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12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王会贤
为了促进养老机构等相关从业者对老年社会工作的了解,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主办、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和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职业技能认证中心联合承办的首届全国老年社会工作高级研讨会分别于7月17-21日、8月7-10日在大连、呼和浩特成功举办。
在研讨会上,吴玉韶、史柏年、乌丹星、畠山京子、隋玉杰、方嘉珂、贾素平等多位来自社工理论及实务界的专家学者,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讲解国际老年社会工作发展现状及趋势;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服务中的定位、价值和意义;个案管理、资源链接、服务策划与评估等社工实务方法与案例;老年社会工作在养老机构运营管理的风险防控、冲突管理、跨部门沟通等方面的工作机制等。
来自养老机构、社工机构、民政部门等各界的百余名学员参加了此次学习。
日本广岛文化学院大学社会福祉学科长、广岛市安佐老年福祉系次长畠山京子表示,日本的老年福祉,是从整体的社会保障开始的,从儿童到青年再到老年,构建一个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完整的保障体系不是一天建成的,福祉理念很重要。畠山京子介绍了“生存正常化”的理念,这一理念最初来自丹麦,基本含义是不管一个人以什么状态来到这个世界,都应该以正常、公平的方式生活。
日本的福利体系从战后恢复时期开始逐步建立,如1960年的精神薄弱者福祉法、1961年的儿童福祉法、1963年的老人福祉法、1964年的母子福祉法、1973年的老人医疗免费政策、1983年的老人保健法等。
在老年人方面,日本和中国很相似,老人更愿意在家生活,周围有熟悉的邻居和朋友,而生存正常化也包含这一层含义。但事实上,老人一旦出现生活不能自理时,难以独立生活,很容易被从正常生活中隔离开。日本正流行一个词“孤独死”,老人独自生活,死去的时候无人在身边。这些问题就需要社会保障体系的协调。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吴玉韶,在研讨会上介绍了中国养老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从现在开始到本世纪末的85年,中国会经历老龄化的急速发展期、缓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期,在2053年左右达到人口老龄化的高峰,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34.8%。随后会有所下降,但不会下降太多。
吴玉韶表示,人口老龄化是不可逆转的,是我国今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基本国情,是今后想问题做决策都必须考虑的事情。不单是养老政策,即便是做航空航天军事外交都可能要将人口老龄化考虑在内,而人口老龄化影响最大的是经济。
养老是政府、市场、社会、家庭、个人五方共同承担的责任,顶层设计和制度构建应该划清责任边界,引导社会建立正确的养老预期,既不能形成养老依赖,也不能形成养老焦虑。目前是有一些焦虑的。
吴玉韶提出新的养老模式应该是以家庭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支撑,以机构养老为补充。而养老机构可以解决不能居家养老的失能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提高和促进全社会老年人照料护理技术水平,并且带动和辐射家庭、社区。养老机构未来的五大趋势是:民办民营将成为主体;机构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一体化;小型化、社区化、连锁化;养医结合;服务亲情化、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