以用其他形式。
其次,我们真的要鼓励消防队员往前冲么?是否有觉悟,是否勇敢无畏,是职业的要求。而真正的职业要求同时还要求他们要惜命。他们的一条命,可以救别人很多命,从这个角度,他们的生命,比任何一条生命都宝贵。所以,他们应该怕死、避死。在这种平衡中,给他们身后的捐款表达的意愿是社会公众乐于见到他们牺牲自己,这等于是在火场给他们一个往里冲的动力,或者称压力。这是否真的合适?至少,捐款并不会减少牺牲。反而很有可能会促进。
然后,如果来自社会的奖励过多,会不会产生进一步的变化?会不会变成”养儿防老“的一个路径?会不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牺牲?富士康提高自杀抚恤金之后,跳楼的人是变多了,而不是变少了。永远不要挑战人性。
最后,真正应该做的,是减少牺牲,这需要专业化,需要职业化,需要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有更多优秀的人投入到行业里,所以应该捐款给活着的人,让他们更专业,更有保障。如果有项目是推动消防职业化发展的,我会捐。
厚天消防义工团创始人 唐智湘
我看到这次天津爆炸事件之后,立刻有机构开展募款,有几点我并不赞同。第一,消防员这个群体,还不同于地震、水灾等灾害后的受灾群众,捐钱捐物可以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一个人牺牲了,家属还没有从悲痛中缓过来,你就去拿个信封给人家钱,这样是非常不专业不好的做法,甚至会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第二,我们希望知道钱去哪里了,要有财务公开。比如有的机构,呼吁捐款时候还不知道钱怎么花,想着反正给慰问金就行了,总能花出去。简单粗放的给家属慰问金是非常不专业的,殉职消防员的家庭帮扶需要针对性,需要长期的关注,资金的使用不是一次性的,要更有意义。
比如美国1996年成立了殉职消防员基金会,他们每年一个固定的时间会对去年一整年殉职的消防员组织一个集体悼念活动,然后对生活有困难的殉职消防员家庭进行长期的、有针对性的帮助,而且还有防患于未然的防火灾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消防员职业化建设等等。
第三,一有灾难就发起捐款,不够理性势必会伤害公众的捐赠热情。大家都知道,出了事儿捐赠热度是最高的,但是殉职消防员数量还没最终确定,公众捐多少钱及时叫停?资金超过了实际需求怎么办?不把钱花明白、花好,甚至账目不清等,会大大伤害公众的捐赠热情。
中立
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爱心衣橱基金秘书长 乔颖
我不排斥这种临时发起的捐款,但是前提要说清楚这些钱用在哪里,并保证能交给有效的执行团队去做,不能一窝蜂全上来捐啊、筹啊,然后花钱的时候没有音讯了,连个起码的公示都没有。
老百姓现在是感性的,后来会逐渐理性,甚至还会有专门质疑和挑刺的人出现,与其到时候再做危机公关,不如我们现在未雨绸缪,把项目具体怎么做规划好。
某公益机构项目负责人
公益机构在没有完全了解情况的背景下就开始筹款,我认为不一定能够发挥作用。募款方应该跟受资助方进行一次详细沟通,拿出计划再募捐,有了详细方案再拨款。立即给消防员募捐意义不大,此次事件中,政府的抚恤应该是足够的。
我觉得是否可以形成一些共识,第一,这笔资金的用途方向与计划,各执行基金会尽快需要清晰告知公众。第二,公益行业可以有个讨论,出现灾难时,应有的行动是什么?是否只是借时机筹款了再说?
芒果V基金副秘书长 李强
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负责内容生产的同事找我商量,问能不能配合他们的报道计划启动公益募捐。我拒绝了。原因在于:芒果V基金核心服务青少年,并不以灾难应急救助为主要业务。虽然通过强力媒体可以迅速募集款项,但在没有明确待救助对象的前提下,这样做存在较大隐患。花好这笔钱,压力会很大。当下早已不是先募捐再想怎么花的时代,我们提倡公众理性捐款,作为专业机构也要理性劝募。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其他在第一时间开展募捐的机构。毕竟,作为小众领域的公益行业,是非常渴望和社会大众热点话题结合和互动的。募捐与否,归根结底取决于机构自身的定位和策略。
(以上观点仅为个人看法,不代表发言人所属机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