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草长莺飞回家路——一场跨越3千公里的流浪者返乡接力
草长莺飞回家路——一场跨越3千公里的流浪者返乡接力

2019-03-06 来源 :未知  作者 : 许亚薇

2月的最后一天,夜里11点多,“流浪者”何小全回家了。
 
此前,他十几岁离家,在外“漂”了二十一年,直到他饿着两天没吃饭的肚子,把装有2000元的钱包交到警察手上。
 
三天时间,三地联动,跨越3000公里距离,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跟《潇湘晨报》《内蒙古晨报》一起,完成了一场“流浪者返乡接力”。
 
1
 
缘起
 
人在流浪,心在天堂
 
2月26日一早,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侯聪在微博看到一则视频——身无分文、饿着肚子的湖南衡阳流浪者,捡到2000元后上交警局。

 

  

 

“里面有钱,其他我没看。”
 
民警打开钱包,里面放着2000元现金,还有身份证、银行卡、公交卡等证件。
 
他叫何小全,是一名流浪人员,1998年从内蒙古老家外出流浪,一直没办理身份证件。由于天气寒冷,他已经两天没吃上一口饭了,但是,他却将钱包一分钱不少的交到警察手上。

侯聪觉得何小全的举动充满了正能量,便把案例推荐到天天正能量每日奖励的策划会上。
 
“这个拾金不昧的举动,让人心里温暖……”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善意,都值得被尊重,不分贫富贵贱。”
 
“他的身份跟他的行为之间有很大的反差,这背后一定有故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何小全的举动触碰到人性中最本真的一角。捡到2000元钱,也许是他最“富有”的时刻,但他却选择了上交。纵然生活窘迫,也要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活着。

天天正能量决定奖励拾金不昧的何小全5000元钱,并写下颁奖词:“有的人在流浪,心却在天堂。有的人虽清贫,灵魂却高贵。”
 
2
 
决心
 
三地联动,送他回家
 
在天天正能量,策划会每天都有,但这一次却有点不同,褒扬和发放奖金的同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想法:帮助何小全回家。
 
“只有送他回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希望他回归正常生活,不再继续流浪。”天天正能量的魏广明同样是内蒙古人,他期待早日找到何小全的家人,让老乡回家。
 
何小全的故事被发布在天天正能量的微信公众号上,同时在头条号、人民号、一点号、抖音进行跟进,为何小全的正能量发声,引发社会关注。其中,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其首页进行推荐,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

就在决定奖励何小全的同时,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马晓慧第一时间联系了湖南的合作媒体《潇湘晨报》,采访中心社会新闻部副主任覃剑接到线索,深感线索兼具新闻性和社会性,便派记者陈诗娴联系采访事宜。

“事情发生在衡阳,当天下午我就通过电话沟通采访,深入了解整个事件的经过。”陈诗娴主要负责社会动态新闻,长期跟公安部门保持联系,提出采访要求后,她顺利对接到接待何小全的派出所民警,了解了事件全过程。与视频上所展现的一样,何小全上交了钱包,民警给他提供了一份盒饭和一些水果,他剩下一个苹果没吃,也没带走。

后来,陈诗娴通过石衡阳市石鼓区街道办联系到当地民政部门,初步沟通了解到,“他们也在网上看到了何小全的事情,已经找到何小全的行踪,他在衡阳市北二环东西方向与京深线交叉立交桥的一处桥墩下。目前不同意被救助。”
 
通过民警和民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描述,陈诗娴描摹出何小全的大体样貌:与所有流浪者一样,他瘦骨嶙峋,露宿街头;但不一样的是,他绝不多拿多要,给他钱和食物,他会毫不犹豫地拒绝,只要够吃够用就好。
 

(何小全的全部家当)
“何小全是很倔强的。”陈诗娴说,“拒绝”似乎是何小全的保护色,无论说什么,他都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般,用肢体语言表示拒绝,他不肯回家,也不接受救助。
 
26日当天,陈诗娴没能联系到何小全本人,也没有找到他的家人。写完第二天准备刊发的稿件,覃剑和陈诗娴一致觉得心有不甘,“这是值得继续跟进的人物,决定第二天跑一趟衡阳。”

与此同时,寻找何小全家人的工作也在内蒙古同步展开。26日中午,《内蒙古晨报》副总编辑高宏接到了天天正能量工作人员黄为军发送的信息,在了解了何小全的故事后,他随即派记者邢占国启动采访并寻找何小全的家人。
 
就此,湖南、内蒙古、杭州,三地建立起联动,所有人都在朝一个共同的方向努力,那就是送何小全回家。
 
3
 
寻人
 
清晨早起,他连续打了四个电话
 
在如此广袤无垠的内蒙古找人,可谓大海捞针。《内蒙古晨报》记者邢占国开始在网络上查找何小全的信息。第一天,他一直忙活到晚上,依旧毫无头绪。

第二天一早7点多,惦记着寻人的邢占国开始在搜索何小全的新闻。当天,有湖南媒体说何小全的老家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也有衡阳当地媒体表示他的老家在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桃合木苏木(“苏木”即乡镇级行政单位)的合力木嘎查(“嘎查”即村庄)……这些信息让邢占国有些激动,他开始一个个确认。
 
他觉得合力木嘎查的信息更加具体,便先进行确认。他打了114查询,幸运的是,虽没有直接找到合力木嘎查,但却查到了桃合木苏木办公室的电话。
 
八点刚过,他打给桃合木苏木,“麻烦您提供一下合力木嘎查党支部书记的电话吧!”在讲清事情原委后,邢占国提出请求。工作人员欣然将合力木嘎查党支部书记额尔德木图的电话给了邢占国。
 

(何小全家乡桃合木苏木的草原)
 
胜利在望,确认何小全的身份只剩最后一步。邢占国拨出号码,额尔德木图的电话很快接通,“村子里确实有姓何的人家,他家也确实有个孩子离家多年,他家里还有弟弟和父亲,母亲前几年去世了。”额尔德木图的话,让邢占国吃下定心丸。
 
如果不出意外,这就是何小全的家。
 
通过额尔德木图,邢占国拿到了何小全弟弟毕力格的电话,最终确定了何小全的身份。原来,何小全还有个蒙古族名字叫布仁,这也是他身份证上的姓名。
 
“何小全的家人找到了!”27日上午9点多,黄为军收到内蒙古晨报副总编辑高宏的信息,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何小全距离家乡又近了一些。
 
4
 
劝说
 
倔强的何小全,依旧念着草原
 
没有片刻犹豫,马晓慧把毕力格的联系方式发送给陈诗娴。此时的陈诗娴,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
 
上午11点多,她抵达衡阳。“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线索,我们先去高架桥下找过他,但他不在,那里距离市区有点远。”陈诗娴说,后来多方打听,才知道前一天深夜,何小全已经被救助站工作人员接走。

在救助站里,陈诗娴见到了何小全,她拿出“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的获奖证书,他连忙摆摆手,“不要,不要。”
 
“这是给好人的奖励,应该收下来。”救助站工作人员开解。
 
陈诗娴听说,为了说服何小全回家,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曾通过视频连线他的家人。“之前一天晚上一直劝到半夜,他才总算愿意去救助站,答应回家。”

“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善于与流浪者沟通,他们尊重每个个体,即使是流浪者,也耐心地进行心里安抚。”陈诗娴说,这同样让她感受到一股暖意,所有人都心存温暖和正能量。
 
“想家了,我是想家了。”在工作人员记录下的视频上,何小全抹着眼泪,同意返回家乡。

陈诗娴尝试跟他交流,聊起家乡的风土人情,缓解紧张情绪。慢慢地,何小全的内心开始松动,回忆起家乡生活。“家里有草原,我们吃馒头和大米饭。”何小全说着话,神情放松下来,嘴角微微扬起。
 
听到何小全同意回家的消息,天天正能量的所有人终于松了口气,随即与内蒙古方面取得联系,确认和对接何小全回家的相关事宜。同时,天天正能量告知湖南、内蒙古方面,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地方,一定全力以赴。
 
5
 
回家
 
重返故乡,新生活开启
 
2月的最后一天,上午11点45分,在经过身份确认后,何小全登上了返乡的飞机,“漂”了二十一年的何小全终于要回家了。

陈诗娴把何小全登机的消息同步给天天正能量,所有人抑制不住地为何小全开心。“终于要回家了!”
 
经过十二小时的奔波,夜里11点10分,飞机降落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机场。走出机舱门,何小全踏上家乡的土地。

零点时分,马晓慧收到了记者陈诗娴的信息:何小全回家了,他的弟弟毕力格去接的他。他还在兴安盟医院见到了病床上的父亲。

时隔二十多年,何小全重新回到故乡、回到亲人身边。他是否能够适应,是否能够真正融入?全程跟踪报道何小全的陈诗娴写道:“回家只是开始,这一切还是未知数。”
 
之前,没人知道他为何流浪;之后,谁也无法确定他是否还会离开家乡。但能够确定的是,他内心深处埋藏着的、自然而然流露出的那份简单和纯粹,值得褒奖。
 
《内蒙古晨报》记者邢占国发来最新消息,何小全已回到合力木嘎查生活,情绪比较稳定,开始帮助家里放牛。同时,合力木嘎查准备为他申请低保,帮助他的生活逐步回到正轨。
 
从2月26日,《潇湘晨报》和《内蒙古晨报》开始关注和报道何小全,连续四天在报纸和新媒体刊发报道,终于画上圆满的句号。

未来是未知的,何小全返乡后的生活,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潇湘晨报》和《内蒙古晨报》将持续关注。奖励给何小全拾金不昧的五千元奖金将交由其家人代为保管,用于改善生活,继续帮扶。
 
这场“流浪者返乡接力”,是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与媒体之间的一次协作联动,同样是一次正能量之举。其实,像这样的联动还有很多很多,媒体报道和传播事件,动员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其公益属性,天天正能量力所能及从中协调、沟通,提供必要的经济和精神支持。
 
一起为点滴善举发声,做正能量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