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31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苏小星
从一个人神神秘秘地做志愿,到父母子女一家子都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坚持了11年的志愿者生涯,陈建宇切身体验到,慈善已经成为了生活的一部分。
从2007年开始,陈建宇每个周末都会来到位于海珠的赵广军生命热线办公点。后来,和她一块来的还有读四年级的儿子和侄子。
“小孩一开始都不习惯,很怕生。”陈建宇不断接听响起的求助热线,打消电话那头轻生的念头;身边的小孩有时趴在一旁做作业,有时则尝试着参加生命热线志愿队组织的长者探访活动。
令陈建宇想不到的是,当孩子们逐渐长大,一个主动带着同学周末参与志愿活动,成为广州市优秀学生;一个选修了社会工作专业,并将此作为人生职业规划的开端。
其实,陈建宇家庭的慈善经历也是广州慈善氛围变化的一个缩影。在广州,还有许多像陈建宇一样热心公益慈善的家庭。媒体人骆苹同样带着儿子参加公益,公益慈善的种子已经在儿子的心中发芽;音乐老师蒋盛一家三代都是资深义工,慈善的理念在这个小小的家庭得以传承和发扬……慈善成为这些家庭的新家风。
2018年6月被设定为广州市首个“慈善为民月”,多项慈善活动均突出了慈善进家庭的理念。当下的广州,慈善正不断走进千家万户,激发全社会参与慈善的热情。
一人义工,全家义工
陈建宇,土生土长的广州人。46岁的她除了是一名普通白领、赵广军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外,还是“志愿活动宣传大使”,带动了一家人投身公益慈善。
2007年4月,赵广军生命热线协会成立,旨在通过“生命热线”为求助者提供心理疏导、情绪辅导等服务。陈建宇在网上看到志愿者招募,立即报了名,带着一沓奖状去面试。“当时大家都不了解公益慈善是什么,也不知道志愿者招聘流程,才闹出这样的笑话。”
彼时,志愿者对于这个城市的每一个人来说还太过陌生,陈建宇一直没有向家里人过多谈及报名志愿者的事。一个月后,她加入了赵广军生命热线,因为每个周末都要过去接听求助电话,接访求助者,家人还有些不满。
当时,陈建宇的儿子刘潮锐正读小学四年级,“那时贪玩,周末妈妈不在家了,自己就会趁机打游戏”。因此,没多久陈建宇就把儿子也带到了工作室,让他跟着一起做义工。
刘潮锐说,起初参加的大多是长者探访活动,跟长者们刚接触,聊不出什么来,自己也不太乐意,“为什么别人放假,我就要做这些呢”。然而,日子一长,他惊喜地发现,长者们当他朋友一样,谈天说地,“那是一件比打电脑游戏更开心的事情”。因为长期积极参与志愿活动,刘潮锐还被评为了广州市优秀学生。
“家里人觉得我和我儿子做志愿者后都开心了很多,于是也认可了志愿者这一新事物。”陈建宇回忆说,父亲退休后开始做巡楼的工作,包括帮邻居忙,街坊有情绪了去疏导;姐姐是三级智力残疾,试着去工疗站教残障朋友唱歌,变得很自信;姐姐的儿子后来也一直跟自己做志愿者,大学自选社工专业,毕业后毫不犹豫地进了社工行业。
在刘潮锐看来,这种家庭慈善氛围充满了幸福感。他说:“我妈妈她有时候还会组织边远地区的扶贫活动,我们一家人参加,在帮助人的同时,就像一场家庭郊游一样。”
孩子在公益服务中成长
如今,对很多慈善家庭来说,参与公益慈善活动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骆苹在本地媒体工作,同时也是一名“老广”。她说,家里一直都有过年做善事的传统。而随着近年来广州的慈善组织以及公益活动越来越多,他们也从简单的过年捐赠延伸到参与到活动中去。
2012年,骆苹一家人第一次全家一同参加志愿活动,为长者送饭。夏日的正午艳阳高照,骆苹的儿子陈毅霖跟着妈妈,提着盒饭,走在凤凰街的老街上。当时,毅霖有点不太理解,不时发问:“到了没……我也饿了。”
然而,当走进一位残障长者的家中,一位伯伯飞快接过饭盒,并表示感谢时,毅霖一下变得十分贴心。他心疼地说:“伯伯中午好,您是不是很饿?您快吃饭吧。”
骆苹难忘那一场景,儿子陪着“伯伯”吃饭聊天,问他平时“有没有去公园运动”“喜欢听音乐吗”“您爱跆拳道吗”,接着就摆开架势表演起来,看得“伯伯”直乐。那天,毅霖被问到当时饿不饿时,他说:“伯伯等我们那么久,肯定要先服务好他,这是我的任务。”
后来,毅霖和骆苹一同参加公益活动都会写到日记中。住在逢源街的一位曾经参加东江纵队的95岁老奶奶,长年坚持写诗,精神矍铄,毅霖暗下决定,要学习奶奶的坚毅品格;而金花街一位80岁的坐轮椅的老伯,虽然身残,却是一名象棋高手……毅霖忍不住感慨:“妈妈常说每个生命个体都有他的优势,我现在明白了。”
这几年,骆苹一家人常一同做空巢老人探访,毅霖也在2016年和2017年分别获得广州市铜牌义工和银牌义工。有时,义工室没有及时申报,毅霖也不在乎,相比于义工称号,“我是去做善事,不是为了申报义工奖励的”。他说:“爷爷奶奶需要我们陪伴、关心,我们要常去看看。”
三代行善成社区榜样
在天河的羊城花园社区,还有这样一家子:爷爷是“50后”,爸爸是“80后”,女儿是“00后”,一门三代全是资深志愿者。
2008年,爸爸蒋盛开始在广州从事音乐培训工作。在这个小区生活久了,他逐渐发现,小区里有很多老年人“几乎没什么打发时间的消遣”。蒋盛突然生出了个念头:“用音乐丰富邻里街坊的生活。”2013年,蒋盛成为了一名专才社工,为社区葫芦丝爱好者授课。几年下来,不少学员都因为音乐结缘,丰富了业余生活,邻里关系也变得融洽。
与此同时,蒋盛父亲蒋建明从湖南株洲退休后,考虑到儿子、儿媳都在广州工作,为了照顾年幼的孙女蒋司琪,便来到广州和儿子同住。2015年左右,看到社区的义工队伍经常为社区及社会做有益的活动,他带着孙女一齐加入了。
“我基本上是‘有求必应’,如果能给社区做点好事,我自己也很开心。”蒋建明说,那时蒋司琪才6岁,“自己带孙女,也希望孙女参与到这些有意义的事情中。”
于是,爷爷和孙女两人在周末或假期便一起参加义工队组织的义卖、义演和小区捡拾垃圾活动。蒋司琪还记得:“第一次做义工,爷爷没说去哪做什么,到了才知道是当志愿者,清理小区的白色垃圾,从早上9点清理到了12点。”
今年年初,天空飘着雨,街道湿冷,这一家人帮扶了一位露宿街头的流浪者给他送去了物资,而像这样的小片段还有很多。对于这些事,蒋司琪并不觉得无聊,虽然说不出这些事的作用来,但在这个义工大家庭里,和许多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一同义卖筹善款、表演节目传递欢乐、一起拾垃圾等等,都在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人,她觉得很温暖。
这样的祖孙三代让街坊邻里津津乐道,称赞有加。更可喜的是,三代同堂义工的氛围也逐渐从这一家之中传递开来。“以前做义工,可能一家子的就我们一家,不过现在,只要是节假日参加活动,总能看到和我一样带着孩子过来做好事的。”蒋建明说,“这种公益慈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而孩子在做义工的同时,也有了互相交流的对象。”
(据《善城》)
■ 苏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