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2019儿童教育公益行动论坛在京举行
2019儿童教育公益行动论坛在京举行

2019-01-2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张明敏


2019年1月15日“2019儿童教育公益行动论坛”在京举行,中国作为全球教育慈善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国际公益学院在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联合瑞士NORRAG(Network for international policies and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21世纪教育研究院等机构,在中国组织发起包含公益慈善与教育领域各利益相关方在内的对话活动,旨在通过聚焦中国儿童教育领域的公平与创新,结合国内外优秀案例,分享和学习国内外教育公益组织的成功经验,形成政策和理念倡导、促成资源对接和项目合作,倡导有效资助,引领推动儿童教育公平和创新。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黄浩明、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理事长牛犇、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瑞士NORRAG的执行董事Joost Monks等200多位来自政府、企业、学界、公益慈善组织的国内外专业人士参与本次会议。

首届慈善教育论坛“慈善与教育:全球趋势及多元化视角”于2017年11月在瑞士日内瓦举办,该论坛作为系列“慈善与教育”相关的年度活动启动仪式,旨在形成全球范围内“慈善与教育”的活动图谱,总结领域内的重要议题,促进业内成功经验的分享。

瑞士NORRAG的执行董事Joost Monks先生出席本次儿童教育公益行动论坛。他在论坛致辞中倡议人们应该教会孩子怎么样来使用一些机器不会的技巧,包括独立的思考、合作、运动、音乐等等,使得他们能够为社区做出无可替代的贡献。

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希望通过对论坛的支持,促成更具长远规划的教育公益资助方式,推动儿童教育领域实践经验的分享与借鉴,引领教育公益生态健康发展。老牛兄妹基金会理事长牛犇先生、秘书长陈霄鹏女士出席论坛。陈霄鹏分享了自己关注儿童领域的经历。他们的第一个项目是爱的启蒙,关怀打工子弟,以艺术教育为手段,以情感教育为特点,全面提升孩子的情感、创造力,通过学校、社区、家庭,给他们提供平台交流,丰富孩子们的视野。让项目受益方变成项目执行方,她希望受助人有主人翁的意识。第二,搭建一个好平台。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先生发表题为“中国儿童教育事业的变革背景”的主题演讲。他指出,儿童教育需要将Nutrition和Emotion相结合,需要建立更为专业的教育体系,同时需要与公益慈善相结合,实现从胃到心的转型。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方晋在“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与慈善”的主题演讲中指出,贫困地区儿童的发展现状仍然不尽人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他认为投资儿童,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

Aha社会创新学院创始人、群岛教育加速器联合创始人顾远发表“公益慈善视角下教育公平的多元化认知”主题发言。他指出,城乡儿童的教育环境存在巨大落差,现在到了需要重新反思和重新定义教育公平的时候。 ​​​​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副院长高玉荣阐释了社区教育的重要性并介绍了儿童主任的项目经验。她提出,我们一生在社区的时间实际上比学校要长,社区教育包含了幼儿教育和老年教育。所以,教育的场所不仅仅是学校,把它嵌入社区也很重要。

做为本次论坛的重要成果,《以退为进——中国基金会在儿童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报告发布,国际公益学院公益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员吴艾思解读报告。据报告显示:被调研基金会中,90.1%的项目直接服务于儿童, 对社会组织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关注较少。 超过一半项目为处境不利儿童提供服务, 包括贫困儿童、乡村儿童、留守或流动儿童、残障儿童等。通过研发课程或产品、设计课外活动等方式回应儿童教育议题是基金会开展儿童教育公益项目的一大亮点。这些项目或用于帮助提升学校教育的教学水平,与学校提供的基础学科知识教育相互补足。从资助领域来看,因为受资助对象主要是社会组织,资助型项目更多关注和支持社会教育(53.6%),所以在家庭教育方面的资助型项目比较欠缺(9.9%)。

现阶段,基金会在儿童教育资助方面面临的挑战包括:传统的捐资助学、建学校等运作型项目仍然是当前基金会主流的行动方式 ,因为直接资助受益人的方式更容易实施 ,也更快见效 。相比之下 ,资助型项目对基金会的专业能力要求更高, 产生影响力的时间也更久。在某些领域不容易找到好的儿童教育项目 ,如家庭教育 。存在多个基金会资助同一个公益项目的情况 ,资源流向少数模式成熟 、覆盖范围大的项目等。

报告建议基金会从“一线服务”退出来,通过“有效资助”让公益组织在儿童教育领域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该报告完整版将于2019年3月发布。依据此报告将加大对案例的深入研究,使“慈善与教育”系列的成果和智慧能发挥可持续影响。

本次论坛还设计三个圆桌讨论环节分别为“未来教育生态中的教育公平”,由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黄浩明主持,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庆钰、IEFG全球教育伙伴联盟联络顾问Megan Haggetry 、北京戈友公益援助基金会理事长程晓雯、湖南弘慧教育基金会执行副秘书长李琦共同对话;“面向未来的教育与创新”环节,21世纪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黄胜利主持,北京德清公益基金会发起人、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李克梅、老牛兄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霄鹏、巴黎人文科学基金会研究员Dr.Fabrice Jaumont、四川省妇儿基金会理事长王洁琼参与对话;“儿童教育领域的有效资助”环节,由国际公益学院教授何进主持,浙江致朴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骆筱红,千禾基金会秘书长王书文,億方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李北伟,救助儿童会北京代表处战略发展总监钱霄峰,博世中国慈善中心主任郑莉惠参与对话。国际公益学院教授何进点评了圆桌对话环节。他认为,过去的教育跟经历可能成为我们面向未来的束缚:第一是把标准定的过于单一;第二、过于纠结在追求数字上。他呼吁反思过去,他表示,什么是以孩子为本,以人为本,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公益行业同仁、关心儿童权利的所有人思考。

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黄浩明致闭幕词。他指出,公益组织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行动,通过行动计划,通过行动一小步,逐步来改变这个世界。他提出四个建议:第一,儿童教育公益行动需要思考的是知识分享和网络建设;第二,要进行专业提升和建言献策;第三,分类管理和长期合作;第四,就是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NORRAG执行董事Dr.Joost Monks致闭幕词建议:首先要建立合作,要建立联盟,国际国内的合作伙伴共同合作;第二是知识的创造、使用、传播还有交换;第三,需要政策更加灵活、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