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中华彩票 人人公益
//
您的位置:主页 > 新闻 > 公益资讯 > 适老化设计,北京民众护理院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新模式
适老化设计,北京民众护理院探索“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新模式

2018-05-13 来源 :公益时报  作者 : 李庆

围绕老龄化这个话题,由来已久。曾经不少人担忧谁来为我们养老,其担忧的是,一旦自己老了,生病、生活不能自理,谁来护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的人,如今已50岁以上,足下大多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有自己的家庭和工作,其父母需要照顾的可能不止一方父母。养老问题,必须面对,不可回避。

然而,养老敬老,远不是“你交钱,我管着”那么简单,需要富有爱心、敬业奉献的机构和从业人员,需要规范、专业的良好服务。

目前我国养老面临形势严峻,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基数扩大、上升快,尤其是失能失智老人的照护问题日益突出。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人340.5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老龄化程度居全国第二,不能自理老人占14%,近一半失能失智。而不能自理老人的医院入住率仅为30%,医院的床位不能养老照料;养老院又缺少医疗,如何有效解决失能失智老人的医养结合已经成为养老事业的关键性问题。

为此,北京民众护理院开启了“医养结合”养老护理新模式的探索。

5月20日,专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专业护理服务的北京民众护理院将正式投入运营,这也是北京市首个对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全方位照护的医养结合的专业机构。

记者在走访民众护理院时看到,这里按老人身体不同状况安排收住,其中特殊照护区和生命关怀区相对独立,包括套间、单人间、双人间、多人间等四种房型。每个房间均有氧气、独立卫生间和智能空气净化器,以及如厕无障碍设施。根据老人医养结合的需求,护理院还设有内科、中医科、康复医学科以及检验、放射、药剂、超声、营养等专业,并配备各级各类医疗、医技、护理人员,24小时不间断护理。

据了解,北京民众护理院对每一位入住老人均提供层级化护理服务,把生活照料、专业护理、一般医疗相互融合,使老人能得到医养结合的服务。

那么,北京民众护理院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在建院之初就定位将医疗和养老相结合?具体的医养结合的模式是怎样的?究竟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哪些专业的护理服务?如何看待医养结合的前景和推进“医养结合”的模式?为此《公益时报》社对北京民众护理院院长袁士宗进行了专访,谈谈“医养结合”养老护理的新模式。

1、《公益时报》:您能否简单介绍下北京民众护理院,以“医养结合”为宗旨成立的护理院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什么?

袁士宗:我们护理院是经朝阳区卫计委批准建立的一所医养结合的专业护理机构,是服务老年群体的专业机构,是医疗与养老的结合,是医院的延续和补充。其主要服务的对象是年龄在60岁以上、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为这类老人提供生活照料服务,如助动、助餐、助洗、助洁、助便等;提供强身调理服务,如康复治疗、中医调理、营养支持、身心娱乐等;专业护理服务,如为老人测体温、呼吸、血压、心率、血糖,协助服药等等;需求延伸服务,如代购日用品、个人物品保管、陪同院外就医等。

我们对每一位入住老人进行身体状况评估,制定照护方案;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老人身体评估、体检、就诊、医疗护理、强身调理等情况,进行用药、饮食起居、功能锻炼等指导;全院实行照护主任、病区护士长、护士(护理员)三级护理工作责任制;我们要求医生、营养师、护理人员、治疗师,各负其责,加强沟通;护理院针对单病种实行长期照护,重点是阿尔茨海默症护理,心理康复、作业康复、语言康复、器械康复等综合方法,改善老人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2、《公益时报》:北京民众护理院在建院之处就定位将医疗与养老相结合,这是基于什么考虑?具体的医养结合的模式是怎样的?

袁士宗:全国各地的养老院很多,北京市就有好几百家,养老院的服务内容基本是以生活照料为主,但是发生医疗方面或者专业护理方面的情况还是得去医院或护理中心,这样既折腾家属也折腾老人,医院在治疗终结之后基本就会动员出院。医院解决不了养老,养老院解决不了医疗,这样就给家属和老人带来许多麻烦。医疗对于养老院的老人来说甚至比生活照料还重要。因此国家提倡医养结合。

我们了解的医养集合的模式基本有三种,第一,养老院和第三方的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合作协议;第二,养老院自己成立医疗机构,基本是以医务室为主,聘请一到两位医生和护士,可为老人解决一些基本的医疗问题,并且这个医务室所有医疗和专业护理的开支是可以走医保报销的;第三,护理院,比前两种模式要更全面。

我们护理院接收的对象都是生活不能自理、或者半自理或者失能失智的老人,包括阿尔茨海默症,还有一些脑血管后遗症等,我们把医和养结合起来,把医疗、护理、生活照料、休闲娱乐融为一体,提供一体化服务。所以当时我们要成立这样一个机构,方便老人、方便家属、解决社会需求。

3、《公益时报》:北京民众护理院与北京其他护理院有何不同?

袁士宗:首先,环境设施不一样,大家都参观了我们的环境设施,这些环境设施都体现了医养结合。和医院不一样,和养老院也不一样,既有生活服务设施,也有医疗专业的护理服务设施,包括抢救室、娱乐室、康复治疗室、中医调理室,都是综合布局,围绕医养结合来进行建设;



其次,服务内容不一样,包括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康复调理、休闲娱乐四大服务模块;

最后,医养结合,我们想把这种模式摸索出一条特色之路。

4、《公益时报》:医养结合目前还处于市场探索阶段,北京民众护理院做出了哪些探索?

袁士宗:第一,人员的结合,即医生、护师(护士、护理员)、营养师、康复治疗师,所有的人员都要围绕老人转,相互配合、相互协调;

第二,服务内容要相互结合,包括生活照料、医疗查房、专业护理等要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第三,流程环节要相互衔接,从市场营销——评估——入住——方案落实,每一个环节都要紧密衔接;

第四,院内和院外的结合,护理院的救治范围、服务范围是有一定限定的,大病或慢性病或急性发作,需要送往医院,这就需要院内和院外的结合。我们和三级医院,如民航总医院、朝阳区中西医结合急救中心等都签订了医疗合作关系。

如果将以上四点做好了,我们觉得就是医养结合实实在在的落地,最终受益的都是老人。

5、《公益时报》:在推进医养结合的模式中,技术服务人员是主力,那么如何保障服务人员的水平和服务人员的人才缺失问题,北京民众护理院有怎样的规划?

袁士宗:目前护理院的护理团队近70人,其中医生为10多人,护理员和护士占绝大多数,所以护理员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为老人服务的质量。目前我们的护理员的来源主要是定点和社会招聘相结合,所谓定点就是从各地区的职业学校的护理员专业中选取,优中选忧。以及社会上有养老服务经历的人员,符合年龄、学历等条件的择优录取。

从长远来看,护理院计划建立护理员专业学校,以此来解决队伍的来源问题,通过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培养目标、统一的管理方式,学员毕业以后就可直接安排至护理院就业。这样使我们的服务从院内延伸到院外,形成招聘、培训、试用、服务一条龙。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积累,这是我们的长远规划。

6、《公益时报》:护理院有申请进入医保吗?

袁士宗:有的,我们正在积极的申请中,北京市的医保并不是开业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医保,是需要申请的,申请时间为每年一次,2017年2月为申请时间,红头文件下发医保定点单位的增项、范围、时间安排、步骤、方法、要求等,按照这些要求来准备和申请。但是,2018年申请的时间还没下来,我们正在按照往年增加定点单位的工作流程、要求等积极的准备中。

7、《公益时报》:如何看待“医养结合”的发展前景?

袁士宗:这种发展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医院解决不了养老,养老解决不了医疗,就急需像我们这样的一个机构。

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占90%,机构养老占3%,实际居家养老越来越难以为继,我们接触的许多客户都深有体会。比如我们护理院住进了一对聋哑夫妇,来的时候我们就在进行评估,他们的女婿告诉我,聋哑夫妇是他的岳父岳母,此前一个在三甲医院住了很久,浑身褥疮。另一个在北京某养老院住了很久,每天夫妻俩轮番往医院和养老院跑。女婿自己的父母也在医院,两口子面对4个老人,疲惫不堪,并且还有个两岁的孩子,他连理发的功夫都没有。如今他把岳父岳母放在我们护理院,便能够腾出精力照顾另外两位老人。

所以说家庭养老难以为继,机构养老势在必行!因为国家政策支持,加之社会需求,这两点结合起来其前景必定广阔。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探索,摸索出一种模式出来,将来也是对社会、对老人最大的贡献。