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成都有个幸福家
成都有个幸福家

2019-02-14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文梅

舞台上的灯光有些刺眼,陈骁波接过由组委会颁发的全国赛金奖时,他甚至能感觉到灯光带来的灼热。在第33个“国际志愿者日”来临之际,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四川德阳拉开了帷幕。此刻,陈骁波穿着一套量身定做的西服,带着成都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公益超市·聚爱成都”项目,在经过公开评审和路演答辩后,站在了聚光灯前,接受所有人的目光和掌声。
 
公益社区项目获得金奖在此前的评选中很少出现,过去获得这个奖项的更多是关注于贫困人群、留守儿童……几个月前,组委会安排幸福家项目参与最终评审时,正在办公室工作的陈骁波听后一直摆手,“进入决赛我们已经满意了”,作为成都幸福家的创始人,他原以为,作为城市的新生力量,能在比赛中走到这一步已经很不错了。
 
事实上,作为城市生活的基本单元,如今社区既是市民日常活动的空间载体,也是国家治理与地方自治的实践场所。在“单位”向“社区”的转型过程中,社区往往成为社会矛盾的集中与多发地区,社区研究也因此成为城市管理者、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工作者特别关注的话题。如何为城市的最小单元注入新动力,让更多人的城市生活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得到平缓转变,是成都幸福家正积极探索的前行之道。

获奖当晚,记者们争相将麦克风对准平时很少出现在镜头前的陈骁波,问他“作为项目的创始人之一,获奖的感受是什么?未来要怎样做?”陈骁波在脑海中迅速回忆起参与的那么多的社区经历,但一时间要全部说出来他却有些犹豫,最后他坦然道,“我们坚持的社区营造,是在他人的土地上,为大家的共同利益而提案,并实现下去。”
 
社区新招,以化信任危机
 
走进红湖公园城小区,一台普通的桌子加两张椅子,构成了社区办公区域的全部设备,简单的设置背后是红湖公园城在成都幸福家帮助下于社区治理方面的创新,“这样的设置,是为了拉近居民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摒弃生疏,增加互动。”社区工作人员介绍道。作为成都郊区外来人口集中、人口密度较大的商品房住宅社区,如何打造高品质和谐宜居社区,一直是红湖公园城小区的努力方向,如今也成果初现。在小区开展的“阳光下午茶”、“为老服务”等一系列社区营造项目,作为社区的综合服务载体,为社区的居民带来了新的体验。

但在两年前,社区营造还是个少数人知晓的话题,而那时,成都幸福家的另一位创始人张海波就已在这少数人当中。“开始关注社区问题是源自我自身的亲身经历,”张海波回忆起2014年的小区停电事件,感叹不已:“当我在社区遇到问题时,主动站出来学习《物权法》带领大家成立业委会,推动了小区的变化。但在用电危机解决后,我们又很快陷入信任危机。”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成本。成都在打造社区治理的“城市品牌”中,如何让市民切身感受到幸福感和获得感?这催生出已在成都生活多年的张海波与陈骁波对社区信任的思考。
 
2016年9月,成都市城乡社区可持续总体营造行动项目正式启动,是为成都市民政局首次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社区营造”。“这是由成都市民政局做顶层设计,采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让社会组织以项目的形式,直接入驻到社区,以引领者和助推者的角色培养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和参与意识,协助其成立自组织,建立协商议事规则,逐步实现社区居民从接受服务到主动参与的转变,从而实现社区自治,创新社会治理。”张海波介绍到。
 
在成都市社区治理的大潮中,同年,成都幸福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市民政局注册成立,宣布将基于社区问题大数据调研与统计分析,立足“互联网+公益”,致力于打造成为社区服务、社区营造、帮困、助残、养老的综合体式、枢纽型、平台性社会组织。作为创始人,张海波与陈骁波清晰地意识到,要推进社区治理,单靠“自上而下”的政府力量或是“自下而上”的民间力量均难以完成,只有利用介于两者之间的平台来衔接政社两种力量,才能充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条件,凝聚社区共识,改善生活环境,延续文化精神,重塑社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思维重塑社区公益
 
与公益人有所区别的是,创办成都幸福家的两位青年并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甚至在此之前对这一领域极为陌生。常年扎根于互联网行业,使得张海波与陈骁波在处理事情时始终坚持互联网思维。这一创新之举,也随着他们加入社区公益领域时一并融入新行业中。
 
互联网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重塑结构,打破固有的边界,弱化信息的不对称,其最突出的特征在于“去中心化”的发展模式。随着张海波与陈骁波带领机构在社区生活中不断深入,他们发现互联网思维与社会工作重视需求、即时共情、资源中介、以人为本的专业特色有诸多相通之处。张海波表示,“用互联网思维建设社区生态圈,首先要弱化社区管理者和社区居民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定位,使两者同时成为真正的社区治理者,强化主人翁意识。”在这样的运营之下,成都幸福家具备了不同于传统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新特征,得以在短短两年时间就从初创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而“互联网工作思维”也在起步阶段帮助了机构及其员工在社会服务领域迅速成长和积累。

坚持市场导向,使成都幸福家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具有天然敏感性。在入驻社区时,该机构并不严格规定服务内容的具体形式,而是通过一到两个月的需求探索和项目梳理,充分把握社区的现实情况、整理居民真实的服务需求,使得成都幸福家能更重视用户感受,在项目设计上保留了一定的弹性。
 
互联网产品一直以及时响应用户需求为特征,不断推出改良版本以提高需求响应效果。汲取这一长处,成都幸福家以同样的思路提供项目服务,其常规项目“阳光下午茶”作为每月一次定期收集和整理社区需求的机制,保证了项目执行过程中随时能对居民的现实需求做出响应。
 
尽管大多数的新机构会存在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在成都幸福家的实际运营过程中,使用了互联网企业扁平化的管理运营方式,以服务项目为中心组建机构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站点“班长”-站点普通员工的工作团队,采用这样的组织构架提高了其内部沟通效率和服务质量。
 
作为新成立的机构,成都幸福家创始人将过去在企业的工作经验充分吸收,在机构成立之初就开始进行制度建设和标准规范,强调过程管控和结果导向并重,利用日报、周报、月报制度建立项目运作的痕迹管理,为结项和机构年终的绩效考核提供了充分依据。目前,“幸福家”人员规模达到20余人,已经步入成长期,先后承接了成都市多个社区营造项目。
 
颠覆立场,社区营造取道新模式
 
在多年的实践中,张海波与陈骁波发现无论是热潮已过的“互联网+社区”还是正在劲头的“智慧社区”,都绝非简单的、机械的将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带进社区。“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解放思想,加强思维引导,鼓励更多关心社区事务的居民积极参与到社区治理的生态圈来,增强社区交互性治理。”深谙社区建设的张海波与陈骁波为了更好地带动更多社区居民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和互动参与,打造一套独具特色的新项目——幸福家“陪伴参与式”社区营造。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一套比较稳定的工作体系,由前置项目、常规项目和特色项目三大板块构成。其中前置项目为在机构入驻社区前,为了解社区民心民意开展的相关项目,核心为“阳光下午茶”。常规项目则是机构在入驻社区内部开展的日常服务,包括为老服务、教育培训、自组织培育项目。而特色项目则是机构依据入驻社区特点,因地制宜开展的相关项目,包括“环川大”、“归心似箭”、院委会赋能等项目。“毫无疑问,成都幸福家‘陪伴参与式’的工作方法包括两个层面:陪伴和参与。这是我们最核心的工作方法,也代表了机构在社区营造中的立场和定位。”陈骁波认为,只有当机构将自己界定为社区治理的参与者、辅助者,而非主导者,才能更好地利用社区资源,陪伴社区完善社区发展规划,陪伴居民挖掘社区需求,营造良好的社区文化与社区氛围。
 
但陪伴并不意味着不主动不参与,成都幸福家为了将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社区活动等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社区营造中与居民、社区、物业、企业等多元主体始终保持着紧密联系。同时为了打破社区管理者“中心化”的权威性和主导性,成都幸福家积极推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提升多方利益主体参与贡献的积极性,促进社区政策的民主化,参与的民主化,对话的民主化。
 
目前该方法已在成都市40个社区推广实施,涉及服务项目100余个。其中针对拆迁社区的“归心似箭”项目获得了成都市金花桥街道党建创新一等奖。从传统的明星项目归心似箭,微爱公益慈善超市等,到如今推出的“陪伴参与式社区营造”品牌项目,成都幸福家始终立足于城市社区实情,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对自身角色与定位的认知。如今,它以成都社区营造的代表身份,走出了成都,到达上海、苏州、昆山、无锡、长春、杭州等城市,甚至以主分享环节的嘉宾走进清华大学,分享社区规划,分享成都的社区营造方法。

宽敞平坦的小道,两侧绿树连荫,车与行人相互礼让;整洁的公园、广场,市民悠然自得;焕然一新的老旧小区,设施齐全……走在成都的街头巷尾,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洁白的墙面,铺着沥青的小区路面,丰富的绿化环境在迎来夜晚时,还会有三三两两的居民们相约散步……分散于成都街头的各个院落,小区已经有了新的面貌,而这些都离不开城市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
 
随着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大会的召开,《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的意见》的发布,一场名为“社区营造”的行动在成都席卷开来,遍地开花。作为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在社会治理领域已有不少开创之举,近年来已经出台了系列社区治理的政策措施,到目前已基本完成制度框架的设计。截止2017年9月,成都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数量达11165个。背靠这座城市深耕厚植的社区建设土壤,作为其中的中坚力量,成都幸福家将在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进一步深化“三社联动”,助力城乡社区发展成为具有共同情感联结、共同社区意识、共同文化凝聚的社会生活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